想象与救助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比准备劝说社区一位富人捐款,为一位穷寡妇买煤,让她家能够生火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拉比到了富人家里,一直到离开时站在冰冷的屋外告别,都没有开口提捐款之事。
  富人陪着拉比走出门外,他没有穿大衣,因为他以为在外面只逗留几分钟。拉比跟富人谈了一小会儿,富人冻得浑身发抖。然后,拉比提出捐款一事。“我們在屋内时你为什么不向我提这事呢?”富人问。
  “我想让你在答应我的请求之前先感受寒冷的滋味。”拉比回答。
  之后,富人捐款为全镇所有穷人买煤过冬。
  拉比知道,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很难想象他人的痛苦的。
  (楚幕摘自《讽刺与幽默》)
其他文献
过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朋友一边大吃大喝,忙碌地拜见亲友,一边又因过完年马上要开始上班而焦虑。在放松之后,立刻要进入很有纪律的上班打卡生活,会有一种抗拒的心理。我常常觉得有些朋友在这时会生出工作恐惧症,因为放松了一段时间后,生活节奏一下子调适不回来。  我会在这个时候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煮一锅稀饭。我会告诉朋友,附近不知道为什么发展出一种做咸鸭蛋的行业,而且特别强调是祖传的特别方法,切开咸鸭蛋时,
期刊
一  在老家,父亲是个传奇人物: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镇里的中学;在没有经过数学竞赛培训的情况下拿了县城的数学竞赛奖项;中考成绩全县第二名,考取了东北的一所中专学校;中专毕业,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了成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去了西安的国企。  父亲总说,要是他当时有我现在的教育资源,肯定是“清北状元”。他还总说自己年轻时风流倜傥,擅跳交谊舞,很招小姑娘喜欢,人送外号“小郭富城”。  1
期刊
拄杖行走的女人穷人与钱秋天的杨树林道〔1882年3月3日,星期五〕  我有了一个新模特。其实我的模特不止一个,虽然他们是穷人,但我必须说,他们愿意为我当模特,这令我感激不尽。年轻女人的脸部并不美丽,因为她得过天花,但是她非常优雅,我觉得她很有魅力。  我必须试着去卖(这些画),但凡有可能,我情愿把现在的画都留给自己,哪怕只收藏一年,我也确定它们会比现在更值钱。我很想把这些画留下来的原因就这么简单。
期刊
随着冷战的结束,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的关系也不断缓和。东柏林政府虽然不允许东柏林人进入西柏林,但对西柏林人和在西柏林的外国人到东柏林的限制却相对宽松,这样才有了东马克和西马克的故事。  多年来,西马克与东马克的官价一直是1:1,而在西柏林的货币自由兑换市场上就不是这个数了,西马克要值钱许多。柏林墙倒塌之前,在西柏林的银行里和黑市上,一西马克最高时可以换七八东马克,后来基本稳定在1∶3这个比值上。  
期刊
生于1875年的齐如山幼年有机会出入皇宫,略知其内部运作。据他描述,内务府的工作很有油水,若遇上宫中有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更是大家发财的好机会。  齐如山有一同乡,姓郭,在一位内务府大臣家中教书。光绪大婚的时候,郭先生的一帮老乡找到他,希望能谋点小差事赚钱,这帮老乡当时都在刺绣局里做绣工。  郭先生很少有机会见到东家,就跟其府上的管家说了这事,管家替他向内务府大臣做了汇报。该大臣点头同意,并告诉管
期刊
范仲淹的诗《书扇示门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还有后人在后头。”这首诗以种地做比喻,寓意深刻,引人警醒。泛而言之,人的名誉、财富、地位,等等,并非一成不变、恒久享有的,如果不居安思危,所有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郑咏摘自《今晚报》2015年12月22日)
期刊
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  禅师说:“以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努力向它们学习。”  弟子说:“我跟水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間!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永不抱怨空间的改变。”  弟子说:“我跟镜子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世界!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  弟子说:“为什么它们能做到这样?
期刊
食品柜  物理除虱    (摘自新世纪出版社《大笨熊巴纳比——还要加把勁》一书)
期刊
永远看不清真实的自己。只敢用键盘打嘴仗,在屏幕后面才敢大声内心深处渴望权力。贴上印有妻子的壁纸,假装自己不是一个人。一旦感情破裂,再怎么修补也没用。大多数人只能在博物馆体验到大自然带来的纯真与快乐。只想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性永远不会改变,就如同有句话说的那样:“人类能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Stephan Schmitz
期刊
那是中华街上最肮脏的一家餐馆。  男友这样形容后,带我去了那里。那家餐馆果真如他形容,不对,是比他形容的还要过分。鳞次栉比的其他店家,每一家都光亮耀眼且干净,只有那家,像是被搁在展室内多年不动、沾满灰尘的标本。如果没有挂上××饭馆的招牌,没有人能发现那是一家餐馆。  但是,男友推开店门进去的瞬间,我立刻知道那是一家正在营业、充满活力的餐馆。每一丝空气中都混杂着食物的诱人香味。  入口附近是高高的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