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肢体语言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由于其形象直观,具有较强的教学感染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经常被使用。那么怎样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呢? 笔者结合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肢体语言 运用 课堂教学
肢体语言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教师传递课堂信息的载体之一。教师怎样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手语”帮助辨别音高,模唱简单乐谱
“2011版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但因识谱教学枯燥、乏味,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尤其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中往往被音乐教师所摒弃。
其实,利用“手语”来进行识谱教学,不仅直观明了,而且还能使抽象的音高形象化。苏少版教材一年级歌曲《不能告诉你》是一首简单的说唱歌曲,需要学唱的是两个相似乐句。但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发现这两句的最后一个音学生总唱不准,尽管帮助学生分析了音高,采用了聆听、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别,但在这两个乐句的教学上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在其他班级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方式,在范唱到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时,我加入手势来表示音高:第一句的尾音“5”,我把手放到胸前;第二句的尾音“1”,我把手放到肚子前。学生通过教师一高一低的手势,一下就能分辨出音的高低。同时,在学生演唱时,我采用高、低的手势来引导他们辨别音高,学生很快就能把这两个乐句的尾音唱准,而且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学生建立简单的音高概念后,可以利用“手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逐步使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打掌掌》,根据教材要求本节课还要认识 “la 、sol、 mi”三个音,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这一节课认识并记住这三个音呢?我想到了人的手指,先让学生举出一只手,把这只手的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学生直观地在手指上找到了三个音的位置。接着,我在手上不分顺序地指这三个音,学生根据我指的位置用唱名把音唱出来。在学生记住这三个音的位置后,我又通过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识记并唱准这三个音所组成的旋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低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了起来。
总之,“手语”在使用时一定要形象直观、干净利落、对比鲜明,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身段语”帮助掌握节奏,表现音乐
音乐教学中的“身段语”包括“声势”“律动”“舞蹈”“表演”等。在音乐律动中,常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动作不协调、课堂纪律差等等。其实,这些与教师恰当、自如、有感染力的体态是分不开的。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课堂上,教师成了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教师有节奏的身体摇摆,优美的舞蹈动作等,都会被学生模仿,学生也成了教师“镜子”中的自己。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主。在音乐课堂中声势、律动便成了学生感受节奏的主要手段。孩子对音乐的表现是出于本能的,简单的身段动作就能让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 。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火车开啦》,为了表现火车飞驰的场景,音乐的速度较快,学生难以将歌唱整齐。所以,在学唱歌曲前,我就让学生用“身势”去感受节奏。我先让每一排的学生各排成一列纵队,前后同学之间用一只手搭成一列小火车,另一只手模仿转动的火车轮子,跟着我做开火车的动作。在音乐中我们的火车轮子快速、有节奏地转动,学生跟着我身体左右摇摆的节奏,感受火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的音乐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同时又感受音乐形象,为后面的歌曲教学作了更好的铺垫。
三、“眼语”“脸语”相辅创设音乐情境,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中,教师运用最多、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目光,也就是用眼睛说话。会说话的眼睛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不仅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而且还能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
在音乐聆听欣赏时,当学生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完整地欣赏和体验音乐情感,但音乐情绪又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师如果用语言去描述情感,不仅会分散学生的聆听注意力,而且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面部表情和眼神去启发学生。比如在一年级歌曲《小树叶》的聆听中,第一段音乐的情绪有点伤感,教师的脸上可以表现出一丝的伤感或忧愁,让学生感受小树叶即将离开妈妈时的忧伤。第二段音乐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为之一亮的眼神和满怀希望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冬去春来小树叶与妈妈重逢的希望与生机。
课堂上,教师会说话的“眼睛”,丰富的“表情”可以用来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课堂上,总会发生很多“小意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眼神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当眼神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我们还可以用严肃的表情来提醒学生。学生课堂上回答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参与好一个小小的活动,教师及时投去赞赏、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表情,足以让低年级的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恰当、合理地利用好肢体语言,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定会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教育管理集团三星小学)
【关键词】肢体语言 运用 课堂教学
肢体语言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教师传递课堂信息的载体之一。教师怎样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手语”帮助辨别音高,模唱简单乐谱
“2011版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但因识谱教学枯燥、乏味,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尤其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中往往被音乐教师所摒弃。
其实,利用“手语”来进行识谱教学,不仅直观明了,而且还能使抽象的音高形象化。苏少版教材一年级歌曲《不能告诉你》是一首简单的说唱歌曲,需要学唱的是两个相似乐句。但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发现这两句的最后一个音学生总唱不准,尽管帮助学生分析了音高,采用了聆听、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别,但在这两个乐句的教学上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在其他班级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方式,在范唱到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时,我加入手势来表示音高:第一句的尾音“5”,我把手放到胸前;第二句的尾音“1”,我把手放到肚子前。学生通过教师一高一低的手势,一下就能分辨出音的高低。同时,在学生演唱时,我采用高、低的手势来引导他们辨别音高,学生很快就能把这两个乐句的尾音唱准,而且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学生建立简单的音高概念后,可以利用“手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逐步使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打掌掌》,根据教材要求本节课还要认识 “la 、sol、 mi”三个音,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这一节课认识并记住这三个音呢?我想到了人的手指,先让学生举出一只手,把这只手的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学生直观地在手指上找到了三个音的位置。接着,我在手上不分顺序地指这三个音,学生根据我指的位置用唱名把音唱出来。在学生记住这三个音的位置后,我又通过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识记并唱准这三个音所组成的旋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低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了起来。
总之,“手语”在使用时一定要形象直观、干净利落、对比鲜明,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身段语”帮助掌握节奏,表现音乐
音乐教学中的“身段语”包括“声势”“律动”“舞蹈”“表演”等。在音乐律动中,常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动作不协调、课堂纪律差等等。其实,这些与教师恰当、自如、有感染力的体态是分不开的。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课堂上,教师成了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教师有节奏的身体摇摆,优美的舞蹈动作等,都会被学生模仿,学生也成了教师“镜子”中的自己。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主。在音乐课堂中声势、律动便成了学生感受节奏的主要手段。孩子对音乐的表现是出于本能的,简单的身段动作就能让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 。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火车开啦》,为了表现火车飞驰的场景,音乐的速度较快,学生难以将歌唱整齐。所以,在学唱歌曲前,我就让学生用“身势”去感受节奏。我先让每一排的学生各排成一列纵队,前后同学之间用一只手搭成一列小火车,另一只手模仿转动的火车轮子,跟着我做开火车的动作。在音乐中我们的火车轮子快速、有节奏地转动,学生跟着我身体左右摇摆的节奏,感受火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的音乐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同时又感受音乐形象,为后面的歌曲教学作了更好的铺垫。
三、“眼语”“脸语”相辅创设音乐情境,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中,教师运用最多、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目光,也就是用眼睛说话。会说话的眼睛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不仅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而且还能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
在音乐聆听欣赏时,当学生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完整地欣赏和体验音乐情感,但音乐情绪又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师如果用语言去描述情感,不仅会分散学生的聆听注意力,而且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面部表情和眼神去启发学生。比如在一年级歌曲《小树叶》的聆听中,第一段音乐的情绪有点伤感,教师的脸上可以表现出一丝的伤感或忧愁,让学生感受小树叶即将离开妈妈时的忧伤。第二段音乐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为之一亮的眼神和满怀希望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冬去春来小树叶与妈妈重逢的希望与生机。
课堂上,教师会说话的“眼睛”,丰富的“表情”可以用来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课堂上,总会发生很多“小意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眼神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当眼神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我们还可以用严肃的表情来提醒学生。学生课堂上回答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参与好一个小小的活动,教师及时投去赞赏、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表情,足以让低年级的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恰当、合理地利用好肢体语言,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定会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教育管理集团三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