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肢体语言的妙用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肢体语言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由于其形象直观,具有较强的教学感染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经常被使用。那么怎样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呢? 笔者结合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肢体语言 运用 课堂教学
  肢体语言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教师传递课堂信息的载体之一。教师怎样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手语”帮助辨别音高,模唱简单乐谱
  “2011版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但因识谱教学枯燥、乏味,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尤其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中往往被音乐教师所摒弃。
  其实,利用“手语”来进行识谱教学,不仅直观明了,而且还能使抽象的音高形象化。苏少版教材一年级歌曲《不能告诉你》是一首简单的说唱歌曲,需要学唱的是两个相似乐句。但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发现这两句的最后一个音学生总唱不准,尽管帮助学生分析了音高,采用了聆听、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别,但在这两个乐句的教学上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在其他班级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方式,在范唱到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时,我加入手势来表示音高:第一句的尾音“5”,我把手放到胸前;第二句的尾音“1”,我把手放到肚子前。学生通过教师一高一低的手势,一下就能分辨出音的高低。同时,在学生演唱时,我采用高、低的手势来引导他们辨别音高,学生很快就能把这两个乐句的尾音唱准,而且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学生建立简单的音高概念后,可以利用“手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逐步使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打掌掌》,根据教材要求本节课还要认识 “la 、sol、 mi”三个音,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这一节课认识并记住这三个音呢?我想到了人的手指,先让学生举出一只手,把这只手的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学生直观地在手指上找到了三个音的位置。接着,我在手上不分顺序地指这三个音,学生根据我指的位置用唱名把音唱出来。在学生记住这三个音的位置后,我又通过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识记并唱准这三个音所组成的旋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低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了起来。
  总之,“手语”在使用时一定要形象直观、干净利落、对比鲜明,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身段语”帮助掌握节奏,表现音乐
  音乐教学中的“身段语”包括“声势”“律动”“舞蹈”“表演”等。在音乐律动中,常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动作不协调、课堂纪律差等等。其实,这些与教师恰当、自如、有感染力的体态是分不开的。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课堂上,教师成了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教师有节奏的身体摇摆,优美的舞蹈动作等,都会被学生模仿,学生也成了教师“镜子”中的自己。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主。在音乐课堂中声势、律动便成了学生感受节奏的主要手段。孩子对音乐的表现是出于本能的,简单的身段动作就能让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 。如苏少版教材二年级歌曲《火车开啦》,为了表现火车飞驰的场景,音乐的速度较快,学生难以将歌唱整齐。所以,在学唱歌曲前,我就让学生用“身势”去感受节奏。我先让每一排的学生各排成一列纵队,前后同学之间用一只手搭成一列小火车,另一只手模仿转动的火车轮子,跟着我做开火车的动作。在音乐中我们的火车轮子快速、有节奏地转动,学生跟着我身体左右摇摆的节奏,感受火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的音乐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同时又感受音乐形象,为后面的歌曲教学作了更好的铺垫。
  三、“眼语”“脸语”相辅创设音乐情境,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中,教师运用最多、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目光,也就是用眼睛说话。会说话的眼睛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不仅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而且还能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
  在音乐聆听欣赏时,当学生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完整地欣赏和体验音乐情感,但音乐情绪又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师如果用语言去描述情感,不仅会分散学生的聆听注意力,而且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面部表情和眼神去启发学生。比如在一年级歌曲《小树叶》的聆听中,第一段音乐的情绪有点伤感,教师的脸上可以表现出一丝的伤感或忧愁,让学生感受小树叶即将离开妈妈时的忧伤。第二段音乐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为之一亮的眼神和满怀希望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冬去春来小树叶与妈妈重逢的希望与生机。
  课堂上,教师会说话的“眼睛”,丰富的“表情”可以用来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和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课堂上,总会发生很多“小意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眼神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当眼神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我们还可以用严肃的表情来提醒学生。学生课堂上回答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参与好一个小小的活动,教师及时投去赞赏、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表情,足以让低年级的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恰当、合理地利用好肢体语言,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定会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教育管理集团三星小学)
其他文献
我的爸爸普普通通,但也很有特点哦!  爸爸今年40岁,中等身材,个子不高也不矮。他宽宽的脑门显得非常有智慧。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圆的小眼镜,透过镜片,你会发现一双小小的眼睛,但是特别精神、睿智。  我的爸爸是公司的总经理,人家都称他“霸道总裁”。他工作十分辛苦,经常加班到深夜。每个星期一一大早,他都要到徐州出差,直到周末才能和我们团聚。爸爸虽然和我相处的时间短,但是每当他回来后,总是放弃其他一切
摘要:小学生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在体育课中尤为突出。本文基于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交往合作问题,提出了新型的交往型合作学习策略,并从交往型合作学习的意义、建构、成效与反思展开论述。  关键词:交往型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部分小学生交往型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2011年10月,我们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部分小学的学生交往合作学习进行了问题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21份,收回3
【摘要】在低年级口算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少孩子认为口算题只要算出的得数正确,至于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并不重要。每次上课时,总发现孩子们急于完成书上的练习题,对于课堂上的交流却心不在焉。在练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做口算题,这就导致计算频频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寻找到学生熟悉的、便于操作的学习媒介(即口算卡片),创设出新奇有趣的练习方式,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孩子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