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的矮化栽植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盆栽菊花成功的标志是花大、色艳、株矮、叶全,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扦插适时。菊花繁殖通常采用扦插方法,扦插时间的迟早是盆栽菊花能否矮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品种如早黄、金杯、金背大红、黄牡丹、醉蟹等,宜在5月上中旬扦插,高秆品种要晚插,矮秆品种要早插,为使株不盈尺,有些品种如三叉九顶菊宜在6月份扦插,独本菊宜在7~8月份扦插。与春插菊花相比,其植株要矮10~20厘米,其方法是: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8~10厘米长的新梢作插穗,用利刀一刀削成马蹄形,去掉基部叶柄,仅留下2片叶。扦插用旧盆土或洁净疏松的园土,扦插深度为插穗的一半左右,扦插后浇1次透水并遮阳,以后见干浇水。大约20天即可生根成活,1个月后可起苗上盆。
  2.栽植宜低。盆土用40%园土、40%充分腐熟的鸡粪、20%的煤灰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定植选用直径15~20厘米的泥瓦盆,填土约三分之一,以后分2~3次填土,到9月下旬最后一次填土至正常深度,土面离盆沿3厘米左右,以便浇水。在幼苗上盆时,将根系植于盆的底部,这样比栽在底的上部,要隐去8~10厘米,而且茎干可逢节生根,植株生长会更加旺盛。
  3.控制肥水。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肥不宜过早,如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洒0.1%尿素水至转绿为止。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可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要让盆栽菊花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控水是唯一有效措施。浇水必须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给菊花早晚叶片喷1次水即可。
  4.及时摘心。即摘去植株的生长点或顶梢,既抑制其生长,又促发侧芽。摘心时间一般从苗高10厘米左右起,到立秋前后3~5日止。摘心次数须按照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所需高度而定,有的1~2次,有的3~4次,甚至更多。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次摘心的时间不能过迟,否则有可能出现不现蕾,或者花蕾不能开放,成为哑蕾。
  5.抹芽疏蕾。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用手指捏掉,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能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掉旁蕾,促进顶蕾肥大,开出的花大、色艳。
  6.针刺。因为针刺能破坏部分输导组织,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从而能达到矮化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生长点的叶片下端,用经消毒的缝衣针或大头针刺入茎干,长势一般的刺至中心,长势健壮的刺透。经过针刺,不仅可以制约其高度,还可使茎干增粗,叶片增大增厚,以后花开更大,花色更艳。
  7.盘茎。在春季上盆的菊苗,因未采取抑制措施,到了秋天植株长得很高,用一般方法矮化为时已晚。此时应将盆土取出一部分,经扣水使株茎变软后,将其茎干顺盆边盘曲在盆内,在盆的中心露出高10厘米左右的顶梢,然后再填土至距盆沿2~3厘米处。经过这样处理后,到开花时就不高了。
  8.激素控苗。扦插一周后,向顶心喷施一次浓度为0.2%的多效唑,抑制顶心生长速度。移栽上盆一周后,再将全株均匀喷药一次,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不能中断。每次喷药要在日落后进行,以利植株吸收。若在中午喷药,易发生药害。经过多效唑处理的植株,一般可使植株矮15厘米左右,并且花朵开得大而鲜美。或在上盆后10~15天用矮壮素1000~3000倍液浇灌一次,每次100毫升,在盆土需要浇水时浇灌效果最好。使用激素的时间一般从扦插成活起,到植株现蕾为止,家庭栽植的可用浓度较高的B9(比久)溶液,用毛笔蘸取涂抹于菊茎或生长点,效果很好。
  413100 湖南省沅江市洞庭花木场 刘建武
其他文献
一克土壤中生存着约10亿个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肥料的储存室。它们不但防止肥料的流失,而且还会产生许多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如果因土壤发生明显酸化和盐渍化等劣变现象,则会影响到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带来土壤中肥料的流失。  1.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在坡度较大的果区,易发生化肥径流流失,应采取保护耕作(免耕或少耕)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还可利用秸秆还田减少径流流失。在以渗漏为化肥主要流失
石灰是碱性物质,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不仅能降低土壤酸度,使铁、铝等有害离子沉淀而消除毒害,而且可以增强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素固定作用,使土壤中养料增加和团粒结构的形成。同时,石灰还可直接供应作物钙素营养,对花生、大豆等喜钙作物能提高产量。  1.增产效果好。酸性土壤适量施用石灰,对作物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据湖南沅江市的试验和调查,冷浸田早稻施石灰比不施的每亩增产65~98千克。新垦植
误区一:“我的定位是高端”  许多农产品推广者,一开口即是“我的定位是高端”。因为高端客户更具购买力,高端客户是优质客户,定位高端,价格就可以提上去,有非常可观的利润空间。  方向没有错,只不过这是初级的营销认识。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便是有钱人,也不会去花钱买他认为不需要、不值得的东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安全感,即便是新近崛起的社会新贵,消费也日趋理性,他们常常通过精打细算来显示自己
温室白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为白粉虱提供了有利的越冬条件,加之白粉虱抗药性的增强,使白粉虱为害逐年加重,尤以番茄、黄瓜、茄子、豆类等蔬菜受害最重,一般产量会损失30%-50%,严重者绝收。白粉虱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而以各种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春季又由温室迁飞到露地为害,温室和露地蔬菜茬次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白粉虱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聚
霜霉病是黄瓜栽培生产过程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很多农民朋友对它是既熟悉又恐惧,熟悉的是基本都能识别,恐惧的是得了病后怎么打药都很难防治。往往是得了病后农户随意加大用药量,增加混用农药品种和打药频率,有甚者三两天打一次药,常常不仅没有有效控制住病害,而且往往造成药害、减产、甚至毁棚,结果苦不堪言。  霜霉病常见症状:病斑沿叶脉呈黄褐色多角形,不容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
稻田共生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础上,使稻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具有明显的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在农村各产业中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以重庆为例,近年在大足、潼南等14个区县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3万亩,平均亩产泥鳅等水产品72千克,亩产稻谷530千克,增产约10%,亩平利润达1500元左右,轻松实现“
上海市人社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最新出台的《关于适应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 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显示,上海地区的村卫生室将统一纳入全市医保联网结算系统。
农机维护性运转,就是指农机及零部件在停用、闲置期间和投入正常运转之前,以维护保养为目的而进行的运转过程。下面介绍几种维护性运转技巧:  1.内燃机。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封存期间,每隔1个月左右应从进气管向气缸内注入一定量(每缸约100克)的脱水机油,并摇转曲轴数圈,以防止零件粘连和锈蚀。  2.离合器。当机车长期停放而且环境湿度大时,离合器摩擦片与飞轮或压盘容易锈粘在一起,造成离合器不能彻底分离。为此
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要选择广谱通用YMS型培养基,用简易食用菌接种器直接随机全流程全开式移接,移接后置20—28%洁净环境遮光培养,10—12天菌丝可长满试管或瓶。  2.整草发酵。将干燥无霉变的整草翻晒2天,扎成5千克左右小捆,置入3%石灰水中浸泡20分钟,捞起沥水10分钟后建堆发酵。地面平铺底膜,膜上用10厘米粗的木棒垫底,将草捆卧放搁置于木棒上成堆。全堆覆膜,连同底膜一起围捆严实
1.别把利润看得太重。俗话说“三分利吃饱饭,七分利饿死人。”利润微薄,但轻易在价格上形成优势,从而靠销量占优势来补充价格上造成的损失。薄利多销尽管道理清楚,却是小本经营者最易忽视的经营方针。市场上人格讹诈行为多体现在小公司、小商贩身上,最终害人又害己,成为短命生意。  2.额外服务揽生意。商家为了促销,有的打价格战走薄利多销之路,有的给顾客赠物返券,有的搞抽奖回报,有的借媒体之势大做广告,可谓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