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海子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个春天的夜晚
  面对你的诗句
  却读不懂你的沉默
  你的悲伤与惆怅
  轻轻的合上你的诗集
  满是你困惑的眼神
  你梦想的翅膀在春天里折断
  而你的诗歌却在春天里高亢
  已经春暖花开了
  可为什么那些在季节里
  穿行的春风
  却难度你的心田
  春天因为你的诗歌而美丽
  春天也因为你的诗歌而忧伤
  诗歌就是你年轻的生命
  一首比一首凄凉悲壮
  春天的深处
  仿佛在向人们述说
  一个圣洁的诗人
  要经历多少风暴雨狂
  春天十個海子
  所有的梦想都化作了泡影
  你伤心欲绝倾心死亡
  我不知道在冬天与春天距离
  是不是从地狱到天堂的距离
  空虚而寒冷的村庄
  是你扯不断的痛
  充满炎凉的尘世里
  写满了悲壮而又凄苦的诗行
  你留下了春暖花开
  来守护你纯洁如莲的心灵
  你将最美好的梦想留给世间
  便在铁轨上去了你心中的天堂
  世上有多少诗人为你扼腕叹息
  人间有多少作家说书立传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空旷的原野里
  掩盖着一个孤独痛苦
  呻吟的灵魂
  悲痛时竟握不住一颗泪滴
  在春天经过的路口
  我敢说你是第一个
  用生命写诗的人
  你是春天的夜晚里一颗闪亮的流星
  损落在茫茫的尘世
  在蓝天上一朵朵的白云中
  我仿佛看到你圣洁的诗魂
  一颗颗空气中的麦子
  仰望着你恋恋不舍的故乡
  在那冷冷的铁轨旁
  在那黑色的土地上
  三十一年前三月二十六日
  血泊里绽放一朵红红的
  纯洁诗花
  年复一年的开放
  啊!海子
  你如今在天堂里写诗吗?
  天堂里是否有
  春暖花开诗的春天
  [作者通联:吉林舒兰市站前路41号]
其他文献
一、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一菲老师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注重文言断句和词性知识领悟。  师:请一名同学们来读一下课题,注意断句。  生(认真):周亚夫军/细柳。  师:停顿,可以夸张一点。  生:周亚夫/军/细柳。  师:为什么要读成“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是什么词性?  生:“军”是动词。  师:“军”是动词,驻军。“细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生:驻军的地点。
期刊
意识流  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像一条蜿蜒曲折却不会停止流淌的河流。潜意识更是一条压抑于心灵底层的自由不羁、混沌不清、幽暗不明,而又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河流;它无时无刻不在积蓄爆发的能量,随时等待冲破意识大堤的机会。诗人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压抑的思想(情感)寻找语言的突破口,从而实现自我言语的真实有效的活动。  尽管言语的方式多种多样,呓语式的话语聒噪只是生长于地表的野草,需要“爱智”的心灵时时梳理与清除
期刊
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   我看见冻云下,   雄风盖日月,豪气冲斗牛,   整个中国在行动,   不分男女,无论老幼,   我们都成了战士!   长江翻滚热血,楚天飘动旌旗。   流动的是爱心,挺起的是脊梁,   山岳请缨,长河列队,   所有的森林草木   都在齐声呼喊: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白衣战士逆风而行,   阻击!阻击
期刊
日前,拜读了胡双全老师《〈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感言》,现将读后的一些粗浅想法呈于读者,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同仁尤其是胡双全老师批评指正。  一、“促进生成”还是“阻碍生成”?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性课堂最
期刊
《谈文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论文集,属于文艺随笔。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本书多为经典篇目,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其中篇目《咬文嚼字》入选人教版教材,《文学的趣味》入选职教版中职语文课文,足见《谈文学》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性。  新课
期刊
基于整本书阅读体系的构建,创设活泼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既定专题进行阅读、研讨,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解决课程设置的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教学方案,即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这种理解来自笔者的实践探索,更多源于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领悟。  课程标准中,“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確定了课程内容。任务,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朝诗人白居易明确指出,文学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开始抒写人的内心世界,抒写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隐秘与幽微,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发掘和探索,虽然在诗歌的表达深度和表现方法上有所表现外,大多是无关痛痒、无病呻吟之作,甚至云雾弥漫、不知所云。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诗歌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诗人们好像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自我吟唱、自娱
期刊
有人说,中国当代诗歌日益丰富和发育的过程,就是诗歌的地域文化与美学属性不断生长的过程。在当代诗歌创作格局中,某些诗人或某些诗人群体明显地带有地域色彩,或者说具有地域意识,如徐俊国的“鹅塘村”、江非的“平墩湖”、路也的“江心洲”,如北京、上海、广东、大西北和大西南等的诗人群。他们的创作在文化特质和诗歌精神方面都个性鲜明,为中国当代诗歌影像奉献了多元而丰富的资源与景观。诗人哨兵喝着洪湖水,长在长江边,
期刊
“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扬波/我们的爱情应当追忆么/在痛苦的后面往往来了欢乐//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我们就这样手拉着手脸对着脸/在我们胳膊的桥梁底下/永恒的视线/追随着困倦的波澜//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爱情消逝了像一江流逝的春水/爱情消逝了/生命多么迂回/希望又是多么雄伟//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过去一天又过去一周/不论是时间
期刊
著名教师于漪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初中起始阶段正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起点,也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保持良性发展的基点。这个阶段是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关键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期,虽然其理性思维有限,知识经验和心理品质还带有小学的幼稚,但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快速发展,思维能力大为提高。这样一个“承前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