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的套路式、机械化教学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故此,如何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有着无限的潜能等待激发,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利用合作学习的理念,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合作学习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性,开展平衡且互助的课堂教学,引导每一名学生取长补短、展示自我,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多种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就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萌芽时期,尤其在现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成长速度快得惊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早熟倾向十分明顯。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形式单一,方法枯燥,课堂学习氛围薄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应试”的教育理念早已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以分数和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评价机制显然存在极大的不合理,因此,本文结合合作学习的新教学概念,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项应用措施。
   二、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
   1.创设合作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与低年级有很大的不同,低年级重点在于音、字、词的基础教学,而高年级则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要让小学生快速融入语文课堂,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语文知识的接受和学习,首先就要创设出合作学习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第一步,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给课堂创设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快速意识到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第二步,在主题之中,教师要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比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对文章分别进行线索收集、段落划分、中心思想分析等等;第三步,将每个小组的任务情况总结出来,结合情境主题和教学目标具体分析学生的思想劳动成果,并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课堂学习。在这种井然有序且目标分明的主题情境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兴趣的激发。
   2.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要想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就必须适时适当地开展小组活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基础语文知识的巩固,更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要促进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提高,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有效开展小组活动?首先,教师根据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活动,以《晏子使楚》为例,设计一个角色表演的活动,将学生均衡地分成小组,选出几位学生作为“评委”;其次,制定活动的内容和规则,让每个小组围绕具体内容,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合作;最后,每个小组抽签决定表演顺序,按次序一组一组地围绕《晏子使楚》这一文章中的典故进行表演,教师以及评分团为每个小组的演出打出相应的分数,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种活动当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主意识,会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自我完善。
   3.分层合作,构建和谐班级关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多了一些懂事,但同时内心也多了一分敏感,会更加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更加重视情感的相处,因此,和谐的班级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对他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实施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促进和谐班级关系的构建。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如将语文基础知识牢固但性格比较粗心的学生与基础知识稍显薄弱但心思细腻的学生分成一个组,将语文表达能力较强但写作水平稍有欠缺的学生与不善表达却很会写作的学生分成一个组,通过分层实现高效的分组,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同时取长补短、学习他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对语文问题展开交流和沟通,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角度的互换,以此来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以及和谐关系的构建。
   4.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总体发展情况、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以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为主,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有效分层分组,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开展合作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发散思维、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
   参考文献:
   [1]原瑞婷.浅析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策略[N].发展导报,2019-04-02.
   [2]胡婷婷.对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新思路的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2019:1.
   [3]张桂琴,陈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中国教师,2019(3):61-63.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主题阅读,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进行有针对性与方向性的学习,便于查漏补缺,加强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但是如何利用好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主题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通过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达到推广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范围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主题阅读;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图形工具,可
摘 要: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较强,但概括和抽象性思维明显不足,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益智器具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思维训练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利用积极谈话引导学生学习、保持合理的器具操作特点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益智器具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益智器具;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益智器具得到了普及应用,而且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从实际工作中可以
从藏王松赞干布时起,汉地僧人就通过不同的渠道不断进入吐蕃社会,致使汉地的佛教思想在吐蕃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直至以摩诃衍为代表的汉地佛教禅宗顿门派传入时,使这一影响达到鼎盛。虽然在“顿渐之诤”中摩诃衍失败,但汉地禅宗教法对吐蕃社会的影响并没有断绝,并一直影响到后弘期形成的一些宗派体系和思想。
首先就高中语文经典美文鉴赏的相关含义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因此常忽视对学生文学等方面的艺术修养的提高,而文学艺术修养对大学生的就业、可持续发展及审美情趣等方面
课前展示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展示活动在初中体育课堂
本文在分析徐文海小说创作三种类型的基础上 ,论述了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脑梗死中意义.方法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大面积、小面积及腔隙性梗死组,并设健康对照组,观察上述组别CRP水平.结果
我科与产科在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中,应用纳络酮(NX)治疗3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