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中性粒细胞的原发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间变淋巴瘤二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含中性粒细胞的原发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间变淋巴瘤是原发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间变淋巴瘤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具有较为独特和复杂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容易误诊.我们报道2例富含中性粒细胞的原发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间变淋巴瘤,患者均表现为具有脓性分泌物的红斑、结节,组织学除了大量表达CD30的多形性细胞外,尚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改进的大鼠血栓栓塞性卒中模型。方法60只Sprague-Dawley大鼠取股动脉血与凝血酶混匀后注入PE-50导管制备体外血栓,通过右侧颈外动脉插入导管并将栓子注入颈内动脉,建立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大量栓子组(12个栓子,n=10)、中等量栓子组(10个栓子,n=10)和少量栓子组(8个栓子,n=10),注入栓子后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各组模型制作成功率;
引言: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理学超声检查技术.尽管成像设备可以在结构影像的基础上显示颅内血流,但成像性双功能超声或非成像性T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理想.对此,笔者认为课堂中应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患者女,27岁.因左下肢丘疹、结节伴痒12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97年无明显诱因左小腿胫前和内侧出现瘙痒性红色丘疹,自用消毒水擦洗后消退,但皮损复发并逐渐增多累及整个下肢,痒甚.曾在外院诊断为线状扁平苔藓、慢性皮炎、疣状痣等,给予抗组胺药、沙利度胺及软坚散结中成药等口服,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类药物,疗效不佳。
期刊
目的地塞米松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旨在研究引起动物免疫抑制的最佳用药剂量,以便研究中药对免疫抑制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隔日腹腔注射,共注射3次;不同剂
尽管给以联合的治疗方案,高级别胶质瘤最终都会迅速复发.复发后的病人一般状态不同,分子生物学特点各异,为了获得最长的高质量生存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拟从复发高
患儿女,4个月,以躯干、四肢凹点状皮肤萎缩3个月就诊.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较多绿豆至豌豆大淡灰褐色斑疹.皮损发生前无红斑,基底无浸润及潮红.皮损在短期内即发生凹点状萎缩,颜色转为苍白.患儿自发病以来无不适反应.家族未发现类似病史.既往体健,无水痘、麻疹、婴儿痤疮及外伤病史,按时预防接种,无服药及药物过敏史。
期刊
针对眩晕的诊断明确病因可予以手术治疗.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患耳尚有实用听觉功能、对侧耳有听觉功能障碍、眩晕严重者,保留骨迷路的结构和听觉纤维,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及其同功酶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心肌酶测定,并与同期无腹泻、感染性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婴幼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