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与桡骨骨折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比较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伊班膦酸钠是第3代二膦酸盐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抗骨质吸收作用。目的:验证骨折局部及全身应用伊班膦酸钠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10在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6~8月龄新西兰兔36只,体质量2.1~2.6kg。伊班膦酸钠注射液(1mL∶1mg)由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提供。方法: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全身组和局部组,每组12只,建立兔桡骨骨折标准模型。建模后对照组不予处理,全身组和局部组分别通过静脉和局部途径予以伊班膦酸钠0.1mg。于建模后2,4,6,8周通过X射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于骨折模型建立后的第1,2,3,4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于建模后2,4,6,8周分批处死兔,摘取骨痂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骨折愈合评分。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变化。③骨痂成分面积百分比。④破骨细胞指数。⑤免疫组织化学积分吸光度。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分析。第2周,全身组和局部组X射线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第4,6周,局部组较对照组和全身组评分评分高(P<0.05)。各周局部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和全身组低(P<0.05)。4周,局部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6周高于对照组和全身组(P<0.05)。各周局部组破骨细胞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和全身组(P<0.05)。2,4,6周,局部组Ⅰ型胶原表达均高于全身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能够促进兔骨折愈合,相同剂量下(0.1mg)比全身应用效用更显著。
其他文献
利用线性函数模型对双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广告竞争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为作出最佳决定,在完全信息动态条件下进入企业控制渗透成本可以达到和在位企业同样的广告效果,而
随着化工过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流程复杂性的日益提高,有效的故障诊断是保证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对于复杂的化工过程来说,通常具有规模大、复杂性高、变
利用对江苏省苏州、扬州、徐州三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研资料,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模式及发展动因,并进一步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经济发展水
背景:目前,肝移植存在供体短缺、手术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费用高昂等问题,而肝干细胞移植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的:介绍肝干细胞的来源与分类、肝
<正>药店的公益活动一定要和政府倡导的、百姓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相结合,同时最好还能够体现药店自身经营特色。药店公益活动创意的基础一般选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及表面标记,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2/2005-10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苏州大
背景:经典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特殊的防御方式可能和疾病或症状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国内大部分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倾向。目的:了解肾移
学术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在体内参与多种组织的创伤修复过程,是体内重要的创伤愈合因子之一。目的:总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
背景: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损伤病灶部位定向迁移,进而发挥治疗作用,但关于其向病灶定向迁移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低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骨重建过程中可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目的:探讨女性血清可溶性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年龄变化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骨密度﹑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