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

来源 :汽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车改革二十余载,多数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公车私用,“车轮上的铺张”,公车是否被取缔……殊不知,公车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公车采购和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称,老坐外国车观感不好。今年“两会”期间,外界称公车采购新政即将出台。新政调整了公车采购标准,更多的自主品牌汽车能够进入《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这些利好政策信号无疑证明,公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公车采购也已驶入“破冰期”。
  “四波”车改
  1993年,广东东莞沙田镇等单位开始取消领导干部公车改发交通补贴,公车改革拉开序幕。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随后,各地公车改革的方法和试点时见报端,仔细一想,我国公车改革已掀起“四波”浪潮。
  第一波车改:自1993年广东公车改革第一个吃“螃蟹”后。次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启动部分中央机关的车改试点,同时也在浙江、江苏、北京、黑龙江、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试点,其中最为著名的为1998年大庆车改,在当时引起了全国轰动。
  第二波车改:2001年,江苏省从单个乡镇车改试点开始,扩展到300多个乡镇。此后,湖南省资兴市,浙江省杭州市、义乌市,江苏省江阴市,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相继开展了公车改革。2003年进行的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车改、河南省郑州市车改,2004年进行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车改、山东省威海市车改……
  第三波车改:2004年6月在全国掀起。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黑龙江、安徽铜陵等20多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家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总署等15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实施了公车改革。
  第四波车改:2010年年初,云南省昆明市率先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主城4区启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3月,湖南省对省级机关公务用车购置配备方式进行改革。2010年5月,河南安阳县试行公车管理“以租代购”探索公车改革新措施。2010年7月,山东省烟台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对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除警车、特殊业务用车以外的7000多辆公务用车,全部实行统一标识,亮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2010年9月,浙江省纪委等部门发出通知,全省推广对公务用车实行定点保险、维修、加油、存放,并贴上统一标识,遏制公车私用,努力降低公务用车成本。
  社会发展,因此公车改革必需与时俱进。近日,有消息称,继2011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和2012年《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陆续出台后,新的更加具体的公车采购新政也有望在2013年正式出台。无论是前面的四波公车改革,或是即将迎来的第五波浪潮,都在“破冰”的路上。
  虎口拔牙
  众所周知,公车改革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庞大的公车总量正成为众矢之的。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公车费用过高、私用严重、超编超标配备屡禁不止,已成为公共财政的包袱、滋生腐败的温床。
  公车改革一直处于“老大难”的根源在于改革所遇的阻力很大。民众期待的公车改革是取消公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车消费的规模和公车私用,毕竟公车消费实质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然而,这一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样就会招致抵触或不合作。
  零容忍
  公车改革,一直有一种声音是对公车“零容忍”,坚持用“车贴”取代公车,其中以“叶氏车改”最具代表性。
  “全国公车成本最低的厅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10年来,坚持自己的公车改革方案。他连续多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疾呼公车改革,他也身体力行——调任副厅级官员当天,他“炒”了司机,婉拒单位专车,开始践行一个人的“叶氏车改”方案。
  叶青的出行理念可以概括为“3510”:3公里走路;5公里骑自行车;10公里以上还得开车。
  “叶氏车改”,可概括为“自购私车,市内交通每月定额补助,出差实报实销,并实行‘双轨过渡’制度”。具体方案是,对符合配备公车条件的干部,可自购私车,不动用公车,并每月享受一定数额的上下班交通补助。如果驾驶私车出差,可对过路费、过桥费、加油费和停车费等进行实报实销。对不符合配备公车条件的干部,根据级别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双轨过渡”,是指在车改过程中,不愿采用新办法的人,可继续沿用现行办法,过渡期内允许新老方案并存。
  竞技场
  据了解,公车采购新政很可能由此前“18、18”的采购要求下降至“18、16”,即1.8L排量不变,但价格下降到16万元以内,而有关“研发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3%”的规定则保持不变。
  公车采购政策的最新细则调整,采购标准,明显倾斜自主品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采购新政按照自主创新思路和方向制定。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我国政府采购国产车的概念会覆盖到整个汽车行业。
  利好政策,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无疑是一次树立品牌、提升市场销量的绝佳机遇。相对于整个车市而言,公务车采购虽然只是一个不大的细分市场,但对于自主车企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市场的绝对值有多大,而是其所带来的示范作用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积极导向作用。
  尽管公车采购新政没有正式出台,但国内的高端自主品牌已经展开角逐。据悉,今年“两会”期间,上汽、广汽、一汽等汽车企业都推出各种政策服务两会,树立市场口碑。其中,上汽乘用车准备了近100辆荣威950,作为媒体两会采访专用车,涉及国内权威媒体近20家。
  不过,一旦自主品牌能够顺利大量地打入公务车市场,有效的竞争机制相当重要。据业内专家测算,若按照公务车每年1000亿元的采购计划计算,意味着进入公务车采购目录的25家自主品牌车企,平均每家能从政府采购中分得40亿元的份额,这无疑将给自主品牌车企的经营带来较为稳定的业绩提升。
  目前,一汽集团针对红旗品牌,花费巨资打造高端省部级座驾,首批车型已经交付;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950与荣威750,积极抢占中高端公务车市场;广汽乘用车旗下传祺GA5,更是直接瞄准一般公务车,也就是在“双18”的标准之下,四处出击,收获颇丰。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推出的北汽绅宝,也将目标瞄准了政府采购。
其他文献
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企业只有管理创新,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并参考国际企业的管理成功模式与内容,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作了探讨
为进一步加强牛肉及肉制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江苏省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积极开展肉类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以打击经营来源不明、与票证不相
在调整高压油泵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测定数据不稳定的现象,从而造成调整困难和许多不必要的返工.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零件磨损后产生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调试中,有时虽然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近日发布通知,就《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除对汽车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在产品召回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相应规定外,首次明确将零部件生产者一并纳入到产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中。  生产者不配合调查将被罚  比如,在质检总局组织开展缺陷调查方面,《条例》规
独辟渠道:首创软陶教学"见到软陶的一刹那,我眼睛都亮了!"辞了15年的美术教学工作,赵春香只身闯荡北京。几天后,她就被软陶吸引住了。当时,在街头无意间看到有家公司招软陶制
<正>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档案信息化技术,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很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40例,分为研
客户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决定着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功。近年来,随着钢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及钢铁企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