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以启迪学生智 慧、开拓学生思路,这已经成为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当下,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策略,并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深入分析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以期能为初中语文教师的下一步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活角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背景下,生活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合理选择生活化教学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及运用生活问题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并根据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和实践,最终获取知识。这个过程中,如何选择和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如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及如何运用生活问题,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本文据此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合理选择生活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如何选择生活化教学素材
  首先,生活化教学素材要满足多样性的特点。所谓多样性,即生活化教学素材不能是单一的一两种,而是要形成一个具体的“素材集合”。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时,教师可以直接选择该生活化教学素材,或加以变形以改造为其他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其次,情境素材应满足趣味性的特点。所谓趣味性,即生活化教学素材一定是要有趣有料的。更直观地说,当教师展示某一个情境素材的时候,学生应当表现出兴奋、喜悦、快乐的表情,而不会出现木讷、呆滞、无所适从的表现。
  (二)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
  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生活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消息两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教师可以将“将士渡江”作为教学素材,并按照四人一組的分组方式,让每一组用生活物品(例如硬纸板、水、塑料箱等等)模拟直观表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壮举。通过动手制作学习道具,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成效。第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历史材料,并通过解读正史,还原特定的历史情境,从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活情况入手颂扬其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当然,鉴于初中生的语文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教师选择的历史素材要以简单、精巧为主,尽量让学生一看就懂,而不会在理解历史素材阶段花费太多的时间。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程,营造课堂氛围
  (一)如何选择生活化导入情境
  首先,生活化导入情境要满足合理性的特点。所谓合理性,即生活化导入情境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现实情况,不能为了课堂效果而让生活化导入情境变得太过夸张和不切实际,否则只能是平添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不利于教师发挥引导和引发作用。其次,生活化导入情境自然要满足生活性的特点。所谓生活性,即导入情境一定要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然,这里所说的人不单单指初中生,还包括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历史著名人物等等,教师可由此入手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
  (二)如何运用生活化导入情境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导入情境。例如在教学《“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时,探究跳水姑娘吕伟如何夺魁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那教师就可以以“跳水姑娘吕伟的锻炼日志”为线索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生活化导入情境。此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阅读文本内容,并从中学习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基于此教学目标,那就应该通过生活化导入情境体现体育精神的多重内涵和表现形式。还是以上述课文为例,教师可以以播放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其他奥运金牌获得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刻苦锻炼的,继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精神。
  三、正确运用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如何选择生活问题
  首先,问题作为重要的线索,其必须满足启发性的特点。所谓启发性,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找到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更进一步来说,生活问题还能够通过具象化的问题情境引出抽象的语文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难度。其次,单一的问题并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所以教师选择的生活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即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根据问题发现问题,逐步建立系统的学习思路。
  (二)如何运用生活问题
  首先,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创设生活问题。这很好理解,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教师发现有些学生都不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那教师就可以针对中心思想,运用生活问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教学设计下的无拼音状态下的识字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创建游戏体验,在游戏中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安排学生的学习节奏,规范学生习惯,把助学教学实践落到实处,进而能迎合部编教材的编排要求,将识字部分课程放在拼音教学之前。  【关键词】无拼音;教学设计;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低学龄孩子在
背景与目的:遗传因素和致癌因素相互作用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致癌因素包括理化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中又以病毒的作用尤为突出。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可以被某些病毒诱发。分子生
【摘要】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违背了新课标要求和二期课改精神,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近年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我校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业评价尝试发展式的综合评价改革,通过“五变式”体验评价的探索,来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五变式”评价;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更利于学生接受、更感兴趣的方式,让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以下围绕学生质疑思维、想象思维以及创造思维这三个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期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关键思维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策略;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