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车服务能否破解“中国式打车”困局?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出租车价格调整外,打造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改变消费者长期养成的“招手即停”的打车方式,也是缓解“打车难”的重要举措。
  6月6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出租汽车价格调整的最终方案,以及此次调价的政策解读。其中,明确提出了“‘打车难’是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措施和政策配套推进。根据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目前,本市交通委已出台了《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
  与此同时,民间版本的叫车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大量叫车软件近期纷纷上市,消费者甚至称其为“打车神器”。无论是官方平台还是民间“神器”,叫车服务是否能够有效地缓解“打车难”?通过出租车电召服务,司机的收入能否得到提高?其运营积极性是否有所提升?使用民间版“打车神器”,消费者需要额外支付多少费用?为此,笔者亲自体验了上述叫车服务。
  电召服务:额外支付5元能否解决百姓出行难?
  在本次出租车行业的综合改造过程中,消费者长期养成的“招手即停”打车方式,也被部分媒体视为造成打车难题的原因之一,甚至将其命名为“中国式打车”。
  6月1日起,《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开始试行。按照该《办法》,“北京将建立统一的特服号码调度平台,推进联合电召服务,提供24小时的电话约车、网络约车、手机约车等电召服务。”
  6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笔者拨通了96106北京市统一的出租车召车平台电话。电话接通后,该平台首先播放了一段中英文对照的语音提示,在随后的转接过程中,出现了“人工服务座机忙”的提示。笔者反复操作了3遍后,才顺利接通人工服务,此时已经接近10点30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短时间内急需用车的消费者,仍面临着叫车难题。
  笔者预约了相对较远的用车行程:次日凌晨4点,从北京市西南二环附近去往昌平区的东北部。由于行驶路程较远,司机不得不面临着返回时的长距离空驶问题,这种问题是否加大了叫车难度呢?客服人员记录了笔者的手机号码和姓名,并且告诉笔者,“之后会有司机给您打电话进行联系,电召服务需加收5元。”当笔者追问何时能够接到司机的联系电话时,该客服表示,时间并不确定。没有预约期限,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倘若首次约车未能成功,笔者又该何时进行第二次约车呢?
  笔者登记预约信息45分钟后,便接到了出租车司机的联系电话。挂断电话1分钟后,笔者又收到了叫车服务平台发送的一条提示短信,基本内容包括了司机的姓名、车牌号、出租车公司名称等。
  6月23日凌晨4点,笔者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远远便张望到一辆出租车正在等候中。司机王师傅告诉笔者,虽然路程较长,但凌晨这个时间段路上车量较少,行驶畅通,占用的时间也比较少,因此,很多司机都愿意接这样的活儿。
  但是,并非所有百姓的出行难题都能够通过叫车服务得到解决, 笔者的一位朋友便遭遇到了此类难题。笔者的朋友所住小区靠近顺义,经常有凌晨赶去机场的需求,可他的叫车经历却很不顺利。“叫车去机场,差不多每五次只能有一次成功,基本上最后都得找附近的黑车解决问题。”这位朋友向笔者抱怨说。他所面对的问题,同样让很多住家离市中心比较远的消费者纠结不已。增加了出租车租价,加收了叫车服务费用后,为什么这一部分消费者还是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呢?
  以笔者的这位朋友为例,他家到机场,一路畅通的租价大约在40元左右,从市中心到他家的出租车费用约为60元。而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住家在南城、通州、良乡的居多,也就是说,为了响应凌晨的叫车服务,司机要空驶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接到乘客。这种活儿,对很多司机来说,利润并不高,因此电召的反应并不积极。
  随着北京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类似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如何调整好消费者需求与出租车司机收入的平衡点,将是解决打车难题的关键点之一。
  “打车神器”:爽约的打车人成叫车软件硬伤
  民间版本的“打车神器”也被消费者赋予了缓解“打车难”的厚望。
  早在2012年9月,一款名为“滴滴打车”的手机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按照该软件的运营思路,目前已有近40家出租车企业和该软件平台合作,消费者只需在出门前10分钟左右打开“滴滴打车”软件,从卫星定位的地图上,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出租车,并发布叫车需求。司机接到请求后,使用司机客户端进行回应,并在约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等待乘客即可。
  不只是“滴滴打车”,6月23日,笔者登录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后,搜索“叫车”后发现,相关软件已经多达7款。这仅是苹果手机的相关应用,笔者登录安卓手机系统的“360手机助手软件库”后搜索上述内容,结果显示共有106款“打车软件”。
  6月24日凌晨,笔者为自己的苹果手机安装了“滴滴打车”软件,进行打车体验。笔者打开该软件后,手机首先利用GPRS无线网络进行定位,在定位地图上,笔者看到自己所在地周边的各个街道上都密布着橙红色的出租车。笔者点击其中某个出租车标志后,图上弹出了该辆车的司机名称、所属出租车公司和车牌号码。随后,笔者点击进入预约用车平台,自行输入用车的时间、出发地、目的地,并且选择加价0?20元。
  工作日的上午7点30分至9点左右为车流量的高峰时段,也是消费者频繁遭遇打车难题的主要时间段。为了体验此时段的叫车服务,笔者预约了7点45分的出租车服务,从西南二环的自新路到位于南三环赵公口附近的定安路。首次预约,笔者选择了0元加价,等待数分钟后,没有任何回复。随后,笔者又选择了5元加价,预约信息发送不足10分钟,便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回应预约。
  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笔者搭乘了司机冯师傅的出租汽车。在行驶途中,笔者注意到,冯师傅的手机多次传出呼叫声。冯师傅告诉笔者,自己的手机安装了多款打车软件,只要有乘客预约叫车,这些软件的客户端就会进行呼叫提示。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在15分钟的行驶时间里,冯师傅大约收到了3?4个预约呼叫。   冯师傅40多岁,算得上是老资格的司机。谈到这些打车软件,他表示,既可以减少空驶,还能够降低因为路途不顺、路途过近等拒载被投诉的风险。
  爽约的打车人
  打车软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冯师傅举例称,此前一天,有位乘客预约用车,自己按照约定时间到达后,该乘客并未出现,打电话也不接。尽管该打车平台对有上述遭遇的司机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但冯师傅自己仍需要承担部分损失。
  对于冯师傅来说,最怕的就是那种临时爽约型的消费者,这些人本身已经站在路边打车,但因为暂时没有空驶车辆,所以临时使用软件叫车。由于长期在街边等候,消费者往往是一分钟前才约好车,一分钟后便遇到了空驶出租车,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会选择临时爽约。冯师傅举例称,一周前,自己接到了一个用车呼叫,对方表示要到簋街附近,此时,冯师傅恰好位于798艺术区,距离该乘客的用车点,仅需5分钟的路程。在行驶途中,冯师傅遇到了许多招手打车者,但因为和客户有约在先,他并没有再拉其他人。然而,冯师傅到达叫车点后发现,客户却早已打车走了。
  此后,冯师傅也学聪明了,每次接到叫车通知后,都会率先询问叫车者的确切位置,到底是在写字楼里还是在路边。若是等在路边的消费者,冯师傅往往会选择拒绝。这样一来,实际本应该成为打车人与司机之间无障碍沟通桥梁的打车软件,反倒成为双方互不信任的舞台。每一次呼叫,司机都需要甄别猜测,必然导致很多叫车软件使用者,只因为所站位置不对,就失去了便捷打车的机会。这样的问题,便凸显了第三方叫车平台只能提供信息,不能提供管理服务的软肋。没有强行规范能力,类似这样的问题若只靠“提高消费者素质”这样的空喊口号方式,几乎不可能杜绝。
  收入没增加
  那么,部分消费的加价叫车,是否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呢?冯师傅否定了笔者的猜想,他表示,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只是减少了上述运营风险。
  那么,使用打车软件是否会增加司机的运营成本呢?对此,笔者也进行了粗略的计算:首先是接收预约呼叫后,司机与客户的确认信息。其次是,司机到达约定地点后,与乘客进行二次确认。每次的通话时间按照1分钟计算,2次通话花费不足1元。冯师傅通过这些软件平台,每天接活5—6个,通话费用约为5—6元。每月用于回复预约的电话费则介于150?180元之间。
  针对上述的爽约风险,部分叫车软件平台还引入了保证金机制,即乘客所给出加价,并不直接交付给司机,而是通过一个公共平台延后支付,这样无论司机还是乘客,都有了一定的约束。
  随着官方电召平台和叫车软件逐步投入使用,服务质量、价格监管、资源调配等问题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尽管这些叫车服务给百姓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司机担忧,乘客的频繁爽约干扰了正常的运营秩序,而司机按照车程长短来选择电召“接活儿”,也间接增加了乘客的叫车难度,这些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叫车服务在国外并非稀罕事。去过伦敦并且使用过当地出租车电召服务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司机作风极为“死板”,只按照叫车时的预约路线行驶,乘客不仅不能变更目的地,即便是换条路走都会被拒绝。这样运营不免有些教条,但极大地保证了乘客的时间和行程。当地保障出租车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第三方网站进行监督,通过这些网站,消费者可以直观地浏览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出租车公司情况,甚至是彼此之间的价格差异。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当地百姓很少会遭遇到召车无应答的情况,这对于北京市的出租车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论如何,叫车服务的真正落实仍需经过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期待相关部门运用更多的智慧和方法,让这项便民服务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4月10日,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院团的61名演员完成了全部的32场演出,并按参赛行当产生了10位擂主。  在由北京京剧院、大兴区文化委员会和长安大戏院共同主办的此项比赛中,北京京剧院15名参赛者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铜锤花脸孟宪腾、老生演员马博通、老旦演员侯宇、武旦演员丁芸芸、小生演员刘明哲、花旦演员王岳凌表现出色,斩获擂主。在10个参赛行当中,
期刊
言谈间,感觉王昊京味儿十足,说话字正腔圆又十分押韵,让我不免想起采访过的几位菊坛耆宿,说话也是一样有板有眼,饶有韵味。想着这位年轻的花脸演员,念白时也一定十分好听,就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王昊很谦虚,说可能因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再加上学戏时老师要求比较严,但肯定不能和那些梨园前辈们相比,将来要追求的艺术之路还很长。  三年磨砺锋芒  王昊的父母并非梨园中人,但父亲酷爱样板戏,尤爱样板戏中花脸一行
期刊
初秋的北京细雨绵绵,离“鸟巢”不远的爱家珠宝城让雨浸润着,显得更加清净。顺着扶梯刚到二层,就听到通道深处一阵爽朗的笑声。  印象中,卖玉石珠宝的地儿同图书馆、寺庙有几分相似处——静。虽然同是做买卖,但这儿既没有“动批”(动物园批发市场)的拥挤,也没有早市的喧哗。而此刻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卖场,显得有些突兀。沿着通道,走过一家家商户,玛瑙项链、翡翠镯子、水晶耳环等等,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在展厅灯光的映衬下
期刊
历史性突破  对于已有61年建校历史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来说,舞蹈系可以说是“新兴专业”。1998年,学校成立了舞蹈科。2002年,舞蹈系才算正式成立。客观上来讲,舞蹈系的综合能力比起专业舞蹈院校来说存在一定差距。  由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备战,戈薪权、冯田青两位同学击败了强手如林的对手,赢得了18岁组摩登
期刊
都说“大美青海”,她的辽阔、苍茫、粗犷、奔放、纯净、朴素……只能去感受,而无法用语言尽述。青海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耸立于南,祁连山连绵于北,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因此青海又被称为“三江之源”。  2013年8月16日,由青海省委宣传部、香港《大公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问道昆仑——两岸四地主流媒体青海行”大型系列宣传报道活
期刊
8月26日首都机场,小萱兴奋地奔向接机的爸妈,十几天的美国夏令营是父母送给她的研究生毕业礼物。同时到达的还有20多位同学及两位老师,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旨在通过夏令营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美式大学教育。  “这三个星期从周一到周四满满的整天课程,是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给我们上课。我平时英语算可以的,但依然有差不多一半听不懂。”即使如此,小萱依然非常兴奋,“伯克
期刊
今年7月25日,83岁高龄、中国第一代环保活动家和环保作家唐锡阳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他的“雪山寻梦”之旅。他的目的地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和维西县境内的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这里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平均海拔4000米,长冬无夏,境内遍布高山、河流、峡谷与冰川冻土。这里海拔高,山路险,高山反应比较厉害,对年轻游客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来说,更需要强烈的愿望和坚
期刊
著名京剧教育家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演出活动,将于10月11日和12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此次活动是由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李文敏老师的优秀学生代表,来自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单位的郭玮、赵欢、张茜、莎霏、李丽、孙明玉等青年演员,将与须生新锐凌珂、穆雨、陈圣杰等联袂演出《玉堂春》《汾河湾》《三娘教子》《贺后骂殿》《武昭关》等程派经典剧目
期刊
京剧演出讲究看“角儿”,年轻人的成长殊为不易。从2012年开始的京剧青年擂台赛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搭建了一个成长的舞台,让很多不为人知的京剧新人在观众面前崭露头角。马博通就是这样走到了大众的眼前。  3月25日大兴影剧院,24岁的北京京剧院青年老生演员马博通演出了参赛剧目《杨家将》,他分饰两个角色——走投无路的老令公杨继业、奉调进京的寇准。一个是英雄末路的老年武将,一个是清廉、机智的年轻文人。老令公被
期刊
6月16日至19日,在南京举办的201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比赛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同学一路过关斩将,包揽了参加比赛项目的全部金奖!以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骄人战绩,展现了北戏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本刊将分两期对参加这次比赛的团队进行采访报道,透过文字,向读者展现获奖团队的制胜秘诀与胜利风采。  自从1999年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那天起,黄珊珊便一直奋斗在教育一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