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石头城坚固的甲龙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坦桑尼亚国名中,“坦”是指位于内陆的坦噶尼喀,“桑”则是指桑给巴尔岛。1964年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同坦噶尼喀组成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坦桑尼亚采用“一国两制”, 桑给巴尔拥有自主的政府和议会,有民选的总统。桑给巴尔由温古贾岛和奔巴岛及20多个附属小岛组成,游客一般去的是温古贾岛。温古贾岛是一座珊瑚岛,形成于700万年前。
  桑给巴尔的石头城是非洲、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因其不同民族和文化持续长达千年的融合,被人称为桑给巴尔的一部“活的历史”。
  轮船经过鱼市,浅滩上停靠着上百条小船,渔民忙碌地把各种海鲜运上岸,这是他们一夜的劳动成果。大群海鸥在渔船上空盘旋飞舞,伺机冲下来啄食漏网之鱼。“乞力马扎罗”号渐渐驶离了大陆,海岸线若有若无,海水变成了靛蓝色,浪花像盛开的睡莲一样迎面涌来。海浪推动船体上下起伏,人好像在摇椅中前仰后合。船上的乘客一半是白人游客,一半是当地人。因为距离较近,交通便利,许多达市人选择去桑岛度周末。不知道桑岛人又会去哪里度周末呢?
  从达累斯萨拉姆前往桑给巴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乘坐小飞机,20分钟抵达;另一种是在达市码头乘坐双体快艇,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相比飞机,我更愿意体验乘坐海船的优哉游哉,如果运气好,没准儿还能看到海豚在船前跃出海面呢。
  清晨6点,我背着包来到达市码头,在海岸(Coastal)轮渡公司售票窗口购买了船票。船票是35美元一张(单程)。去桑岛的船属于好几家公司,海岸轮渡公司属于较贵的一家,但安全性和舒适性最好。海岸轮渡公司的船是双体船,船高而短,分为三层,船舷上标着一排黑字“KILIMANJARO”,即“乞力马扎罗”号。7点,金色的朝阳洒满整个海面,码头对面的达累斯萨拉姆大教堂传来铛铛的钟声。“乞力马扎罗”号鸣笛起航了。
  斯瓦西里风格的帆船
  晨曦中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口
  站在王宫顶上俯瞰桑给巴尔港口
  将近9点,桑给巴尔白色高大的王宫建筑群跃入眼帘。就要到港了,海水呈现出宝石般的蓝色,一些彩色的小鱼在码头柱子旁游动,和达累斯萨拉姆的海景大不相同。我办完入境手续,刚走出港口,就被一群黑人导游包围,他们争先恐后地兜售自己的旅游线路。我好不容易逃出了包围圈。
  距离港口不到1公里,就是苏丹的旧王宫,这是一幢白色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现在已成为桑岛人民博物馆。桑岛从17世纪中叶沦为阿曼苏丹国的海外殖民地,用于输出两种重要商品——丁香和黑奴。1832年,颇有作为的赛义德苏丹将阿曼首都从马斯喀特迁到了桑给巴尔。塞义德迁都桑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桑岛战略位置重要,港湾适合停靠大吨位舰只,对巩固其与西印度洋盟友关系至关重要;二是桑岛具有商业优势。当时苏伊士运河尚未开凿,欧洲开往印度洋和远东的商船必经非洲东海岸,而桑岛有纯净的饮用水和食品可做补给,这给阿曼苏丹国带来了重要商机和巨大财富。
  这座王宫建于19世纪末,其时作为苏丹的寝宫。王宫共分三层,大厅内满满当当地摆放着一排斯瓦西里风格的帆船。环绕大厅的是一些房间,陈列着当地的渔具、渔船、典礼用具、苏丹部分家具、历任苏丹画像等。其中一个房间内展示着桑给巴尔第一任总统卡鲁梅使用过的一辆老式汽车。苏丹的卧室装潢华丽、古色古香,桌椅、衣柜 、床铺为木制,装饰有各种宝石、珊瑚,桌上和床上摆放着日记、衣服和日用品,还陈列着象牙、瓷器、香料等奢侈品。王宫的顶层有一个会议室,旁边是一座观景台,可以俯瞰桑岛海港。
  高大的珍奇宫
  离开王宫,沿着海边朝前走,不远处就是“珍奇宫”(House of Wonders),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白色建筑,看起来像一个会场或议事厅,高大的钟楼十分显眼,它是桑岛的标志性建筑。珍奇宫始建于1883年,为赛义德苏丹的儿子巴加西苏丹所建,用于承办典礼、宴会等活动。它被称为珍奇宫的原因在于,这是桑岛第一座装电灯的建筑,也是整个东非第一座安装电梯的房子。珍奇宫的设计师是英国人,建筑材料有珊瑚礁屑角砾岩、红树林木和钢筋。珍奇宫的外围由40根粗大的圆柱支撑着,谁能想到,每根圆柱下活埋着60个黑奴!据说巴加西苏丹喜欢在珍奇宫展出他豢养的猛兽,故而珍奇宫的前门修得非常高、非常大,便于他骑着大象进出。
  珍奇宫的旁边是一座黄褐色的古城堡,四面围墙皆由珊瑚石筑成,人们可以看到上面腐蚀褪色的痕迹。城堡始建于1698年,是石头城最悠久的建筑,它最初是一座防御工事。1832年,赛义德苏丹将它改建成一座监狱。如今,古城堡成为石头城内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游客可在城堡内欣赏有名的廷加廷加(Tinga Tinga)油漆画。城堡也会举办一些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如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
  古城堡的对面是一座花园,绿树红花交相辉映。这里也是桑岛最热闹的夜市。每天日落之后,黑人商贩就摆出各种海鲜烧烤,吸引如织的游客。桑岛的海鲜价格便宜,一条中等大小的海鱼,只要5000先令,约3美元;一只2公斤重的烤龙虾不过2万先令,仅合十几美元。
  古堡是石头城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距今300年
  石头城的龙虾物美价廉
  从古城堡出来继续朝前走,不到500米,眼前出现了一条狭长的青石路,路旁是密密匝匝的店铺和民居。这就是石头城商业街的主入口了。石头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建筑建于19世纪。墙体的建筑材料几乎全部取材于珊瑚石。珊瑚石虽然容易腐蚀,但也可以降温,将印度洋季风吹来的炎热阻隔在外。
  石头城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班图文化的结合体,城内居民大部分是黑人,此外还有阿拉伯人、伊朗人和印度人,他们均是一身长袍,头戴圆帽,典型的穆斯林装扮。桑给巴尔9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妇女们大多一身黑袍,连脸也用黑布遮盖,只露出一双大眼睛。我在石头城中漫步,只能偷偷拿出相机拍摄街道,以免被拍摄者发现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的具有浓郁伊斯兰特色的新文化。它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并称世界五大文化体系。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文化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石头城内的街道,这里的房屋几乎全是珊瑚石建造的
  班图人:是班图尼格罗人的简称,是非洲南半部说班图语系诸语言的各族人民的统称,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语言中最重要的语种是斯瓦西里语,它现在已成为东非最通行的语言,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更是以它作为官方语言。
  石头城中曲径幽深,四通八达,每条路似乎都是一个模样。城里有纪念品商店、菜市场、比萨店、清真寺,还有富丽堂皇的阿拉伯式房屋。房屋主人为了彰显高贵大气上档次,不惜任何代价极力装饰他们住所的大门。因此,现在仍能见到那些木质大门上林林总总的雕刻。高大的木门上布满铜钉,精雕细刻着华丽的图案。据估计,这些手工雕刻艺术品可达500多种,它们的存在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桑岛曾经奢靡的攀比风气。
  石头城富有特色的大门
  我在石头城中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此时接近正午,阳光强烈,我被晒得汗滴如雨。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腿脚也酸痛难忍,于是我便找了一家当地餐厅吃午饭。餐厅装饰得古色古香,桌椅都是印度风格。我点了一份海鲜比萨饼和一份水果沙拉,不到10美元。桑岛的比萨饼和其他地方的比萨饼做法不同,是将香蕉、鲜虾混合,再与鸡肉搅拌,加上奶酪烤制而成。不过,享用美食也得付出代价,那就是等待。桑岛的餐厅大都上菜奇慢,这可能和桑岛悠闲的生活习惯有关。幸好,餐桌上有一张石头城的地图,我拿起来仔细研究,打发无聊时光。
  黑奴贸易纪念碑
  饭后,我叫了辆出租车,前往奴隶市场遗址。桑岛的出租车没有计价器,都可以砍价。石头城内的地点,一般2至5美金即可。前面说到,桑给巴尔被阿曼苏丹国统治了260多年,经济繁荣的基础来自血腥的奴隶贸易。奴隶市场遗址就是当年殖民者关押、挑选、拍卖奴隶的地方。当时,阿曼苏丹在桑岛开辟了许多种植园种植丁香,需要大量的奴隶。于是奴隶主们进入非洲大陆腹地,拐骗、抓获原住黑人,给他们戴上手铐锁链,像牲口一样运到桑给巴尔。据统计,阿曼苏丹国刚进入桑给巴尔时,每年贩卖奴隶约8000人。到19世纪中期,数量激增至每年5至7万人。200多年间,约有450万奴隶从桑岛贩运到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土耳其、印度乃至美洲等地。
  进入奴隶市场遗址,右手边有几尊雕像。雕像是黑人奴隶被捆绑关押跪在地牢中的样子,无声地讲述着黑奴贸易的罪恶。左手边是一座华丽的住宅,这是奴隶主居住的房子。房子的地下层是狭小阴暗的地牢,当年的奴隶们就被关押在地牢中。我必须低着头弯下腰才能走进地牢。地牢分为两间,一间稍大,一间更小,加起来不足20平方米。据说每10平方米要关押30名奴隶。奴隶们在囚室里一关就是两三天,没有吃喝。他们大小便就解在地牢中央的壕沟里,涨潮时海水涌入,将壕沟里的污秽冲洗干净。地牢只开了两个小窗,用于奴隶们呼吸。地牢的石床上放着粗大的锁链和铁夹,看了让人毛骨悚然。
  关押黑奴的地牢
  教堂内部
  在奴隶纪念碑旁,是一座基督教堂。这个教堂全称为桑给巴尔英国教会基督大教堂(Zanzibar Anglican Cathedral Church of Christ),由爱德华·斯蒂瑞(Edward Steere)主教于1877年所创建,是在原来的奴隶拍卖台上建起来的。教堂内部宽敞,屋顶很高,琉璃窗显得陈旧,雕塑是铜制的。大主教的布施台是原来拍卖奴隶的地方。拍卖市场开张时,关在地牢中的奴隶戴着沉沉的脚镣,被驱赶到这儿进行估价。确定奴隶价格的方法由树条鞭打来决定。一鞭抽下去哭叫者直接被淘汰;10鞭抽下去仍不哭者高价卖出;如果20鞭都能忍住不哭叫者其身价比10鞭不哭者高2倍。总之,能忍受的鞭数越多,其身价越高。而那些拍卖不出去的奴隶又被送回到地牢里,下次拍卖时再牵出来。这部分人多半会在地牢中死去。
  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强烈谴责和抗议。1857年,大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就向英王呼吁废除东非地区的奴隶贸易,并要求英国在桑给巴尔建立教会组织,以解救遭受苦难的黑奴。1873年,在英国政府的压力下,桑岛苏丹政府关闭了奴隶交易市场。尽管如此,桑给巴尔的奴隶制度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寿终正寝。
  离开石头城,我一溜烟朝北海岸驶去
  奴隶市场旁边建起了一座基督教堂
  告别了奴隶市场和大教堂,我拦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我在桑岛北海岸预订的酒店。车刚开出石头城,赶上当地学校放学。学生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女生全裹着白色头巾。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是当年黑奴的后代吧?今天,各种血统和肤色的人在石头城内和平共处,信奉同一个宗教,没有种族仇恨,似乎当年那段痛苦的殖民历史从来没有存在过,真令人感慨、欣慰!我乘坐的出租车好不容易摆脱了拥堵的人流,驶向北海岸。
  桑给巴尔北海岸,那里是东非最美的海滩,最靠近天堂的地方!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雪是冬天的精灵。古往今来,诗人们写下了很多诗句来描述雪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秀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浪漫。我们也像这些诗人一样,常常赞叹的是美丽的雪景,是无数的雪花在一起的样子,可有谁仔细地观察过一朵雪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小雪花的微世界,一起发现小雪花的大美丽。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像花,所以叫雪花
期刊
向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主校门北侧望去,一座外形奇特的建筑坐落在那儿,那就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它的外形就像一个庞大的地质体和一个巨型恐龙的巧妙融合。楼梯就是那自上而下奔泻流淌的火山熔岩;陡峭的岩壁就是地质体垂直切割的断层;拱形建筑代表巨大恐龙的身躯,中间的钢架代表恐龙脊柱,两侧是恐龙的肋骨,而球体是恐龙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里收藏着大量的珍贵化石。  巨龙藏蛋中  从正门进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左手
期刊
“0”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我想大部分同学应该不喜欢“0”这个数字,譬如某次有道分值很高的题目因为不会做或者疏忽而得了“0”分。不过,“0”并不总是令人讨厌,或者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如果你把一个“0”放在一个数字的末尾,就等于把这个数扩大了10倍。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位置数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数字的位置表示它们的真值。比如说数字369,它表示3个100、6个10和9个1。当数字中间有空位时,我
期刊
舌头有什么用?近年来,一种被称为“脑舌连接”的新科技成果正在改变人们对舌头传统功能的认识。这套装置由三部分构成:一个像矿灯一样的微型摄像机和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信号接收器由一套中央处理器连接起来。盲人含住“棒棒糖”,让它和舌头紧密接触,然后打开摄像机,就可以用舌头“看”世界了。  原来,摄像机打开后,将拍摄到的画面记录下来,转化为电子信号,传给“棒棒糖”。人的舌头上分布着无数非常灵敏的感觉单元,它们
期刊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你的起床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你舍不得温暖的被窝。不过你不用害羞,不是只有你不愿意起床。事实上,有一些动物也不愿意起床。不管如何响亮地“吼”它们快起床,这些动物也不愿意起床,因为它们打算一直睡,睡着度过整个冬季。  对于动物来说,当环境变得非常不利的时候,它们需要想办法来应对。有的动物迁徙离开,有的动物则减少活动,进入一种非活跃状态,一直等到环境又重新变好
期刊
今年十一假期,我们全家去河北省邯郸市玩。我最早知道邯郸,是幼儿园时爸爸给我讲 “邯郸学步”的故事。后来我知道了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不仅有滑稽的“邯郸学步”,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那儿,比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看来邯郸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到邯郸,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儿。我喜欢那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与成语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名字叫“承宇”,谐音就是“成语”啊。  我们在邯郸去的
期刊
在冬天的公园、果园和马路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绿化树和果树的树干下部被刷成白色。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北方的同学在暖气的房子里待一会儿,再跑到室外,就会感觉很冷。但如果我们一直在室外的话,就不会感觉那么冷。冬天,好多小朋友都会长冻疮,长冻疮的主要原因是:用冷水洗暖的手和脚,或者是用热水洗冷的手和脚。人的皮肤只有经过冷和热逐步适应的过程,才能避免出现冻疮或者减少
期刊
狮子是唯一群居生活的猫科动物。一个狮群通常由4—10头雌狮和幼狮组成,数头雄狮偶尔加入其中。但在塞伦盖蒂的中心地带,塞隆内拉河谷(Seronera Valley)附近生活着一群狮子,数量最多时达到42头,是我见到过的规模最庞大的狮群。  我对这个超级狮群关注已久。这个狮群由两头成年雄狮掌管。老大约8岁,鬃毛蓬大,孔武有力,我给他取名“巴蒂”;老二叫“皮亚诺”,6岁,一头金鬃,体格健硕。这年富力强的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的人有佩戴玉手镯的习惯,佩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语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品德高尚的人,没有特殊情况,身上一定要有佩玉。玉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国人崇玉尚玉,赋予玉诸多美好的情感,这在我们的语言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我们形容一个男子长得帅气,说“玉树临风”;形容一个女孩儿长得漂亮,说“亭亭玉立”;赞美华丽的建筑,用“琼楼玉宇”;比喻宝贵的劝告,叫“金玉良言”。因为对玉的崇
期刊
他者和弱者  在现代社会,动物可能是离人最近的“他者”和“弱者”。现代与远古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人类置身于广漠之中,人和动物们相比反而是非常弱小的。人处蛮荒,视野之内全是恐惧。人显得很无能、很渺小,笨手笨脚,面对动物会有自愧不如的感觉,鹰能高翔,兔子能飞奔,豹与虎迅猛而力大无穷。人类那时候没有更好的生产工具,缺少对付它们的办法。  上古时代是“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