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8月,特别是立秋以后,气温开始逐渐降低。虽说立秋后还有一伏,但天气也不会太热。俗话说:“处暑不拿头,到秋喂老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过后,禾本科作物如果还不抽穗,到秋就很难成熟,只能作为牛马的饲料了。是否喂老牛,关键在立秋到处暑这半个月,此期必须抓紧搞好作物后期的田间管理,使其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防低温、促早熟、夺高产。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37-1
1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能否夺高产,取决于后期的天气条件和田间管理技术,有的年头本来像是高产年,但因秋收时阴雨连绵,或遭冰雹、风雨侵袭,造成歉收;也有的年头本像是低产年,气温低,庄稼长势差,但若后期管理上去了,战胜了低温,促进早熟,仍可夺高产、获丰收。所以,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切不可忽视。以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例,立秋以后除应注意防病灭虫和喷洒植物助长剂外,主要的田间技术措施应是继续进行“三攻”追肥法的后两种。这三种追肥法就是“拔节期追施攻秆肥,孕穗期追施攻穗肥,灌浆期追施攻粒肥”。在玉米追肥的习惯上,都喜施氮肥,尤其是攻穗肥也必以氮为主,不然长不了大棒儿。但氮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成硝态氮、铵态氮和酰铵态氮,并且都以游离状态存在,极易挥发和流失。因此,如果追施过浅,覆土后氮素仍会返到地表层,玉米只能吸收20%左右,如果追施深度能达10厘米,覆土盖严踏平,玉米的吸肥量可达80%左右。针对氮肥的这一特点,应避免浅施,更不要明施,以防肥效损失,造成浪费。在拔节期过后,必须抓紧追施攻穗肥和攻粒肥(应以磷钾肥为主)的田间工作,以免作物脱肥影响发育。
此外,遇低温年农户还要注意放好秋垄,拔净杂草,使植株间通风透光,以战胜低温天气的影响,促进农作物尽快成熟。
2 水稻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水稻开花以后,很快形成籽粒,要求有较高的温度条件,一般要保证在20℃以上,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如此期遇有18℃以下低温和连阴雨天气,授粉就会受到影响,造成瞎码和秕粒。如天气晴好,不会有贪青危险时,可适当少追些氮肥。到9月中下旬进入成熟期时,要求天晴朗、气温高、光照足。乳熟期要求气温在15℃以上,蜡熟期要求在13℃以上,而最高气温是在20℃~25℃。在这个适温范围内,气温每增加1℃,即可提早成熟一天,而若遇阴雨、低温,则会延迟成熟期。因此,对低洼地,要提早排水,以促进早熟。主要措施是:1.防脱肥早衰。水稻生长前期温度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中后期气温渐低,肥料分解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现象,使叶片过早黄落,造成早衰。为此,对底肥不足,有早衰趋势的稻田,要抓紧后期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500克,对水50~75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2.防贪青晚熟。对叶片浓绿,出现氮肥过多症状的地块或前期僵苗迟发,后期氮肥过多,出现贪青的稻田,要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早熟。每亩用米醋0.4~0.6斤,过磷酸钙2斤或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并要适当排水露田,但后期不宜重晒,以免断水影响籽粒灌浆,造成减产。3.喷洒增产灵。增产灵是植物促熟剂,每亩用增产灵3~4克,也可同磷酸二氢钾100克混用,效果更好。首先将增产灵用15倍的酒精或20倍的白酒进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再稀释到200倍的清水中,即可喷洒。如若同磷酸二氢钾混用可按亩用时直接加入增产灵溶液里混合喷洒。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喷洒时雾滴要细,以叶面全部着药为宜。喷后4小时内降雨,需补喷。4.适时断水。水田断水过早,会增加秕粒,降低粒重;断水过迟,易贪青晚熟,成色不好。因此,后期应采取间歇灌溉,保持稻田干干湿湿的方法。在收割前6~8天断水为宜,以促进早熟和成熟度及出米率。
3 大豆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大豆在结荚鼓粒期,需要大量的水肥供给,而且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如果此期土壤干旱,不仅使叶片早期黄落,而且粒小秕荚多,百粒重下降。9月中旬到下旬的成熟期,如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成熟,品质也好;而若低温阴雨,则会延缓成熟,易遭早霜危害,故应采取促进早熟措施:
3.1 喷肥
对一般长势较弱的如那些将要贪青晚熟的豆田,必须抓紧喷施磷钾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g,对水100公斤,或者每亩用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100公斤取其过滤液。对于叶片萎蔫,叶尖干枯,生长缓慢的,每亩用钼酸铵150~250g,对水50公斤,在末花期喷洒一次。
3.2 喷药
有发生蚜虫和红蜘蛛的地块,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g对水100公斤;有发生食心虫的地块,每亩用50%敌敌畏乳油75~100g,对水100公斤;有霜霉病发生的地块,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200g,对水250 公斤。上述各药都要选择无风雨天气,于早晨露水干后至11时或下午3时以后均匀地喷洒到葉面和叶背上,以利于农作物吸收。如果想把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混施,一定要先做好试验,不要盲目进行,若药液没有混浊,变色,冒气泡等现象时方可施用,以防喷施后作物发生药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作者简介:佟庆岩,女,吉林德惠人,就职于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37-1
1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能否夺高产,取决于后期的天气条件和田间管理技术,有的年头本来像是高产年,但因秋收时阴雨连绵,或遭冰雹、风雨侵袭,造成歉收;也有的年头本像是低产年,气温低,庄稼长势差,但若后期管理上去了,战胜了低温,促进早熟,仍可夺高产、获丰收。所以,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切不可忽视。以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例,立秋以后除应注意防病灭虫和喷洒植物助长剂外,主要的田间技术措施应是继续进行“三攻”追肥法的后两种。这三种追肥法就是“拔节期追施攻秆肥,孕穗期追施攻穗肥,灌浆期追施攻粒肥”。在玉米追肥的习惯上,都喜施氮肥,尤其是攻穗肥也必以氮为主,不然长不了大棒儿。但氮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成硝态氮、铵态氮和酰铵态氮,并且都以游离状态存在,极易挥发和流失。因此,如果追施过浅,覆土后氮素仍会返到地表层,玉米只能吸收20%左右,如果追施深度能达10厘米,覆土盖严踏平,玉米的吸肥量可达80%左右。针对氮肥的这一特点,应避免浅施,更不要明施,以防肥效损失,造成浪费。在拔节期过后,必须抓紧追施攻穗肥和攻粒肥(应以磷钾肥为主)的田间工作,以免作物脱肥影响发育。
此外,遇低温年农户还要注意放好秋垄,拔净杂草,使植株间通风透光,以战胜低温天气的影响,促进农作物尽快成熟。
2 水稻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水稻开花以后,很快形成籽粒,要求有较高的温度条件,一般要保证在20℃以上,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如此期遇有18℃以下低温和连阴雨天气,授粉就会受到影响,造成瞎码和秕粒。如天气晴好,不会有贪青危险时,可适当少追些氮肥。到9月中下旬进入成熟期时,要求天晴朗、气温高、光照足。乳熟期要求气温在15℃以上,蜡熟期要求在13℃以上,而最高气温是在20℃~25℃。在这个适温范围内,气温每增加1℃,即可提早成熟一天,而若遇阴雨、低温,则会延迟成熟期。因此,对低洼地,要提早排水,以促进早熟。主要措施是:1.防脱肥早衰。水稻生长前期温度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中后期气温渐低,肥料分解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现象,使叶片过早黄落,造成早衰。为此,对底肥不足,有早衰趋势的稻田,要抓紧后期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500克,对水50~75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2.防贪青晚熟。对叶片浓绿,出现氮肥过多症状的地块或前期僵苗迟发,后期氮肥过多,出现贪青的稻田,要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早熟。每亩用米醋0.4~0.6斤,过磷酸钙2斤或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并要适当排水露田,但后期不宜重晒,以免断水影响籽粒灌浆,造成减产。3.喷洒增产灵。增产灵是植物促熟剂,每亩用增产灵3~4克,也可同磷酸二氢钾100克混用,效果更好。首先将增产灵用15倍的酒精或20倍的白酒进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再稀释到200倍的清水中,即可喷洒。如若同磷酸二氢钾混用可按亩用时直接加入增产灵溶液里混合喷洒。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喷洒时雾滴要细,以叶面全部着药为宜。喷后4小时内降雨,需补喷。4.适时断水。水田断水过早,会增加秕粒,降低粒重;断水过迟,易贪青晚熟,成色不好。因此,后期应采取间歇灌溉,保持稻田干干湿湿的方法。在收割前6~8天断水为宜,以促进早熟和成熟度及出米率。
3 大豆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大豆在结荚鼓粒期,需要大量的水肥供给,而且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如果此期土壤干旱,不仅使叶片早期黄落,而且粒小秕荚多,百粒重下降。9月中旬到下旬的成熟期,如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成熟,品质也好;而若低温阴雨,则会延缓成熟,易遭早霜危害,故应采取促进早熟措施:
3.1 喷肥
对一般长势较弱的如那些将要贪青晚熟的豆田,必须抓紧喷施磷钾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g,对水100公斤,或者每亩用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100公斤取其过滤液。对于叶片萎蔫,叶尖干枯,生长缓慢的,每亩用钼酸铵150~250g,对水50公斤,在末花期喷洒一次。
3.2 喷药
有发生蚜虫和红蜘蛛的地块,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g对水100公斤;有发生食心虫的地块,每亩用50%敌敌畏乳油75~100g,对水100公斤;有霜霉病发生的地块,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200g,对水250 公斤。上述各药都要选择无风雨天气,于早晨露水干后至11时或下午3时以后均匀地喷洒到葉面和叶背上,以利于农作物吸收。如果想把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混施,一定要先做好试验,不要盲目进行,若药液没有混浊,变色,冒气泡等现象时方可施用,以防喷施后作物发生药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作者简介:佟庆岩,女,吉林德惠人,就职于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