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糊”走川藏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北纬30度,318国道逶迤在横断山区与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这条中国最美最惊险的景观公路,集冰川、雪山、高山、急流、原始森林……为一身,旖旎而峻险。
  如果说成为一名驴友是一生中的一个偶然,那么,这次春节租车从成都到拉萨,穿越川藏线应该说是宿命中的必然。一路上,青藏线就像雪域哈达,牵引着我渐入佳境。特别是西藏林芝地区,流连忘返。芒康和通麦天险这两个路段,更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天堂。
  
  老糊,上海人。做过群众文艺编导,混过政府部门,开过广告公司。自觉不像李嘉诚等,赚钱有快感,有点小钱之后便于2009年注销公司,过上了呼朋唤友、喝酒、品茶、聊天、出游的闲云野鹤生活。
  喜欢自驾游,也喜欢徒步山川,风餐露宿,鄙视“到某个景点拍张照片显示到此一游”。
  自驾游江浙不甚过瘾,遂于2007年3月,伙同三人开车直奔敦煌。其后一发不可收拾,三个人开车走滇藏、317国道,绕新藏线穿越新疆甘肃,车行1万6千公里;在新闻晚报车友会的感召下,2008年5月前往汶川救援慰问……虎年春节,再次远行,从川入藏。身回上海不日,老糊驴友之心又蠢蠢欲动,计划于下月远赴纳米比亚,自驾探险。
  
  2010年2月14日,农历年初一,曹仁兄,生锈的刀、老糊及拉萨司机赵德犳四人,成都双流机场会合,一车四人,开始了川藏线之旅。
  沿着高速路前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抵达雅安,这里是去二郎山的起点。
  二郎山上雪花飘舞,穿过二郎山隧道后,看到的却是一片春意盎然:金灿灿的菜花铺满原野,风吹花摇。
  晚上,在海螺沟牟尼神汤温泉一个叫“木房子客栈”的旅店住下。晚饭后,泡在热乎乎的温泉里,看着天空忽然飘下的雪花,一时间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第二天一早抵达泸定,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之余,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景象仿佛也历历在目。下午,汽车驶过康定,毛垭草原壮美的景色里扑面而来。翻过折多山、海子山,穿越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垭口、海拔4718米的卡拉子垭口,雅江到了。(图1)
  雅江休整一晚,清晨沿着148公里的山路,驱车4小时,中午到达世界高城——理塘。站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理塘,高原反应开始袭来,人似乎有点晕晕的感觉。
  下午,过了巴塘,沿着金沙江走,过竹八龙、金沙江桥,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城芒康。
  芒康到八宿,一车道宽的路面紧贴着悬崖,是成都至今最难行的山路。上午八点出发,翻过不拉山和东大山,午餐时间抵达左贡,下午开始翻越业拉山。这里山路虽然还是有些险要,但已经好走很多。(图2)
  进藏后,景色豁然开朗。
  八宿到波密,一路湖光山色,雪山、冰川、各色植物应接不暇。著名的然乌湖和米堆冰川就扎根于此。车一开到山路上,天就下起了雪,越下越大,三个小时后,世界变得白茫茫一片。
  冰封的然乌湖,美得透彻而灵动。
  从波密出发到八一,黑色路面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到达通麦天险的时候,路上的积雪已经很少了。也许是路上的景色太过漂亮,甚至于不觉得通麦天险的峻峭,反而觉得车速太快,十几公里的路程太短。(图3)
  在色季拉山口,我们车挂四驱,慢慢沿着厚厚的积雪上山。山顶上,原来一直云含雾绕的南迦巴瓦峰忽然闪现出真身。我们很真切地看到了它那伟岸的身躯。(图4)
  
  其实南迦巴瓦峰和我们有缘还不仅于此。
  百闻不如一见,雅鲁藏布江果然让我们惊艳。(图5)
  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有缘千里来相见,站在观景台,眺望南迦巴瓦峰,它不仅撩开面纱,还呈现给我们最美的姿态。坚毅的山间,白云轻烟般缭绕,刚柔相济,惊为天相!
  八一到拉萨,翻过米拉山口,沿途景点众多,风景宜人。顺道,我们去了卡定天佛瀑布。(图6、图7)
  去珠峰观景台的途中,经过羊卓雍错,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她的迷人,只能说,惊艳!还是惊艳!(图8)
  因为这次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恰逢同一天,所以,西藏各个寺庙香火鼎盛,人群熙攘。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庙内香炉紫烟升腾,贡台灯火闪烁,佛像尊容各异,形态十分逼真。(图9)
  
  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该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才能体会到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的古城拉萨的精髓。(图10)
  布达拉宫,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迂回曲折,气势逼人。一边是日暮夕色,一边是巍峨苍山,相比于第一次来拉萨,再见于此,似乎有种异样清高的美。依然是一次旅行的终点,路过,且望见。不想把这段记忆作为我独自的盛宴,分享给朋友们,这也是老糊在旅行终点的发现。
  
  老糊”有话说
  
  现在川藏沿线物资丰富,但如果是自驾车或租车前往,老糊觉得有几样东西还是要带的:
  
  1、睡袋
  睡袋要带适于零下15度以下,或者说含绒量在1000克以上的那种。
  在川藏线,特别西藏,昼夜温差非常大,睡袋御寒必不可少。在被褥不干净的宾馆,或者潮湿地区,睡袋可以让你有个安稳的睡眠。
  
  2、冲锋衣、裤、鞋
  准备一套具备防雨抗风功能的户外衣裤,即使下雨刮风也不会影响你的游览参观。西藏海拔高,风也较大,穿着抗风能力好的冲锋衣裤十分重要。
  一双舒适的高帮户外鞋,在跋山涉水时会让你的身心都舒服。
  
  3、相机
  有部好照相机和一组好镜头,会让你在旅途中面对大好河山时,有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脉脉相通的感觉。
  我这次带的是尼康D3S的相机,一个焦距为14到24的镜头,一个焦距为24到70的镜头,使用起来感觉相当的不错。而且,还用这款D3S拍了很多高清视频,回家整理时发现,播放的效果很令我满意。
  
  4、小物品有时可以发挥大作用。
  牢固而有韧性的垃圾袋——如果住小旅馆,可以用它套在脸盆上洗脸洗脚。
  GPS导航仪——万一迷路了,至少你可以向救援人员报告,你在什么位置。
  多功能瑞士军刀——一句话,用处多多。
其他文献
要说行走,人类已经相当成功了。我们摆脱了双脚的束缚,可以上天入地,我们制造的大型飞行器已经达到宇宙速度。我们难道不是最成功的行者吗?从这些匍匐在地面,或者在低空中飞行的小动物身上,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自然界有很多生物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它们的行走问题,而且方法非常巧妙,比如它们的腿、翅膀、鳍。这些器官经过千万年不断进化已经接近完美。  尽管很多事情我们通过科技的力量已经能够做到,但我
期刊
有一种昆虫,种群增加迅速,并具有超乎寻常的基因变异功能,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人类与它的斗争一直在进行着。    199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河南新乡七里营村的村民在夜幕中,砍下一些杨树枝,间隔插在农田里,他们在做什么呢?原来乡亲们正在用树枝对付一种小小的昆虫。  入夏以来,七里营村大片棉田遭到这种昆虫的袭击,它们取食棉花的花蕾,在棉桃上钻孔,造成棉田大面积减产,很多地方甚至绝收。这种昆虫就是令人
期刊
一架曾经在5.12大地震中,拍摄下高清晰北川震后航拍图的无人飞行器,一年之后,重返北川进行航拍时,却遭遇了意外。     2009年5月14日下午,北川老县城的盘山路上,很多人在议论着刚刚看到的令人惋惜的一幕。几分钟前,眼看着一架小飞机刚刚起飞就摔了下去。他们不知道这架小飞机就是曾经在5.12地震中立过赫赫战功的“千里眼”无人飞行器(图1)。  2008年5月14日, 位于桂林的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
期刊
公元5世纪的华夏大地,正经历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中原的北魏统治者对佛教的极度推崇,使中国佛教建筑达到了空前规模,从而也造就了堪称奇迹的一座震惊世界的巨大佛塔。     一千多年前,东魏官员杨炫之写了一本前朝都城的传记——《洛阳伽蓝记》。  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记录中国佛教遗迹的史书。   这部书使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了那座曾经笼罩在浓厚佛教氛围中的都城——洛阳。   被誉为华夏文明发祥
期刊
湖北荆州有一片楚国古墓葬群,仅川店镇的熊家冢就有一千多座古墓,川店文保所所长郭永清20年来一直守护着这些古墓。    湖北省荆州市曾是战国七雄之一楚国的都城,当时是中原最大的城市。时间过去了2000多年,当年的宫殿、城池早已毁于战火,但川店还保留着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还有164座大墓没有开掘。这些大墓里保藏着什么,谁也不清楚,但是楚国王陵却被很多盗墓贼盯上了。于是在川店的土丘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
期刊
五月,立夏的季节,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凌晨4点天已亮了。  来自新西兰的著名环境学家安准和丹东湿地管理局的同行要去海滩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它们是近百万没有身份证明的跨国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  在此之前连续14年,安准和他的同事每年都跨越大洋,定期来这里接送这批客人。  客人的身世至今仍有许多谜团。  凌晨的海滩一片死寂,现在它是纵深超过5公里的泥潭,几乎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望远镜中,它的对
期刊
2008年11月2日,由于连降暴雨,云南省楚雄州发生一起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127.6万人受灾。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是西舍路乡新华村,这个村庄在顷刻间被泥石流吞没。然而就在这里,348个生命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灾难:突如其来的山崩    2008年10月底,云南省楚雄市西部的哀牢山区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绵暴雨。11月2日,雨势不但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愈加凶猛。楚雄市西舍路
期刊
千百年来,豆浆一直是中国老百姓钟爱的饮品。然而,近年来随着对牛奶的推崇,人们对传统食品豆浆产生了疑问,豆浆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相比较,它的优势还在吗?    豆浆起源于中国,相传19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0%的人认为牛奶比豆浆更有营养价值。难道我们的传统食品豆浆真的就输给牛奶了吗?  豆浆和牛奶在营养上有没有差别?首先拿豆浆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做一个比较。   中国农
期刊
是他,  把机器人足球引进中国,  设计出中国第一个仿人形足球机器人。  如今他又要举办机器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9年7月11日,长春工程学院体育馆,正在举行一场竞争激烈的特殊比赛,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  来自全国近40所大学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为了夺得大赛的冠军,各个代表队摩拳擦掌,连夜调试,而且都有各自的秘密武器。  尽管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对一个代表队格外提防。  
期刊
1786年到1865年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山头都被登山者所征服。后来的登山界称这段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期,“阿尔比斯式登山”一词也应运而生。  阿尔卑斯式登山,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不依赖他人,不靠外界的补给,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通常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  为了避免过重的食物或装备压垮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