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政治课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新课标的修订,不仅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做了调整,还在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转变。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什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朱明光指出:“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而活动设计则是重要的环节和承载学科内容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
  本轮课程改革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创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也就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情出发,把教材理论内容的阐述孕育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并参与活动探究,从而获得新知及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因此,学会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那么如何进行活动设计呢?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尝试课堂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的有机结合。
  一、 课程内容活动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学效率甚低。新课改要求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使知识性内容的教学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来实施,也就是课程内容活动化。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情境体验、议题探究的过程,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做出价值判断与选择,并形成政治認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精心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再根据学情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与其紧密联系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情境组成探究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巧妙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实现教材内容活动化。如果只是重内容而轻活动甚至没有活动,那就又回到了我们传统的教师满堂课主讲枯燥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 活动设计内容化
  新课改要求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或者说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是“两张皮”,互不相干。否则,一节课下来虽然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也很活跃,但学生记住的只能是哪位同学发言积极、哪个小组得分高、哪个视频很精彩。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活动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什么等却被忽略。这样的活动设计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内容,只能是无意义的、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时一定要做到活动设计内容化,也就是使社会活动设计承载知识性内容的教学。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学情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以恰当的指导、点拨和释疑。
  三、 活动设计建议
  首先,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课标下培养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因此,我们在活动设计时必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素养。
  其次,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在活动设计时要贯彻“三贴近”原则,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的新课堂,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优良品质。
  再次,活动设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议题探究法:新课标在必修模块的教学提示部分,提供了富有引领的议题和活动建议,可以围绕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设计。教师从教材、学生、生活的结合中去确定一系列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以及学科知识的议题进行探究。这些议题往往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它突破了单一问题的局限,更加具有综合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分组合作讨论法: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每组学生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有目的地去模拟或创设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共鸣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教材上的资料图片、新闻视频、生活案例、角色扮演等等都是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探究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新知。
  社会实践活动法:本次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可以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校外的实践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这往往对学生理解知识、形成价值观以及融入社会更加有帮助。
  最后,活动设计不是教学目的,它只是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不能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怪圈,而是要通过活动开展来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恰当时机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教材观点中来,也就是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这样才能避免一节枯燥乏味的课,生成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同时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花卉,安徽省合肥市,黄麓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是为精密公司选择切实可行的目标市场。因此文章首先对兰石精密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根据兰石精密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对精密公司进
计算机成为当前我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也是重点科目,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计算机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教育技术方兴未艾,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使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互联网平台
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经济的发展,工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我国亦是如此,那么只有发展壮大了工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工业经济发展中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中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
摘 要:促进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维,有效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实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有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关于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当中更加积极主动,在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及时研究并跟踪这种变革,通过不断创新来寻求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在讨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才是精细化管理?”只有清楚的认识了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后,才能去深入讨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
本文主要以在时事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新课标教学要求在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依据,从通过观看新闻,增强核心素养发展;创办时事小报,
针对300 MW等级抽凝供热机组,利用Ebsilon软件对其进行建模,研究了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后相同供热负荷运行条件下机组的调峰性能及经济效益变化,并据此核算了调峰损失电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