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冠心病行OPCAB患者215例,男171例,女44例;年龄40~85岁,70岁以上47例,均为3支血管病变患者.对215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取α=0.40,进入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OPCAB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死亡6例,病死率为2.79%(6/215);无肾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发生,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为4.65%(10/215),10例二次开胸止血患者均治愈.209例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年,均生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NYCA)Ⅲ级、Ⅳ级[OR=42.116,95% CI (3.319,534.465),P=0.004],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07,95%CI(1.001,1.013),P=0.028]为影响OPCAB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PCAB治疗冠心病3支血管病变的方法安全有效,心功能Ⅲ级、Ⅳ级,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影响OPCAB的独立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但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其他文献
The corona-like spikes or peplomers on the surface of the virion under electronicmicroscope are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coronaviruses. The S (spike) prote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黄瓜植株安全无药害,且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药剂处理后病情指数均不超过6.16;相对防效也均在65.63%以
目的:发掘整理提高畲药,丰富中药宝库.方法:通过走家串乡深入基层访问全市畲族民间医师、药农等,收集畲医验方、秘方、偏方等相关内容,输入到自编的程序,建立畲医药数据库,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CUSUM控制图法从工业及制造业质量控制领域引入医学领域以来,在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异常信息监测预警及过程监测控制等方面国外开展较多,但在我国还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条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中,可以刺激体内或体外培养的多种组织类型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和分化.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2],即使在拥有强力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今天,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抢救.方法 分析174例非外伤性急性腹腔内出血的病因、误诊情况、抢救方法 .结果 抢救成功148例,死亡26例,抢救成功率85.1%;误诊63例中,死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使用磷酸肌酸钠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室缺肺高压)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重度肺动脉
采用了反射光与阴极发光光学显微镜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来解释2种工业用MgO质耐火材料的蠕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