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光芒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fficer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言语行为。一个提问,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也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技能。那种烦琐的“地毯式”的低幼化问题让课堂热闹而收效甚微,那种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问题让课堂冷寂而失去兴趣。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提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的光芒,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呢?
  首先,要吃透教材,处理教材。
  1.理清作者的思路。
  2.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能够跳出作者思路的框架,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
  而处理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在处理教材时,要用动态的、机智的、艺术的眼光灵活地提炼和组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并实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处理教材。例如:就课文某个方面的内容,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说话活动,在众说纷纭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或用不同的调动手段,安排不同的教学层次的教学问题,在逐层深入之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欣赏课文;或把探究、发现作为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在探寻、交流、讨论中解读文本。
  其次,设计好教师个人的教学蓝本,搞好教学提问。
  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由语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自己掌握和确定;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经过的途径和使用手段必须由语文教师自己选择和确定;实施教学评价,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也必须由语文教师自己选择和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不同的语文教师教同一篇课文绝不可能一个模样。
  以小说《〈边城〉节选》的教学设计为例。
  小说教学中,依据小说的体裁特点,目标、难点、重点的确定并不难,但是如何达成目标,如何突破难点,如何击中重点,就需要费一番苦心。
  案例一:就作品中表现的优美的人生形式这一内容,以不同层面的关系为切入点来品读课文:
  1.欣赏湖南湘西边城富有独特风味的图片,请同学们归纳环境的特点。(激趣引入新课)
  2.这篇小说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全文从哪几个层面关系勾画了一幅幅温馨和谐、自然优美、宁谧健康的人生图画?
  3.欣赏富有“乡土抒情诗”的语言。请同学们说说,读后最喜欢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这样的教学提问,始终是站在学生的审美层面上,体味景美、人美、情美,重点从人性、人生形式的角度来研读教材,让学生感受优美健康的人性。
  案例二:为了克服小说教学中通行的对“三要素”进行条分缕析的肢解弊端,尝试从文本中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翠翠的梦”。
  1.讨论第一个梦“逃之梦”;
  2.讨论第二个梦“最美的梦”;
  3.概括第三个梦“最真的梦”;
  4.提升:沈从文为什么要写《边城》?他要在翠翠等人身上表现什么理想?
  几个梦串联起来可以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揣摩起来可以洞见翠翠微妙的心理变化,挖掘起来可以领会翠翠的形象美和沈从文笔下人物的人性美。
  再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发问;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具体策略有:
  智慧策略一:追问式,课堂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使课堂教学从开始到结束,有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一堂课由若干问题组成,究竟有几个问题,应视具体文章而定。
  智慧策略二:分解式,课堂提问要具体,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點,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智慧策略三:趣问式,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课堂的生动很多时候是由于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设计的提问犹如投石激水可以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
  例如:小说《项链》教学设计提问:假如在你今后的生活中娶到像玛蒂尔德这样的女人作妻子的话,你觉得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你愿意娶像玛蒂尔德这样的女人作妻子吗?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类似玛蒂尔德的虚荣心?
  这样的提问针对了学生最敏感的话题,有效启迪了学生的心智,问到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灵深处,借此可以对其进行人生观、恋爱观的教育。
  智慧策略四:评价式,考虑提出问题的角度,善用谦和语言。
  大教育家孔子也经常提问学生,问得巧妙,每一个问题都问在点子上,切人口选得很好,所以孔子的学生在他面前能畅所欲言,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虽然教无定法,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教师只要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出精、巧、深、活的提问,就能让提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的光芒。
  作者单位:昆明市昆钢一中。
其他文献
如何带领学生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如何带领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框架,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小说知识,这是我们在教学《外国小说欣赏》时的一大难题。
我院2000年2月~2003年9月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经治疗的脑瘫患儿大运动改善较明显,而手功能恢复慢,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律性差,导致双手精细动作发育迟缓,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及回归社会.我们采用头针、体针、腕踝针配合治疗
我院自1999年5月~2003年6月,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文选择了五种党参,用索克斯列特方法,对其含单糖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经验鉴别其优劣基本相符。此法简便可靠,为鉴定党参质量提供了依据。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无定论,疗效不稳定.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IBS患者8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