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7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z韧带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常见急症。老年人由于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以及临床表现与中青年人相比有所不同。收治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老年组患者107例,男81例,女26例,平均住院天数17.4天。青年组159例,男117例,女42例,平均住院天数9.2天。两组男女发病率相近,老年组平均住院天数较长,全部病理均经胃镜检查和(或)病理诊断明确病因并排除了下上消化道出血。出血表现:其中黑便51例(47.7%),呕血24例(22.4%),呕血伴黑便32例(29.9%)。
  方法:对两组主要的临床表现、诱因、并发症、病因、预后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学方法: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X2 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 果
  临床表现:所以患者起病是临床上均有呕血和(或)黑便,见表1。
  出血原因:两组比较结果,见表2。
  合并症:老年组98例(91.59%),其中高血压53例(49.53%),胆囊炎,胆结石28例(26.17%),糖尿病24例(22.43%),慢支肺气肿肺心病35例(32.71%),冠心病58例(54.21%),脑血管疾病19例(17.76%);中青年组39例(24.53%),其中多合并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两组比较(P<0.01)。
  再出血率:老年组再出血18例,其中消化性溃疡5例,胃癌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例,其他6例;中青年组再出血13例,其中消化性溃疡6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癌1例,其他12例。老年组再出血率16.82%;中青年组8.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预后:①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好转:老年组97例(90.65%),中青年组156例(98.11%),P<0.01。②死亡:老年组10例(9.35%),中青年组3例(1.89%),P<0.05。老年组大多为晚期胃癌,合并多种并发症,中青年组多为肝硬化,少数为胃癌。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居首位[1],与文献报道相符,老年人胃溃疡出血的原因可能:①老年患者胃体胃窦交界处上移,溃疡活动期周围小血管充血,破裂导致出血;②一些老年人应用非甾体抗生素类药物,常会破坏胃粘膜,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病情发展。所以老年人尤其是有胃肠疾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生素类药物,必要时可同时服用抑酸剂进行预防。老年组胃癌出血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多以慢性失血性贫血、乏力为主要表现,因此,老年患者近期出现上腹痛伴厌食、消瘦、贫血征象者应注意胃癌的可能性,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做胃镜或胃肠造影检查,防止漏诊[2]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人因合并症(高血压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常服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破坏了胃黏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均可加重或促进溃疡形成,同时合并症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直接死因或诱因。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特点是病情重、发展块、伴发病及出血后死亡率高。因此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早期诊断、早期防治,降低病死率,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前亮.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79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1,30:369-370.
  2 陈连辉,万珠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4):200-201.
  
  表1 老年組与中青年组临床表现比较[例(%)]
  
  注:两组比较# ,P<0.01。
  表2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出血病因比较[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