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教练员。高水平教练员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搞好高水平教练员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问题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
  一、提出问题
  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政治觉悟不高,学习兴趣不浓,重训练、轻文化的现象仍然严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很多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较短,他们对时事和当前形势关注不够,理解能力不强,因此,在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培养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就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
  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问题
  (一)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不重视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思想意识淡薄,重义气,遇事欠考虑,生活散漫,冲动,好胜心强,而且对于正面的法律纪律教育缺少兴趣。大部分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举止随意,行为不规范,打架斗殴、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的存在,对学生无疑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然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在教育培养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普遍重视和追求物质利益,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片面地追求享乐,毫无理想与追求。
  (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就应该是“如鱼得水”。然而,囿于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中未能将学生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而侧重运动技术技能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专项运动技能的练习上,忽略了其他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智能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都还十分薄弱。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要求只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人才需求出现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学习的全面型人才是适应社会的必然。
  (三)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社会适应能力的缺失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心态、较强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在大学求学期间,就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礼貌、有耐心地与人沟通,养成良好的人格修养,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然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如家庭条件、网络游戏、班级氛围、心态等,都使得他们没有主动地接触社会,综合能力较弱。
  三、促进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可行策略
  (一)根据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运动训练专业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队伍。其次,还要做到尽心尽职、耐心投入,开展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使班级工作进行的多姿多彩,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的教育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还在学生进校前,先熟悉他们的档案,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可以深入教室或宿舍,有目的地去接触、了解各类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生理状况的发展变化规律,熟悉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有利于及时地、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
  (二)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
  目前,我们要努力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向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转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建立会学习、会思考、会生活、会做人、会教人等良好习惯。具体做法:一方面,要正面疏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端正思想,转变学习风气。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温和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学习过硬的知识和本领报效国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局限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踏实进取,转变学习风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增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控制感,而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二者对于提高个体社会适应性均有帮助。所以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兼顾文化课教学,是一种很好地提高个体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灵活的教学形式,选择实用、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尽量避免“死读书本”对人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消极影响。此外,要加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它是高校面向社会的“接口”,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术向能力转化。校外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等要注重其多层次的就业教育,提高学生择业的“实战”竞争力,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兴,朱百顺,蔡犁等.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J]. 体育学刊,2004(4).
  [2]王兴,朱百顺,蔡犁等.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新思路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周明,陈敏. 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人文系)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正确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变革的方向和力度.当前,我国正处
期刊
潮州市区域英语的教学主张“用情英语,养在平素”是在综合该区域学科素养、学科特点、区域教学特点、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核心词是“情” “用” “养”,关键词
期刊
2018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人事安排调动,学校让我担任某班班主任.交接时,上一任班主任告诉我,班上有一特殊学生小A,由于身体先天性残障,她的听觉系统十分孱弱,即使配
期刊
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对大学生消费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消费不合理问题出现.为此,本文将论述大学生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围绕2021年教育工作重点,提出了许多意见.其中,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的作业管理
期刊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路桥工程施工为一项关键的内容,其的项目造价成本控制为反映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指标,所以对于此情况,在施工期间务必要重视控制造价成本.
每当听到学生的一句感谢或问候,梁文杰总是感觉心里暖暖的.在偏远的乡村学校,他携手助学机构资助了近百名贫困生.rn耕耘乡村教育事业8年,梁文杰从一个非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