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體技术的优势还不仅仅如此,还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应用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应用
  中国分类号:G623.5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教师都着眼于其本身的生动形象性,停留在加快课堂教学进度,扩大学生视野和课堂容量方面。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还不仅仅如此,还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应用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对于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正面影响,无疑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起。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这些思维特征正好是小学生所缺乏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将数学知识的学科特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在两者间寻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只小花猫在冬天寒冷的街道上不断地颤抖。教师旁白:在这么寒冷的冬天,小花猫需要一座温暖的小屋。用多媒体出示一座漂亮的小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小屋中的各种图形,并用电脑勾画出各种图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图形进行分类。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自己对图形的观察和分类,轻而易举地认识了三角形。
  二、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新颖
  一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是依据教材例题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最后进行拓展性练习。在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这种授课模式的周而复始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是一种阻碍,不能给学生以创新的榜样。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参与进来之后,我们对于导语的设计,对于课堂环境的创造,还有教学模式的选择,乃至课堂练习的题目与容量制定就具备了更大的弹性,增加了多种选择,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笔者在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就撇开教材中的事例,选取学生津津乐道的动画片及他们课下所热衷的游戏活动等展开统计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轻松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特征之所以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感受为主,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抽象复杂的现象与情况不能有精准的把握。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譬如在讲“除法的意义”这一章节的知识时,笔者就制作了一个Flash动画,展示学生喜欢的慢羊羊村长的形象。桌上摆放着6捆青草,慢羊羊村长要把它们平均分给美羊羊、懒羊羊、喜羊羊,只见慢羊羊先一只羊发了一捆,然后又一只羊发了一捆。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授,这就是除法,要把6捆青草分给3只小羊,保证它们手里的数量保持一致,这就是除法。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学生清晰地理解了除法的含义,而且延长了他们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四、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广阔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在于给学生打开一扇了望世界的窗户,但要真正欣赏到自然的美景,还需要学生自己睁开眼睛,用心灵去体验。数学教学自然亦是如此,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一个开头,还需要学生用心灵感悟整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譬如在讲授《圆的周长》一课时,对于教材中的圆周率的推导过程,很多教师都觉得单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很难讲解清楚,于是就采取了忽略不讲的做法,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对于数学领域深邃奥秘的魅力的好奇心,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图形演示,先出示圆,再依次出示圆内接正六边形、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圆内接正四十八边形、圆内接正九十六边形……正六边形的周长正好是圆直径的3倍,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3.105828倍,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3.1320628倍……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给学生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五、多媒体,对它的使用要更科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设备,它的使用也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但一旦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交往能力等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能达到多元的要求,所以必须慎重选择,科学利用。另一方面,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学目标是学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对此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划划、标标,再让学生说说、练练就能很好地达到目标,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总而言之,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在表现力、重视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在日益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无疑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明媚的春光。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多媒体教学体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育人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振海.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1,(19):56-57.
  [2]杨琦.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创新博览,2012,(01):39-40.
其他文献
关键词:农村 隔代教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7  所谓隔代教育,就是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广袤的乡村尤其突出。近年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批青年农民不甘于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田,纷纷外出务工创业。有
摘要:《供用电系统》是高职高专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供用电系统》有畏难情绪,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开发了该课件。该课件开发结合项目实例,紧跟现代化课程联系密切的技术进行多媒体课件建设,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工具,阐明了研究内容,说明了研究成果,利用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新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该课件开发及应用,构建教与学的交互式平台,为实
摘要: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学设计对初中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旨
摘要: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和新课改都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是德育的载体.是针对学生在信息时代凸显的道德弱化行为提出的。人格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应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性、隐蔽性、诱惑性,往往会误导学生走向歧途,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格教育;初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如何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掌握基本的英语技巧,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以此增加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因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关键词:英语世界;核心理念;“三多”原则;实践活动  中图
[摘要]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父母教育方式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方面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因此,本文在阐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同伴关系”的定义基础上,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促进幼儿同伴关系良好形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教育对策  中国分类号:G4  [作者简介]杨君(1985.04
摘要 中职学校中的汉语口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口语,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我国中职学校汉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可知其起点较低,发展较慢,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汉语口语教学水平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为其在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  中国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