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目标问题的分析与探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20070601Z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体育教学目标,它对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及体育教学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针对体育教学目标这一课题加以分析与探究,以便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与借鉴。
  体育教学目标概念简述
  体育教学目标指在特定的时间及范畴中,师生在共同努力合作下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终点,同时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开展途径。在过去数年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目标已越来越多的被提起。而在此之前,我们提到的都是教学任务这一名词,到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任务是接受指派所要完成的事项,教学任务是确保教学目标得到实现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因此,将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就是总的体育教学目标,如果想要实现该目标就要完成相对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比教学任务更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设计体育教学目标要适度
  体育教学准则和教学工作的实施方向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正是对教育政策号召的有力贯彻与回应,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都占据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设定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体育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准则,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向。
  体育教学自身功能及特征 在学校之所以设置体育课,主要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必须要重点突出体育教学自身功能及其性质特征。不只这样,体育教学所具有的价值还不只存在于其性质上,应该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给予全面体现。
  学生身心发育的特征及需求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及生理有显著的特征。体育教学所针对的目标是学生,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确保所设定的目标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实环境及可能的因素 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教学环境是教学目标最终得以达成的关键性因素。各个学校在教学环境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要想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就应该在设定的时候充分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确保所设定目标与学校实际发展相适应。
  目标制定过程中的要求
  从实际角度,体现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 体育教学目标设定后,必须要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将教学实际需求作为切入点,准确的把握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仅如此,体育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出阶段稳定性特征,不可以经常变动,因此在设定的过程中要从长远的角度加以考虑,同时与学校的办学方向相适宜,充分展示出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作用。
  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出一定的整体性 体育教学目标属于各个层次明朗、结构严谨、排列有序的一个系统。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教学目标也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各个层级的体育目标虽不同,但是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因此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考量到各个层级的连接,把每一层级的教学目标看成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清晰明朗 在设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时候,确保各个阶段与各个年龄段所需要实现的教学任务都能够清楚的体现出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加便利的实施,就应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量化。通过切实的量化标准去衡量体育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凸显出体育教学层次性,同时可以及时的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更好的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弥补。
  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功能 在实践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会被各方面原因所影响,这些原因是不定性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弹性,这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加以整顿与改进。
  设定教学目标的实际意义
  充分体现出体育这门课程的功能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要真正体现这门课程的作用,就一定要设定科学适宜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设定为提升学生体质,那么就能有指向性的确保体育健身这项功能的较好体现。
  确保教学整体目的得到完成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设定科学适宜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比如说,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应该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为目标,如果是设定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相关指标,就十分不合理,那么体育教学目的也就无从保证。
  环环相扣,达成最终教学目标 规划设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便能够将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归纳整合成整体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明确体育教学任务的方向 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着具体体育教学任务。目标是方向,但方向没有具体的行为,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体育教学任务要以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任务才能够切实可行。
  指引、激励教师的教学 教学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愿望和教学的方向,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他的教学、教法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从而形成合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有标准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就看达成教学目标程度的高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福安学校)
其他文献
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关键。对于枯燥的化学课来说,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寻找突破,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法需服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笔者认为要把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道路的通畅密不可分。中国正在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道路养护和管理措施,以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科学的维修加固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确
关键词解读  2014年2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19个大城市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再向择校乱象亮剑。  北京市教委随即向社会宣布,2014年小升初政策将调整,进一步扩大和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施行“九年一贯”办学体制以后,学生小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初中就读,不用择校,选拔、推优等环节也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的深度改革,核心素养被纳入了教学大纲中,成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从义务教育的起点——小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讨论,并阐明小学数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包含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者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将这项标准执行于教学中
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强调德育,更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诚然,井然有序的校园更能体现和谐美。教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更利于学生成长为教师们眼中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中学生。因而,教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上课自习的纪律,还要关注教室卫生,而且连学生们整队做广播操,去食堂时的队列,校服及仪容仪表的检查等,也丝毫不放松。期望是美好的,但事实会出乎意料。  统一标准下的“听话”后果  记得四年前,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带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电影不但有很好的文学价值,还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如果把看电影这个很有价值的事情与写作结合起来,可能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艺术与作文  可以这样说,电影是跟语文联系最紧密的而且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曲折的故事情节,精彩的画面,经典的人物对白,演员的肖像刻画,惟妙惟肖的表演。如果能将电影的画面转
目的:探讨交替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7月本院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