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 和谐发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利用“大拇指”和“掌声”的魅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一些有效的惩罚又有何妨?“ 惩罚”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惩罚”也不等同于“暴力”。以下几种“惩罚”方式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一是无价值惩罚。比如罚抄写生字100遍,罚站X分钟,蹲马步等等。这样的纯机械性、体力性惩罚除了可以使孩子的手脚暂时感到疲劳、酸痛,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意义。
  二是精神惩罚。采取长时间不跟孩子讲话、动员其他孩子一起孤立犯错误的孩子、采取羞辱、恐吓等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方式方法……这种精神的惩罚有时比棍棒教育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伤及孩子身体,却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此以往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孤僻、抑郁、自卑、狭隘、仇恨等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伤害师生之间正常感情。
  三是粗暴体罚。教育者采取打骂等暴力手段惩罚被教育者,比如,用针刺,抽嘴巴,打手,罚跪……这已经不是惩罚,而是伤害,甚至是犯罪了。最近以来连续发生的因粗暴体罚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
  四是只罚不奖,为罚而罚。“惩罚”只是在被动状态下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而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好。所以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也就是说,“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罚不奖,为罚而罚。
  其实,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惩罚的地方很多,如篮球比赛中的违例或犯规,判对方发界外球或罚球;在游戏中,对“违规行为”或“结果失败”的,规定只当“观众”而不当“演员”等等,都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不一定就是非要强制学生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才叫惩罚,只要能起到认识错误、“惩前毖后”的作用就行。
  运用惩罚要以关爱为前提。失去以“爱”为基础的“罚”,不但效果会适得其反,还容易出现局面僵化、情绪对立,甚至会踏进“体罚”的禁区。“师爱具有明显的教育性,这是一种慈与严相结合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另外,光有爱心还不够,把握好分寸是关键。惩罚更应该讲究“度”,“点到为止”。不能因为“过度”而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破坏师生间的情感。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也必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在运用惩罚手段时,特别贯注“爱”,关注“度”和“异”。“异”是指个性差异性。也就是说,惩罚的内容、形式、方法或手段因不同的学生而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那么,对孩子如何惩罚,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教育全体学生,这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与教育技巧。惩罚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惩罚必须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对自己一切的认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总和。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必须清晰地认识,能给予自我判断和评价,认识错误造成的影响而产生自责、内疚及家长和老师必要批评与惩罚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
  澳大利亚有几个少年放火把森林烧了,烧死烧伤很多人和动物。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是,让他们挨家挨户去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其家庭,这就是对孩子非常负责的做法。他们去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终身难忘。这种惩罚的方式是人性的,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2、惩罚必须适当、适度、适量。
  所谓“适当”即不能用体罚、精神惩罚的办法:“适度”即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适量”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错误性质的状况而采取惩罚量的大小。如何把握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技巧和艺术,我们必须很好地掌握。
  3、惩罚必须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自尊心是人的一个心理品质,孩子希望人们尊重自己的荣誉、人格,不被歧视和侮辱,这是自爱心的表现。一个人有自尊心就有助于今后克服困难,完成各种任务,能得到自己、学校和父母的期望。如果惩罚有损于孩子的自尊,这样会产生自卑、羞耻感,严重的会患有心理障碍,会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惩罚必须指明改正方向。
  孩子有了错误,家长与老师要讲清错误的性质,分析错误的原因,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几年前,复旦大学率先做出“谁作弊、谁退学”的严厉校规。据悉27名学生被勒令退学,但是学校并没有一退了之,而是继续给予犯错误学生出路,拟出六条措施,如保留图书证,定期与家长联系,学生定期汇报思想,若两年内表现良好,重新考虑复学,使退学的大多数学生又能回到复旦校园。
  5、惩罚必须获得孩子的信服。
  家长与老师能让孩子信任,使孩子了解惩罚是为了得到教育,接受教训,获得力量。信任是充满人类的理性,放射人格光辉,是一种无形精神支柱。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惩罚在孩子中取得信任,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再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和挫折,此时家长和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孩子们能神奇地克服困难,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3]《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只有月亮,没有星星。每逢夜晚,月亮总是孤单地挂在天上。就这样,过了一万六千八百年,月亮终于忍耐不住了,就向玉皇大帝诉苦。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就往天上放了5000多颗小星星。  月亮见来了许多新伙伴,欣喜若狂,高兴极了。它一会儿摸摸星星的头,一会向星星打招呼。可是,只有两颗星星愿意理会月亮。月亮就给它们分别取名“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星相隔很远,但是每天都能看见他们三
期刊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思想素质的轨道,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各科教学是主渠道,而课堂教学则是主阵地。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把握好这主渠道,利用好这主阵地,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科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以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学生更高尚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人道德观的建立,开始于家庭和学校。然而,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主要表现在:  1、教育目标的不和谐:学校和家庭都是以促进少年儿童发展为总目标的,由此应该说是具有和谐性的,但在对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上,学校和家庭又存在着不和谐。学校开展各种少先队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从家庭教育实际看,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怀有较高的期望,把孩子的学习问题放在第一位,偏重
期刊
摘 要:“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精讲点拨”,教师如何把握好“讲”的度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何时讲…。我个人认为:教师的“讲”要根据学生的“求”; 教师要给学生适宜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明白“讲”的目的、作用、时机。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三案六环节精讲点拨  连云港市实施 “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模式已近一
期刊
[背景]  对待学困生,最可怕的是“把人看扁”。即常说的“一好应百好,一错应百错”。教师应从学困生的一些极端的表现中看到学困生期待的信任和尊重、关怀和温暖。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要戴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倍加珍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实例]  难得的一个星期天,我正美滋滋地睡着懒觉。突然,一阵烦躁的电话铃
期刊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习兴趣,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上,除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小学生入学时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帮他们在纸上描画美丽的图景。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不说我们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心疼父母、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等良好品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学生作业订正质量不高,影响了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学生的作业订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作业订正质量,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科学教学实际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科学教学;作业订正质量;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其实学生订正作业、教师二次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再续,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加固和补充。目前作业
期刊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但纵观当前不少课堂,教师评价学生时表扬声一浪高过一浪,似乎给予学生的表扬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课堂教学评价,怎一个”好”字了得?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在实践中是不是被演绎得“过了度”“走了形”?评价真正达到了它的自身价值吗?为此,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健康心理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到,班主任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才会使班级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谈到:“教师的世界,他的品德,他的生活态  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在提高自身素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