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舌下黏膜涂抹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康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f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舌下黏膜涂抹亲生母亲初乳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消化功能、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VLBWI 96例,选取其中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出生的48例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出生的48例为观察组.观察组舌下黏膜涂抹亲生母亲初乳连续7 d,对照组舌下黏膜涂抹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出生第7天免疫球蛋白(Ig)及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2组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完全不潴留时间、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转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舌下黏膜涂抹初乳对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出生7 d时,观察组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5±0.3)次比(3.2±0.4)次、(4.4±0.5)ml比(10.6±1.2)ml],完全不潴留时间及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14.2±1.0)d比(26.7±2.8)d、(19±3)d比(30±5)d](均P<0.001).出生7 d时,观察组IgA、CD4+水平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败血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等变量后,舌下黏膜涂抹初乳是VLBWI发生临床败血症(比值比=0.53,95%置信区间:0.32~0.67,P<0.001)、院内感染(比值比=0.76,95%置信区间:0.55~0.87,P=0.023)的抑制因素.结论 舌下黏膜涂抹初乳可通过减少VLBWI胃潴留,加快肠内营养进程来提高消化系统功能,通过提高血清IgA、CD4+T淋巴细胞水平,来增强免疫力,进而降低院内感染、临床败血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基于本实验室长期对极端嗜盐放线菌的研究和关注并有着丰富的菌种资源优势,本论文以新疆盐湖高盐环境下分离到的嗜盐放线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嗜盐放线菌通过平板初筛、液体复筛
ESD(静电放电)是影响集成电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存在于生产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已经成为开发新一代工艺技术的难点。ESD防护设计和工艺条件密切相关。只有对ESD损伤失效物理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采用传统的缩小晶体管尺寸的方法来提高晶体管性能越来越受到成本和技术的限制。寻找新材料,新衬底,新器件结构成为进一步提高晶体管性能的首选。应
本论文由四章组成。前三章分别论述了一种南五味子属(Kadsura)药用植物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和两种五味子属(Schisandra)药用植物滇藏五味子(Schisandra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 ~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步入爆炸式增长阶段,地球陆地上的资源不断递减,而海洋占据着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储藏了巨大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各国社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儿血清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
背景:胃癌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学药物治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化疗过程中
2013年3月26日,“大道自然——梁如洁中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此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成立6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画展于3月31日圆满结束。展览展
磁电材料是一种集多种磁性能于一体的材料,不仅具有铁电、铁磁等铁性能,而且这些铁性能通过相互间的耦合,产生新的性能。比如铁电与铁磁间通过有序参量的耦合作用产生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