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磷肥水稻土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差异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动态变化与差异,揭示其变化特征与土壤磷素供应的关系.[方法]以长期试验小区为平台,设置对照(CK)、氮钾肥(NK)、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等4个不同施肥处理,在水稻的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完熟期分别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不施磷肥处理(CK、NK)相比,施磷肥处理(NP、NPK)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达88%-118%和337%-903%.不同施肥处理对微生物量磷具有显著影响,除分蘖期外,施磷肥处理(NP、NPK)微生物量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磷肥处理(CK、NK),提高了103%-250%;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灌浆期达到最高.酸性磷酸酶活性以NK处理灌浆期最高,比CK高38%;同时,该处理微生物量磷的周转率最大,每个生育期内可循环1.31次.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显著正相关.[结论]微生物量磷随不同施肥处理和水稻生育时期变化规律明显,与土壤磷有效性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可以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种子产业化和发展现代种业,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分析中国玉米品种保护信息,掌握中国植物新品种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在广州市郊的河南、宝崗、喃嘸庄、石牌、棠下和高要县的祿步以及海南島等地均有栽培。茲介紹广州附近的栽培方法如下: (一)选地:广
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介导不同靶细胞增殖、分化、坏死及凋亡,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和病理生理作用,它在体内以跨膜型(Tr
【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明确免耕条件下的科学施肥方法,为提升土壤生物学活性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西运城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免耕(NT)和免耕增施有机肥(NTM)两个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测定与碳转化相关土壤酶的活性(β葡萄糖苷酶、β木聚糖酶、纤维二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