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师关于“口语交际”教学如何实施、如何渗透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从小抓起,而且要终身训练。作为人类交流中最最重要的信息传达方式——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路该怎样走呢?
一、在情境想象中学习语言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教学一年级“听故事讲故事”,这是一次复述性的看、听、说的综合训练。学生必须要眼、耳、脑并用。眼要看清画面,耳要听清老师的讲述,脑要想象故事的情境,记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节,再组织语言练说故事。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发挥学生主动性,利用情境进行想象,选择优美的语句表达意思。
二、玩玩,说说
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发现,任何教学活动只要是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那么学生就乐学、愿意学习,口语交际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经常性的让学生在“玩”中发展语言,进行交流活动。
1.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口语交际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口语交际是当前适应素质发展的需要。试想,只要是解决问题,就得讨论,就得充分的说,我就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口语教学,收效甚佳。“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让学生带着对四幅图的正误的判断,继而展开讨论,并说说应该怎样做?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口语交际,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玩、去想、去说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用解决问题的思想指导学生敢说、会说,使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2.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个现实的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反思,并用语言反映出来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真正体现玩中说、说中悟、悟中学。
3.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发展交流活动
我们说在玩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但我认为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只有学生参与了“玩”的过程,他才会真正意义上的“说”,才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三、关注生活,关注交际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原始积累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绝大多数都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口语交际源于实践,又寓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汲取“营養”,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如此。如“介绍”类的话题: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老师、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介绍我的一张照片、介绍我国的一座城市、介绍我们的国家、介绍一处名胜古迹、介绍一种植物、介绍一种动物等等,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交际话题,便于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从而有进行交流的内容,可以说,也只有在参与生活后才能有更多说的。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的关注生活,只有处处留心,做有心人,我们的交际也才会不断的发展,成为有价值的与人交际活动,从而为提高公民素质奠定基础。
四、借助形体语言,说悟互动
口语交际中,有时会遇到较难理解的图画、问题等,这时不妨让学生根据图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动作,促进学生的理解,从形体中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这时自然就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进行口语交际了。简言之,由于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用形体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在边演边悟,边悟边说的双相互动中,感受口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要重在交际、重在实践、重在参与;要有“入”,有“出”,即“入”是要进入教材,与之贴近、交融,“出”是走出课本,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挖掘、想象、交流;要“引”“放”结合;要“同”求“异”;要多采用民主激励原则,多发挥合作交流的优势;要勤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一、在情境想象中学习语言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教学一年级“听故事讲故事”,这是一次复述性的看、听、说的综合训练。学生必须要眼、耳、脑并用。眼要看清画面,耳要听清老师的讲述,脑要想象故事的情境,记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节,再组织语言练说故事。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发挥学生主动性,利用情境进行想象,选择优美的语句表达意思。
二、玩玩,说说
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发现,任何教学活动只要是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那么学生就乐学、愿意学习,口语交际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经常性的让学生在“玩”中发展语言,进行交流活动。
1.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口语交际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口语交际是当前适应素质发展的需要。试想,只要是解决问题,就得讨论,就得充分的说,我就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口语教学,收效甚佳。“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让学生带着对四幅图的正误的判断,继而展开讨论,并说说应该怎样做?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口语交际,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玩、去想、去说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用解决问题的思想指导学生敢说、会说,使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2.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个现实的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反思,并用语言反映出来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真正体现玩中说、说中悟、悟中学。
3.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发展交流活动
我们说在玩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但我认为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只有学生参与了“玩”的过程,他才会真正意义上的“说”,才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三、关注生活,关注交际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原始积累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绝大多数都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口语交际源于实践,又寓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汲取“营養”,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如此。如“介绍”类的话题: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老师、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介绍我的一张照片、介绍我国的一座城市、介绍我们的国家、介绍一处名胜古迹、介绍一种植物、介绍一种动物等等,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交际话题,便于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从而有进行交流的内容,可以说,也只有在参与生活后才能有更多说的。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的关注生活,只有处处留心,做有心人,我们的交际也才会不断的发展,成为有价值的与人交际活动,从而为提高公民素质奠定基础。
四、借助形体语言,说悟互动
口语交际中,有时会遇到较难理解的图画、问题等,这时不妨让学生根据图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动作,促进学生的理解,从形体中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这时自然就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进行口语交际了。简言之,由于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用形体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在边演边悟,边悟边说的双相互动中,感受口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要重在交际、重在实践、重在参与;要有“入”,有“出”,即“入”是要进入教材,与之贴近、交融,“出”是走出课本,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挖掘、想象、交流;要“引”“放”结合;要“同”求“异”;要多采用民主激励原则,多发挥合作交流的优势;要勤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