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献伦:静水深流蕴真情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献伦先生是享誉东莞凤岗的爱心企业家,他为人脚踏实地、勤奋智慧,富有经商头脑。年青时赴港发展,在货柜车修理、货柜运输业内做得如鱼得水,在赚得第一桶金后,于80年代反哺家乡,将各种先进的工程机械引入家乡,为优化家乡投资环境推山修路,为解决民生问题修建自来水厂,处处将家乡利益摆在首位,有着“在外赚得十元钱,要拿回八元回报家乡”的付出精神。目前,他在其所经营的蓄水量高达十万吨的东莞凤岗雁田自来水厂,传递着深深的乡情,亦为雁田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保障做出了贡献!
  背井离乡为谋生
  聪明勤奋能致富
  邓献伦先生出生于东莞雁田的一个商贩家庭。他的家庭因社会变迁等原因,几经波折。据介绍:“父母早年在香港谋生,后返回家乡做生意,家产因解放之时全数由国家收回分配给农民。为养活家人,父亲前往印尼,不幸碰上印尼排华事件,遂将父亲用于运输的船只炸毁了。幸亏父亲当时参加了香港的一个工会,获得一些赔偿以供家庭继续生活。”在高中毕业后,邓献伦先生被分配到凤岗当地海关农场工作,后转至小型粮食加工厂里开拖拉机、推土机,从而学得一身驾驶和修理绝活。
  70年代,邓献伦先生已是一名20多岁的青年,为帮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他奔赴香港谋生。到达香港后,在姐姐、姐夫的帮助下,在香港的货柜码头找到了开货柜车的工作。当时在香港同样一份工作,香港本地人拿一千多元的工资,而内地人则只能领到数百元。“那时第一个月的工资有800元。”相对其他刚过去的内地打工者来说,这已是十分不错的待遇了。由于邓献伦先生做事沉稳,凭着一流的驾驶技术,在工作中极少出差错,且积极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获得了上司赏识,三个月后,其薪水已加到1200元,半年后,其薪水与香港本地人持平,一年后,顺利做到管理层。如此案例,在行业内极其少见,由此可见邓献伦先生的优异表现,以及努力程度,“年轻人,是不怕吃苦的。”
  1981年,邓献伦先生的薪水已达至3000多元,然而在那以前,他早已有了自己的副业——货柜车修理。由于邓献伦先生认识了业内许多货柜车老板,其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认可,在得知他高超的货柜车修理技术后,纷纷找他帮忙。
  邓先生回忆说,那时香港的货柜运输业十分发达,每天都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车一坏即每天损失不少,因此货柜车修理的工作也极为抢手。因此在下班后,邓献伦先生以精湛的修理技术,在夜间打着自己的第二份工,为在短时间内修理好货柜车,“我常常在看一眼车之后便知该如何修理,在白天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下,将修理中所需要的零件一一配齐,晚上即能更快速地完成工作。”邓献伦先生这一短、平、快、好的修理方式,为货柜车主赢得了更多的运营时间,受到客户欢迎,使他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名气,“一方面,货柜车的价钱很高,且货柜车主为争取时间而不计较修理费;另一方面,我又能拿到相对便宜的零配件,因此每大修一辆货柜车,赚取一万元钱,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随着货柜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世界运输业的主流。香港凭着拥有吨位大、服务一流的货柜码头等优势,在70、8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海运中心之一。1982年,邓献伦先生开设了货柜车车行、货柜车修理厂,1984年又开设了货柜运输公司,集卖车、修车、货运为一体,“在高峰期间,运输公司共有六十多套车,负责跑内地的有三十多套,香港本地也有三十多套。”顺应货柜业的发展,邓献伦先生在马不停蹄的工作之下,将事业亦推向一个高峰。
  看轻得失馈乡梓
  自来水流递真情
  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进邓献伦先生的家乡——东莞凤岗雁田。饮水思源,邓献伦先生回到家乡,凭着“在外赚得十元钱,要拿回八元钱回报家乡”的出发点,做了大量有利家乡经济发展之事。
  1986年,邓献伦先生在家乡建立了第一栋厂房,租给其他港商。那时家乡还沒有挖土机、泥头车之类的工程机械,他就从香港引进各种先进的工程机械,助家乡搞各项利民工程,为优化家乡投资环境推山修路。在便利投资条件的吸引下,大批港商相中了雁田这块宝地。
  而港商的大量进驻,使原拥有三千多人口的雁田村陷入用水困难。1988年的一天,雁田村干部找到邓献伦先生,请求他投资建造自来水厂。“在我离开家乡之前,整个村的财政纯收入不到1万,即使到那时拿出10万元钱也很困难。”于是,他二话沒说,一口答应。
  说干即干,邓献伦先生找来设计公司,按照未来数十年后全村五万人用水量设计了五千吨的水厂,整个投资费用高达1000万元。不过那时国家规定外资不得经营自来水厂,因此由村干部为法人代表,邓献伦先生出资经营的自来水厂即建立起来了,开创了业界先河。冒着种种风险,“这里是我的家,亏了也不怕,反正都是亏给自己的家乡。”纯粹从感情上投资,邓献伦先生将个人得失看得很淡,更沒做任何商业分析,一股热情即扎进了自来水厂的建造当中。
  1989年,一个五千吨蓄水量的自水来厂——东莞凤岗雁田自来水厂完工,然而水厂刚建成,由于“六四风波”,使得许多香港商人撤资回港,邓献伦先生就苦撑着水厂,“等我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当算是送给政府。”他的泰然处之,在半年之后终见光明。1990年,港商又陆续返回内地经商,经济重燃热情,使得水厂刚开业一年,用水量就不够。于是,邓献伦先生立马调整策略,被逼拆掉第一期水厂,兴建第二期水厂,将蓄水量升至三万多吨。“刚开始还好,但发展至1992年时,水厂的用水量又不够了。那时雁田从最初的三千人口呈直线式激增,最高峰时达十五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小型企业最高峰达到370多家。”为缓解用水紧张,邓献伦先生另再投资一个蓄水量高达六万多吨的水厂,加上第二期水厂的三万多吨水量,每日可提供十万吨的用水量,确保雁田的工业和居民用水无忧。为确保用水安全,邓献伦先生一律从香港引进各种相关先进设备,将多道工艺流程安全化,使同一水源,其出厂水质优于其他水厂。为此,通过四通八达的自来水输水管,从东莞凤岗雁田自来水厂输送的汩汩清流,带着邓献伦先生对家乡的深情与祝福,送至千家万户……   一个水厂的用水量大小,如同一幅经济走势图,“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大量‘三来一补’的工厂倒闭,使用水量下降至每日三至四万吨,不过以后雁田的工厂增加,十万吨蓄水量仍将不够。”对雁田的未来发展,邓献伦先生的水厂虽现处蜇伏期,但仍信心满满。
  心怀澹然之心,让利于民,邓献伦先生在自来水行业做得轻车熟路,在国家开放外资投资自来水之际,被邀请到天津投资自来水厂,于2001年开始第一次以外资身份进入内地自来水市场,现在河南也开设有河南省方城东山自来水厂。
  为人诚恳又踏实
  帮助员工多解忧
  与邓献伦先生结识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与大方。他待人接物慷慨有度,与朋友们既能亦师亦友,又能同甘共苦,因此赢得了好人缘。年轻时的他广交朋友,生性豪爽。这一点从他如何建设家乡即可看出一二。
  对待员工,邓献伦先生毫不怠慢,总能仗义疏财。目前,东莞凤岗雁田自来水厂的员工拥有40多人,工资依照工作表现、态度而定,甚至包括道德亦算是工资的成份之内,此外还享受基本加班费、法定假期、年假、年终奖等多种福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献伦先生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住房,每位员工不管结婚与否,都可享受两室一厅的居住条件。早在90年代,他就曾与数位技术工人签订用工合同:若服务本公司满二十年,就送一套八十平方的新房。“一个年青人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最担忧的就是家庭,因此提供他们住房,将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尽心尽力地为我工作,这对公司也是一个好处。”
  此外,邓献伦先生也是香港东莞凤岗同乡会常务会长,他表示将凝聚更大力量回家乡做公益事业,支持家乡建设。同时也为在香港的凤岗同乡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平台,从而谋求合作共赢。
  邓献伦先生,这样一名富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凤岗雁田是我的家,我对她有着无限的眷念,三十多年前到达香港的那一刻起,我一直以为永远不能再回来了。现在我回来了,投资在这里,即使亏了也无所谓,就当是回报自己的家乡。”抱以回馈的精神,邓献伦先生经过浮沉,看过烟云,仍能谈笑风生,这种大气坦荡的胸怀,非一般企业家能及,只能说:他对家乡那片热土,爱得深沉!在未来,他仍将以男人特有的爱,静水深流似地回报家乡……
  【人物简介】
  邓献伦先生,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雁田自来水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永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德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方城东山自来水厂董事长、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常务会董、东莞市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香港东莞凤岗同乡会常务会长。
其他文献
“莞商”,即指东莞商帮,泛指世界各地所有东莞籍商人及在莞邑大地上创业的商人。莞商是当代粤商中崛起最快、活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低调、务实与谦虚是东莞商人的标志。如果说中原文化蕴育了“晋商”,江南文化蕴育了“徽商”,那麽“岭南文化” 就蕴育了“莞商”。  在时间中的沉淀中,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莞商呈现出独特的莞商精神:  敢作敢为  东莞人很务实,务实精神最让人感动,这是外界对东莞人的一致评价。殊
期刊
【人物简介】  李一平先生,原籍广东罗定,香港一平地产公司经理,一定置业有限公司创办人。曾担任香港李氏宗亲会会长,同时担任侨港罗定同乡会永远会长等职务。他在豁达澹泊中坚守人生,以善心凝聚品格,受到称讚。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事业之道上,李一平先生从低做起,勤力拼搏。以白手立业後,他兢兢业业,稳健前行,任凭市场风吹雨打,始终岿然不动。事业之外,他选择回馈社会,服务社群,敦亲睦邻,情繫
期刊
【本刊讯】9月8日,光耀地产低奢旅游度假产品全球候鸟度假地“有态度的院子”名人定制庭院沙龙特邀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著名香港室内设计师陈德坚做客,畅聊有态度的庭院生活。  当天,一场主题为“胡一虎首度跨界庭院设计,全球飞行沙龙之虎望天下,寻找中华记忆”的谈话,在惠州全球候鸟度假地别墅会所户外草坪上拉开了序幕,吸引近200名业主与凖业主、业内各界人士于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真正的庭
期刊
白春礼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9月18日上午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选举中,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将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近30年来首位中国籍科学家担任院长。  据报道,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同时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他同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
期刊
【本刊讯】9月12日,香港紫荆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杨荣华先生生日PARTY于新光中心三楼富临皇宫酒家举行。香港各界共200多名人士出席此次宴会。席间,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抽奖互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喜气洋洋。来宾共同祝愿杨荣华先生生日快乐,并对杨荣华先生多年来热心弘扬中华声乐和演艺事业,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汪建华 邓丽云)
期刊
陈昌裕先生简介  福建省泉州人氏,曾就读于厦门鹭湖美术学校,后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杨夏林、孔继昭、潘天寿、陆俨少等著名画家。1977年移居香港,从事设计制作,现任彩裕广告设计制作公司董事长、香港红荔书画会主席、中国与海外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家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等职。  陈昌裕擅长工笔仕女图,书中人物、虫鱼、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形
期刊
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为中华之传统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不断传承、创新与发展。这些文化经典及优秀的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根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也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  —— 编者按  忠之意  忠,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
期刊
古人云,为善最乐。善言善行。为善,是日复一日的平常,是危难之下的最美,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十年来,发生在中国民众身边的那一桩桩、一件件感动人们的活生生的事例,让社会大众看到了品质的光辉,见证了道德的能量。从小事践行真爱,其实感天动地,令人崇敬。  小善成就大爱 大义触动心灵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儿女用行动诠释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灾难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2
期刊
【人物简介】  吴柱邦先生,大邦发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且任澳门顺德联谊总会永远主席、中国澳门元老网球会创会会长、澳门顺德龙江同乡联谊会创会会长、澳门桥牌协会会长、忠灵体育会会长、港澳联乐体育会永远会长、澳门粤协之友联谊会副理事长、《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理事、澳门厂商会监事、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理事、佛山市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广东南雄珠
期刊
December24,1897  亲爱的约翰:  聪明人说的话总能让我记得很牢。有位聪明人说得好,“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这位聪明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  我一直相信,机会是靠机会得来的。再好的构想都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但如果确实执行并且继续发展,都会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好得多,因为前者会贯彻始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