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容易混淆的问题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知识点容易混淆,给学生学好生物带来很大困难,而这些知识点又是考试时常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的对比分析研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异同。平时注意多加强调,考试时才不会过多失分。
  
  一、“芽”“芽体”及出芽生殖
  
  芽的概念: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邹体,以后发展为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为花序或花的芽称为花芽。
  酵母菌、水媳的出芽生殖中的“芽体”不同于植物体上所说的芽,属低等生物的生殖体。此类低等生物的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马铃薯能进行无性生殖(块茎的营养生殖), 因此,进行营养生殖时,马铃薯的营养器官一块茎的芽眼处长出“芽体”,将发育成为新个体的马铃薯。而常说的稻种发芽长成植株,则是利用种子的有性生殖。
  
  二、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是只让溶剂分子透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透过的薄膜(如膀胱、玻璃纸、肠衣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气体、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细胞生命活动不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选择透过性膜的关键是具有选择性,其结构基础是其上面具有各种载体。由于不同的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细胞膜对物质透过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成为全透性膜。例如细胞膜、液胞膜和原生質层都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三、影响鱼类的洄游,“候鸟”的迁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鱼类的洄游原因有三:一为生殖洄游(繁殖后代),二为索饵洄游(寻觅食物),三为越冬洄游(受温度影响)。
  (一)生殖洄游:鱼类在性成熟时,由于遗传上和生理变化上的原因,成群地离开原地,寻找适宜于产卵和仔鱼生活的场所,特点是定期、聚成大群的,沿一定路线,作急速运动。有的种类从深海向浅海游,如大、小黄鱼;有的种类从海洋向江河洄游如鲥鱼、大麻哈鱼;有的从江河向海洋洄游,如鳗鲡等。
  (二)索饵洄游:鱼类为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称作索饵洄游。
  (三)越冬洄游:当秋季气温下降影响水温时,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这种洄游叫作越冬洄游。鱼类进人越冬区后,即潜至水底或埋身淤泥内,体表被一层粘液,暂时停止进食,很少活动,降低新陈代谢,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影响“候鸟”的迁徙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日照周期,不是生活中认为的温度。因光照周期的变化发生在温度变化之前,且比较稳定。
  
  四、血液、血浆和血清的区别,血液包括血浆,血液是有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组成
  
  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他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五、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所需要的能源、碳源的不同,可将细菌的营养类型分为以下四大类。光能自养细菌:这类细菌是利用光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利用C02 作为碳源,以无机物作为供氢体以还原C02合成细胞的有机物,例如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等,它们细胞内都含有光合色素,它们完全可以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细菌的光合作用与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似,所不同的是高等绿色植物以水作为C02的还原剂,同时放出氧;而光合细菌则是从H2S、Na2S2O3等无机硫化物中得到氢还原C02 ,并析出硫。
  光能异养细菌
  这类细菌利用光作为能源,利用有机物作为供氢体还原C02 合成细胞有机物。如红螺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并积累丙酮。
  化能自养细菌
  这类细菌的能源来自无机物氧化所产生的化学能,碳源是C02 (或碳酸盐)。它们可以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如硫细菌、铁细菌、硝化细菌、氢细菌等。其中硝化细菌和硫细菌的代谢过程如下:硝化细菌、硫细菌就是利用上述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的。
  化能异养细菌:这是绝大多数细菌的营养类型。这类细菌所需要的能源来自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它们的碳源也主要是有机物,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有机酸等。因此有机碳化物对这类细菌来说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化能异养细菌又可分为腐生和寄生两类,在腐生和寄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既可腐生又可寄生的中间类型,称为兼性腐生或兼性寄生。
  
  六、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
  
  细胞液: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即细胞液一般指的是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分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称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和细胞外液属于不同的概 念,但外延相同。细胞外液是相对于细胞内液而言的,是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的;而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环境来说的,是从人体的角度来看的。人体内的呼吸道、肺、消化道等的空腔,都属于外环
  境。
  
  七、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RNA 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的区别
  
  DNA 聚合酶是DNA 形成所需的酶,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DNA 连接酶连接两个DNA 片断,形成磷酸二醋键,RNA 聚合酶是RNA 形成所需的酶,连接两个核糖核苷酸,DNA 连接酶用于切割DNA ,用于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及重组质粒。
  以上问题在学习中常发生混淆,笔者不揣浅陋总结几条,如有不当指出,还望不吝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总有一些学生感到困难重重。他们由于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平时学习对知识掌握欠佳,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思路。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数学 学困生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总有一些学生感到困难重重。他们由于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平时学习对知识掌握欠佳,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思路。他们思想压力较大,不敢
期刊
摘要: 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也是教育适应“知识风暴”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是顺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也是教育历史的必然。教师角色的定位应从“知识的邮递员”向“能力的酿酒师”进行转变。  关键词: 普通高中新课程 教师角色定位 能力培养    一、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是顺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1.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是顺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
期刊
在海拔1342米,气候变幻莫测,三四月仍寒气逼人,被誉为凤冈西藏的崇山峻岭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桥中心完小。看,这是一片树木繁茂、草绿莺飞、洁净清爽的林园;也是一个安逸舒适、欢心愉悦、文明进步的乐园;还是一个书香浓浓、墨香飘飘、琴悦画美的学园;更是一个温馨和谐、平安幸福、团结互助的家园;老师们乐观向上,精神抖擞,爱岗敬业;孩子们活泼礼貌,行为规范,勤奋好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硕果累累。整
期刊
素质教育是時代赋予教师的责任,而要真正搞好素质教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品质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动机、习惯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不具有认知事物、处理信息的机能,而主要对于认知性心理系统起调节和催化作用。  很多专家认为,要想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特别是产生创造性、创新性、开拓性的成果,智力因素是前提,是基础,而丰富的情感、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先进、有效的手段,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数学课堂,能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教学情景,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共大家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光碟、计算机、网络资源等。它能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有机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探究 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
期刊
当今教育各学科时兴有教案参考,而教师并不仅只是参考,而是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只管按现成的教案照本宣科严重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所以使得学生学得毫无兴趣,索然无味,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本人就物理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方向明确,才有恰当的志向,这样才会努力学习。
期刊
全国有三十八万体育教师,他们肩负着两千五百万中小学生健康培育的重任,他们处心积虑在为如此众多的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但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真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学校,他们是一群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者,收入之上他们是学校的“贫下中农”,考评之中他们是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他们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遭人白眼的另类;在家长的眼中,他们是学生文化课成绩提高的“拦路虎”或“胡球捣鼓”者。大家更
期刊
小明:段老师,你好。我是初二的学生。因为,看了你写的“学生学习方法” 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你。但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你。  段老师:你好,说说你要问的问题。  小明: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成绩?请你帮帮我。  段老师:你考试的成绩如何呢?   小明:这次期中考试,从原来的第9名,退到了20名,我很苦恼。  段老师:卷面上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呢?   小明:我做题慢,所以觉得时间不够。有一些题不会。 
期刊
前久拜读了《莫让培养信息素养--成为神话》一文,作者在文中分析了信息素养的产生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认为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举步维艰。对此,笔者则很积极的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炼和总结。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客观中立的角度评价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对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提出信息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