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电力网络改造的深入和运行水平的提升,大量综合自动化电力投入运行。它极大地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生产效率,使操作更加简便易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自动化的电力网络同样具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论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综合自动化;问题;管理
  Abstract : With the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network reform deepening and operation level improving, large integrated automation power operate.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oil field enterprise, which makes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the modern automated power network also has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grated automation power system problems, and proposes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power integrated automation; problem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供应是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要求,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統模型来处理问题;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1、电力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是电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对于油田来说,每年,系统数量都以不低于百份之五的速度增长,随着电网的应用和普及,每年又有不少电网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自动化水平。
  1.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设计缺乏标准化。目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都缺乏统一标准,这是当前电力网络建设和运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现有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不能满足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的问题,各厂不同系列的产品造成产品型号复杂,缺乏开放性和交流,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所以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能包容电力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必须考虑和支持电力运行功能的要求。
  (2)生产厂家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而用户过分追求技术含量,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仍能不断使用。有些厂家就产品只组织技术鉴定,却不搞产品鉴定,导致有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起码的质量保证措施,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有些外购件的生产更是缺乏管理,因而导致部分投产的电力问题层出不穷。
  (3)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传统上的电力自动化设备出厂时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手提电话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1.2电力自动化系统组织模式存在问题。一个电力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话,不仅可以节约材料,节省投资而且由于系统功能全、质量高,其可靠性高、可信度大,更便于运行操作。因此,把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关意义十分重大。伴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增多,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技改工程,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选型都应该严格执行有关选型规定,力求做到选型规范化。经选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好,而且要求生产厂家具有相当技术实力,有一定运行业绩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1.3现行的电力管理体制与电力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时出现的问题非常复杂,常常得许多单位和部分同时协作解决问题,正是这样一个原因,造成一旦有设备缺陷若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时,就往往发生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三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此外,综合自动化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仍需要规范。因此电力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而谁都不管的现象。电力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1.4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维修费用昂贵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现行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2、电力自动化系统问题的创新管理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清形势,掌握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走向,利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优势,积极探索出更能适应电网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系统。
  2.1多方协作,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设计标准化。为了保证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避免系统因缺乏统一标准而出现问题,必须确定适合于系统发展的统一条件和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和条件在功能上达到等效。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各生产产家要在故障录波与通讯控制器、无功装置与通讯控制器、保护与通讯控制器、RTU与通信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主站、小电流接地装置与通讯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讯接口上做到统一行业标准。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协调数据格式、通讯规约等问题。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因缺乏标准化而给电力系统带来的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
  2.2科学设计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在电力网络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上要做科学、合理、有效,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从专业角度来讲,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可分为如下几种:
  (1)分布式设计:分布式设计的系统所有的控制、测量、保护、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
  (2)可扩展性与兼容性: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湘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3)简单可靠:为大幅度简化二次接线,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传统的继电器,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的接线。使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2.3加强对设备厂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行业标准,做到产品不合格决不能进行运营一线。在电力工作部分设计和应用部门进行系统选型中存在着许多随意性与主观性,科技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产品中选定一个能够适应电网,不被时间轻易淘汰,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的系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决策者运用自身经验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各种厂商产品的优缺点以实现最优,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监管。建立一批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专业维护队伍,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彻底脱离依靠厂家才能维修的局面和出了问题“三不管”的现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数字化电网和数字化变电站的开发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主要指电网信息源的数字化发展,通过系统数字化使电网中的运行数据对电网的调度系统中的综合信息和通信进行分层分类和分区的采集和处理得到了实现。统一和规范了電网的整个监控过程,电力自身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调度得到了促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经济。
  3、小结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主题,它涉及的区域非常复杂,包括各个应用程序和系统平台、物理设备等,各个不同的区域使用的防护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除了技术方面的安全保障,我们对于日常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罗毅.电力系统安全监控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高爱国.工业变电站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3]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0(02).
  [4]徐民.基于Web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扶正解毒消积方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综合治疗+扶正解毒消积方加减)和西医治
摘要:目前,建筑物的节能重点放在热环境节能设计,对照明、采光等方面还没有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对建筑采光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筑采光节能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物;采光;节能设计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nergy saving of buildings focus on thermal environment energy-saving
期刊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别甚大,因此相应的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所用到的技术也要针对具体地区地质条件综合选择。在不断的道路建设施工经验总结和问题解决进展中,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的道路施工建设上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就实地施工实验来对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主要介绍一下其应用特点和施工流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地基加
期刊
摘要:本文从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特征出发,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梁一型钢混凝土节点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相关的计算收敛问题及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为建筑混合结构梁墙节点抗震性研究领域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建筑混合结构、梁墙节点、有限元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inforced con
期刊
摘要目前,对于墩梁临时固结的抗倾覆设计暂无统一的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均要求悬浇施工应对墩梁进行临时固结,而相关工作普遍由现场技术人员来做。本文结合郑开城际铁路郑州特大桥中连续梁悬浇施工的实例,主要探讨箱梁悬浇期间,墩梁临时固结抗倾覆设计的方法、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墩梁固结的设计积累经验,并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悬浇施工,墩梁固结,抗倾覆设计  Abstract The
期刊
摘要:非开挖管道技术因其不用开挖地表破坏路面和土质层的特点在现在的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弥补传统市政排水工程中开挖技术的不少局限和不足之处,而且相比之下还具有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周期短、成本低、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等明显优势。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来研究一下非开挖敷管技术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非开挖;敷管技术;施工优缺点  Abstract:
期刊
摘要:震区桥梁的破坏不仅直接阻碍了抗震抢险,使得次生灾害加重,也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调查与了解桥梁的震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依据。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和桥梁加固方法。  关键词:桥梁 , 抗震设计 , 加固技术  Abstrac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arthquake zone bridge
期刊
摘要:树立高度负责、工作严谨、求真务实、善于总结、不断进取、勇于登攀的精神,促进核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每一个核电站管理者、建设者的责任。本文结合笔者工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的体会,谈谈现代核电建设项目设计进度管理。  关键词:核电建设项目;设计进度;进度管理;控制  Abstract: set up in a highly responsible, work rigorous, realistic, b
期刊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对锚杆工作性能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对影响锚杆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复杂土层使用钢管锚杆,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详尽介绍了扩孔锚杆的机理,指出它是未来锚杆的发展方向。结合实例说明深基坑开挖工程中边坡稳定存在很多的潜在危险和破坏的突发性,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必须进行施工监测。  关键词基坑支护;锚杆;内摩擦角;  Abstract: Through practical e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