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帽碳酸盐岩中帐篷状构造的成因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帐篷构造是碳酸盐岩中的一种特殊沉积组构,因其倒“V”字形形态类似于帐篷(tepee)而得名,被认为是一种无成因意义的沉积组构。传统的帐篷构造在海相至陆相碳酸盐岩中都有发育,形态和胶结物的不同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其成因为裂隙填充的胶结物结晶膨胀导致层面突起变形。新元古代帽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有倒“V”字形的类似构造,但由于形态和成因上都和传统的帐篷构造有所区别,被称为“帐篷状构造”(te-pee-likestructure)。目前其成因解释主要有:“巨风暴潮波痕”、“甲烷气体渗漏”、“地下水侵位”和“
其他文献
压疮作为一项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小组(NPUAP)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2]。它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的变化不
1984年,为全面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我国启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代表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的化疗效果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如何选择最佳化疗方案,实现肺癌化疗的个体化、效果最大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检验自体积液中进行癌细胞培养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