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优势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学习不用功、精力充沛、好动、兴趣广泛,以及言行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等特点。后进生的心理比较复杂,处于自甘落后的境界,因此,在面对正常的学习生活时,养成不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的不良现象,长此以往,必然恶性循环。可见这种对自我的放弃态度,对学习的排斥情绪是阻碍后进生转化的重要因素。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整齐划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学科与其它各科相比,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意志、性格、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自身学科的独特优势,加之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愿意跟教师交流。因此,学生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体育课,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更加喜欢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才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最佳时机,我们应抓住后进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赋予积极的影响,让其放下包袱,克服消极心理,树立信心,走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从根本上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促进健康发展。下面我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浅谈一些体育教学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优势:
  
  一、抓住学生运动中的闪光点,树立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实际中,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差而与表扬无缘,教师适时的表扬所产生的触动胜过批评所产生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树立自尊与自信,从而强化自觉性,增强自制力,促使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逐步做到教师提出的要求。例如,有一些后进生,总是手脚闲不住,极易惹事生非,其他科任老师甚至家长都拿他们没办法。但在体育课上,虽然他们也不爱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他们表现的欲望很强,运动的能力往往也比一般的同学要好。如果我们体育教师能够抓住这个闪光点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并且满怀期望,他们就会慢慢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转变其思想的目的。
  
  二、利用优势项目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
  
  后进生因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积极的重视和同学平等的对待,心理常常容易扭曲,使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言行不一、情绪化明显等一些特征。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自我封闭,感到自卑。体育教师在了解情况之后,采用集体运动项目教学,可以有效地缓解其扭曲心理,消除其孤独感和自卑感。
  现在的部分后进学生,由于过于肥胖,进行部分体育活动时,有明显的不协调感,稍为运动就会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在以往的体育活动中,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们同组。可是他们有的乒乓球打得不错,有的跳绳非常出色、而拔河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只是练习时间一长,体力就跟不上。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体育教师应合理的安排一些集体运动型课程,发挥其优势,并对其技术动作充分肯定,请他们担任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训练工作,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倍受师生的认可。事后,单独找他们聊聊,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让其明确自身的情况,并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就能无形中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三、运用竞争项目增强上进心
  
  有的后进生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没有上进心,心理产生了一些波动,不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应该清楚,任何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处于中学时期的后进生,承受的心理负荷一旦超过承受能力的范围,其意志必将崩溃,结果只能是更难进行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上进心展开心理引导,使其增强上进心,恢复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把握后进生的心理承受限度,开展各种类别的竞赛活动,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其体能上、技术上的优势,激发活力、增强上进心,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利于消除心理上存在的消极思想,产生全面进步的动力。
  由此可见,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关键看教师能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并研究后进生的各种因素,找到突破口,进行转化工作;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之间的协同努力,多角度、多层次地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后进生的健康转化。我仅在体育教学中从心理转移的角度做了浅显的尝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反复尝试、掌握规律,就一定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其他文献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