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绝经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围)绝经期专病门诊患者绝经综合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评估和治疗方案的标准化管理路径。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围)绝经期专病门诊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估绝经症状。

结果

907例平均年龄(51.74±4.94)(30~70)岁的(围)绝经期妇女纳入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5.7%,随绝经时间的延长发生率增加。手术相关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自然绝经者;发生频率最多的前5位症状依次是:疲乏(84.6%)、失眠(77.3%)、潮热出汗(76.3%)、情绪波动(72.3%)及骨关节痛和心悸(72.1%);年龄、绝经状态等因素均可影响绝经症状。

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相关手术后的绝经症状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自然绝经妇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TC右侧RLN后方VI b2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111例PTC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PTC VI b区RLN后方VI b2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浸润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11例PTC中71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3.96%;VI b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组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少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在机体发育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肿瘤,且有报道lncRNA与TC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lncRNA在T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TC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研究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6(ADP-ribosylation factor 6,ARF6)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和蓬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共51例,运用qRT-PCR技术检测ARF6 mRNA在子宫内膜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RF6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χ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AT-II)和氯化钾刺激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及醛固酮激素的改变情况,并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在介导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包装的ACTHR高表达载体感染H295R细胞作为实验组,空载体病毒转染组细胞为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验证ACTHR表达情况,分别用100 nmol
锌指蛋白A20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通过抑制TNF等介导的细胞凋亡、阻断NFΚB信号通路等作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免疫反应的调节、炎症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等。近年来,A20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A2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规范化的术后管理同样是甲状腺微小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初治期及随访期。初治期术后管理基于初治期复发风险分层,初治复发风险分层确立后可指导初治的TSH抑制治疗及RAI辅助治疗,并指导后续随访计划的制定,但初治复发风险分层作为一种静态病情评估,不能有效反映患者术后长时间状态变化。随访期术后管理应依据术后长期随访的所有资料对患者进行复发风险再分层。复发风险再分层确立后可指导TSH抑制治疗程度的调整、
目的探讨PTC患者组织和血清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PTC及37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组织及术前血清中Hp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中Hpa蛋白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PTC组织中Hpa的表达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P<0.01),PTC组织中有周围淋巴结转移组Hpa的表达高于无周围淋巴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