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品读感悟 体味写法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污浊”“懒散”和“志存高远”等词语的意思。
  2. 品读课文,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让学生懂得“要想做成大事,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3. 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质疑导入
  1. 图片欣赏,说“大与小”。
  2. 师:今天,我们进入“大与小”单元的学习。你们知道有哪些同时带“大”和“小”的成语吗?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大与小”,例如老师大,你们——(小)“大与小”也是在比较中看出来的,它们也是相对的。
  3. 导入课题,全班齐读。(“扫一室”与“扫天下”)
  4. 师: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和“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图片的导入,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使之初步感受“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分类读准字音)
  着实 懒散 不禁
  寒暄 沉思 皱眉
  垃圾 肮脏 污浊 蜘蛛网 乱七八糟
  志存高远 满不在乎 理直气壮
  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创新学习方式,从多音字、加动作读、词语的运用及读出感情等四方面检查了解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小结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语用”能力;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走入文本,品读感悟
  1. 师: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陈蕃吧!请大家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陈蕃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归纳出“志存高远”“生活懒散”)
  2. 导读第4自然段:为什么这样一个“志存高远”的青年,生活中却是“懒散”的呢?
  (1)学习反问句:①找出反问句读一读;②感悟反问句的意思;③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④对比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调的语气。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认识主人公陈蕃的特点,再质疑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思考;而反问句是本课语言表达上的一个特色,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句意,体会语气,掌握特点。
  (2)找到与题目相关的词语,理解“扫”的不同含义,体会双引号的用法。
  出示“金钥匙”:双引号标出了表示特殊含义的词语。
  (3)体会“满不在乎”“理直气壮”,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满不在乎地说——(生读相关语句)
  师:他觉得自己“不扫一室,只扫天下”是很有道理的,他理直气壮地说——(生读相关语句)
  师:陈蕃志存高远,不免为自己的伟大志向而有些得意,他有些得意地说——(生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的特殊含义引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引入本单元“金钥匙”的学习,体会课题加了双引号的特殊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人物语言,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之更深入地去理解、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3. 陈蕃如此懒散,连书房都很少打扫,那么他的书房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并抓住写“脏”的词句作批注。
  (2)交流批注情况。
  中心词:又脏又乱
  具体描写:
  桌上 满是灰尘
  地上 到处是垃圾
  墙壁上 不少蜘蛛网
  设计意图:本册教材的一个训练重点是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语言。在自读实践中,学生进一步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习、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是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品读本段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总分”结构,抓住分号及三个方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层次分明,并进一步体会文章写作上的特色。
  (3)薛勤看到这样的书房,有何反应?(抓住“吓了一跳”“皱起眉头”,指导朗读,体会薛勤内心感受)
  4. 这样一个志存高远却生活懒散的陈蕃,能成大事吗?薛勤怎么看?(引读薛勤的心理和语言,继续学习反问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更易于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去理解、感悟薛勤说的“一屋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蕴含的深刻哲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四、讨论揭题,体悟道理
  1. 出示本文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 讨论“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3. 师: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薛勤的话很有道理,你觉得陈蕃会想些什么?(树大志向从小事做起)
  4. 补充介绍陈蕃的生平及成就。
  设计意图:补充阅读本文的文言文版,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设计讨论环节,激发学生思维,使之更深刻地体会“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总结升华,读写结合
  1. 师: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大与小”,陈蕃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小事不为大事难成”,让我们明白树立远大理想,要腳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 格言分享。
  (1)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战国)荀子
  (2)天下大事当于大处着(zhuó)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3. 小练笔:薛勤走后,陈蕃也立即行动起来。
  几个月后,薛勤再次走进陈蕃的书房,他眼前一亮……
  4. 板书设计:
  “扫一室” 与 “扫天下”
  清扫屋子 扫除天下不平之事
  小事 大事
  小事做起 树大志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读到写,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内所学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仿写的“小练笔”上,真正将读写有效结合,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福炼校区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其他文献
“略读的‘略’字,只需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学略读课文在内容上要关注一个“略”字;“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讀、略读和浏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示我们,教学略读课文在方法上要关注一个“放”字。如何在“放”中实现“略”学?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借助图示自主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梳理文脉,让把握大意有“石”可搭  把握阅读材料的大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区域或跨区域品牌学校一校多校区(集团化)的管理模式,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笔者试图通过十几年来的学校办学实践与探索,对一校多校区(集团化)管理策略进行思考与小结,以期对新时期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以
期刊
缪克成在《探究能力》一书中指出,“探究能力是探索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合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探究”一词一共出现了12次,其中4次都出现在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建议中,如“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表述,高度契合了探究能力所需的基本能力。  综合性学习要求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
期刊
新课改一路走来,深度学习应运而生。相对国外研究,我国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更富实践性,认为深度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基于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学习活动中,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架起与日常生活之桥梁  对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学生常常认为与课堂无关,但在小学科学学科中,这些恰恰是最值得关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第二学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科书呈现的素材“逐渐增加了数学语言的比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准确理解并熟练转换数学语言,他们就能掌握表达和交流数学思维的工具。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
期刊
“阅读本来并不神秘,不外就是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及作者主体之间的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孙绍振语)如何引导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实现“同化与调节”?根本的途径是根植于阅读教学,以读为经,以思为纬,编织一道建构语言、发展思维的风景线,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要求落地。  一、聚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对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关注“自己教”的同时,逐步向注重“学生学”的方向转变。课堂上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质疑思辨,真正践行生本课堂的理念,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教学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本课堂不光要关注课堂教学环节管理,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课堂时间与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核心素养可以被分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大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较注重整体教学方式,并没有凸显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体性,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还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刻认知和有效培养策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以教材为依托,注重互动讨论,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要素。英语
期刊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对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展开后继学习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应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合适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智慧。  如何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把“无形”的数学思想挖掘出来,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中,本文以人教版五上“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转化思想”。  一、在情境中感知  在小学数学
期刊
“篆、隶、楷、行、草”为我国五大书法字体,笔墨纵横汪洋,点画顿挫奔放。谭万宝在《试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文中写道,书法艺术具有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蕴美。形式美具体表现在点线美、结体美和章法美,意蕴美则表现为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抒情性。  隶书上承籀篆,下启楷书、行书、草书,在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为现代文字及书法艺术奠定基础。隶书笔画、结字、章法等比较简单,形态与现代文字更为接近,适合初习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