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代实行两都巡幸制,文人游历位于金莲川草原的上都成为时代风气。江浙诗僧楚石释梵琦(1296-1370)于泰定元年(1324)四月在大都抄经完毕,开始了人生唯一一次草原之旅,八月返回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7ZDA256,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基金"元代草原文学研究",项目号:BS426,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培基金项目"华夷一体与元上都文坛创作风貌研究",项目号:NMDGP171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实行两都巡幸制,文人游历位于金莲川草原的上都成为时代风气。江浙诗僧楚石释梵琦(1296-1370)于泰定元年(1324)四月在大都抄经完毕,开始了人生唯一一次草原之旅,八月返回。这期间,他创作了百余首关乎草原的诗作,尽展了丰富奇美的草原风情,书写了草原生活体验,抒发了吊古咏史之悠思,具有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丰富了元代诗坛,实现了对草原文化、草原帝都形象的传播。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殷商内外服制方面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学界主要围绕内外服制的性质、内容及其作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认
唐五代"长安小说"中,"长安"作为产生意义的文化符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带有长安都市特征的宫廷里坊空间;由政治中心地位而产生的种种与之相关的特有社会文化活动场景;与长安历史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98工点煤层锚索施工中采用劈裂注浆法提高锚索抗拔力实例,探讨其应用价值及施工工艺,对类似锚固工程设计及施工具有实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