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湿生扁蕾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调控因子CyclinDl、CDK4、PCNA和p21kip·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etalCarcinom,cRC)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每年新增病例己超过17万,尤其在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更为突出,男性高居第3位,女性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2位。且其发病递增速度已达世界均数的两倍,我国已全面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行列。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CRC,成为医学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此病在临床治疗方面,虽然以手术、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化疗药普遍存在价格高、毒副作用大的缺点。因此,寻找、研制高效、低毒的药物就成为目前CRC治疗中迫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恢复程度和复发情况。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利培酮片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病情变化及社会功能,比较两组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ANSS
期刊
【摘要】第六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不仅是各国传统医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对该领域的口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也带来契机。通过本次国际交流会展活动口译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总结,归纳了民族民间医学国际会议口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旨在为该领域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医药;国际化;会议口译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7-0
期刊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四部医典》的诊断标准拟定:鱼鳞病又称“蛇皮癣”或蛇身,是一种皮肤干燥、鱼鳞状脱屑为主症的皮肤病。鱼鳞病典型的症状表现在全身皮肤干燥,有灰褐色鳞屑和深重斑纹,起白皮,类似“鱼鳞状”或蛇皮状,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若久治不愈,或治疗不当,可波及全身,并遗传后代。
期刊
粗叶悬钩子为蔷薇科的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生于山坡、丘陵、路旁、旷野灌木丛中。其根、叶均可作药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本文采用可见一紫外光谱的方法,对粗叶悬钩子的根进行波长扫描,为该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期刊
脑梗死后局部脑组织缺血、乏氧可以诱导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激活,尤其是MMP-9。MMP-9与神经血管损伤有关,直接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加重脑水肿,缺血部位渗血及神经变性、坏死。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免疫反应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介导了神经系统中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形成。本文我们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IL-18和MMP-9水平检测,以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期刊
叶隋珠(1926一),男,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事业60多年,曾任霍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学宗仲景,治重临床,对“痹证”、“消化”、“肝胆”性疾病有深入研究,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身痛逐瘀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12味药物组成。主治“肩痛、臂痛、腰痛、腿痛、周身疼痛”,叶老先生通过灵活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
期刊
本文报道2例一个半综合征并发一侧面神经麻痹,局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尾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均未见明显异常,仅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时发现椎动脉基底动脉有粥样硬化表现,经保守治疗症状改善。  一个半综合征首先由C.M Fisher加以描述。是指下部脑桥被盖部病灶累及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和同侧内侧纵束,而这些结构与面神经毗邻,脑桥下部被盖部损害时多累及面神经束,从而同时出现症
期刊
不孕症是全世界关注的人类自身生殖健康问题,阻碍受孕的因素有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据统计,女方因素占60%,男方因素占30%,男女双方因素占10%,总发病率10%~15%。  中医学认为患者脾肾气虚,肝气郁积,瘀滞胞宫,痰湿内阻均不能摄精成孕。西医则认为受孕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卵子和精子能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为受精卯、并能顺利地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问题,尾随其后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倍受临床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心衰将成为死亡的首要病因。当前采用的药物治疗虽能改善心衰症状,延缓死亡,但要使其治愈尚乏良策。本文通过简易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制造容量负荷,建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
期刊
壮医火路病是指以邦印(疼痛)、麻抹(肢体麻木)、麻邦(偏瘫)、兰喯(眩晕)、发北(精神错乱)、勒爷狠风(抽搐)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常见疾病。历代壮医治疗火路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经方验方,但相关火路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论述较为零散且不多见,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兹于此,本研究以火路病方剂为切入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药物的属性与功效,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以利于提高对本病的病理生理认识及指导临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