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誉中介效应的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探讨

来源 :区域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金融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的正外部性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矛盾亟待解决,探索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12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检验绿色声誉是否为中介变量,并从短期和长期的视角分别探究绿色声誉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改善其长期盈利能力,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揭示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因。商业银行应当坚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重视绿色声誉正面影响的积累,尽早扭转短期亏损。在绿色声誉的中介效应下,
其他文献
本研究聚焦“从新兴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EM-EM)”情境下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合法性动态获取问题。通过对中国国家级海外园区——泰中罗勇工业园的领军型企业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一个“EM-EM”过程中海外创新生态系统领军企业组织合法性聚焦、企业能力转化以及合法性阈值跨越三者之间的整合性框架。研究发现,“EM-EM”情境下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多合法性阈值随着合法性聚焦点在内部、伙伴间和外部之间不断切换而产生影响;为跨越多个合法性阈值,实现领军企业在东道国合法性水平的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袭“探索酝酿—成长跨越—调整完善—深化加速”的演进脉络,经历“形式”混合、“资本”混合、
志愿服务发展既依托于国家推动下的制度化建设,也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对其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主动而持续的参与,即走向常态化.围绕此,本文着力对志愿常态化的内涵和机制进行深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