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创造性劳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显而易见,屡见不鲜。人们会劳动、爱劳动,然而却忽视了对劳动的意义和经验作系统的总结。在此,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劳动的最肤浅的认识。
  
  一、劳动的意义和热爱劳动的观点
  
  劳动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必要条件。任何一项科学的发明创造、一个企业的工程建设、一项事业的成功,人类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不劳动,人们就不能生活。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社会,而且创造了人的本身。”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进化、发展,就足以说明劳动的作用。著名作家老舍也曾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从劳动的范围来看,可分为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从劳动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作家老舍爱花,其目的就是為了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在疲劳的脑力劳动中,适当地进行体力劳动,可以调节大脑,有益身心。
  
  二、小学劳动课的目的和内容
  
  小学开设劳动课,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德、智、体、美、劳”五育一起抓,这一教育方针中劳动教育是育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劳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应教会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擦桌子、扫地、煮饭等,爱护公物的手工劳动——修理课桌、修理教具等,热爱集体的公益劳动——打扫清洁、砌花台等,勤劳致富的有偿劳动——养鱼、喂猪等。
  
  三、劳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通过各种劳动使学生养成了自觉劳动的习惯,通过劳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转变了学生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取得了劳动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尝到了劳动的甜头。如:学生在家捡桐籽卖了,爸爸妈妈就用这些钱为学生买了学习用具,添制了新衣……
  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创造了“自觉学习法”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总结出“劳动记忆法”。此方法的具体措施是:在空闲时间就把应背的内容(课文、数学概念、公式等)读熟,当劳动的时候就默颂(独个劳动最佳),一边劳动,一边默背,熟背之后,再将能背诵的内容默写一遍,记忆就更深刻了。我把这种劳动中的思维劳动叫做“创造性劳动”。
  采用“劳动记忆法”,能使大脑的思维不呆板,有效地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因为一边劳动一边记忆,全身的血液循环流畅,思维反应快,所以记忆效果就好,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在学习实践中,特别是智力差的学生,运用此法,学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有了大大的提高。“劳动记忆法”是根据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出来的适合农村学生实际的一种学习方法,已初步在我校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而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会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
期刊
初中生年龄小、力量差,再加上推铅球技术比较复杂,因此不易掌握铅球技术。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能根据学生年龄和身体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抓住技术动作的关键,确定好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促使学生推铅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采取必要的教法,有的放矢地进行诱导性练习    推铅球的基本技术是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在教学顺序上习惯地把这个动作自然地列为开始原地推铅球教学阶段。
期刊
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奮”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后盾,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什么人才。  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兴趣出智慧,兴趣出力量,兴趣出勇敢,兴趣出耐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由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可能发展的不幸社会。”人类只有具备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是基础教学,是国家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新时期、新要求的背景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对教师工作的挑战。在教学中对有关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汲取各种教学理念精华,充分拓展教学空间    从历次教学改革
期刊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快捷的互联网来查阅各种资料,取得各种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新课程已被人们所关注,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孩子是一个家庭活动的支柱、学校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人们把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想方设法让他们自身全面地发展。但是,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如果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无法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期刊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是关键。信息技术教学中导入的形式很多,归纳起来大抵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大纲式地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向性,使其
期刊
启发式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经常应该运用的一条原则,运用启发式,常常要提问(当然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怎样提问是当前教学中值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提问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  1、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学过的东西该记的是否记住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通过提问,常常可以发现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一节语文课,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获得理想效果,就要深入研究每一节课的每一环节,而“导入新课”这一首要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并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本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导入新课”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营造气氛,以“情”导入     我们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初中生,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内心还较为单纯,易受感染。在亲情方面,他们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
期刊
一、初学游泳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障碍    小学1-2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7-8岁左右。他们思想单纯、好胜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但训练的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往往凭兴趣出发,思想不稳定。其主要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是意志品质差。游泳是在有别于人们正常生活环境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人在水中要受到比空气中大800多倍的阻力,正常的呼吸受到限制。在游泳中还要忍受缺氧以及不同于陆地上的水温对身体的刺激,稍
期刊
【摘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于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通过“看”立体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善于想象;通过“听”发音,使学生进行记忆联想;通过“说”,使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腾飞;通过“评”,进一步品尝创造想象的乐趣。总之,运用现代技术于汉语拼音教学中,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媒体 兴趣 拼音 教学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关键奠基工程,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抽象枯燥的拼音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