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蕾莉与马杰农》的“疯子”马杰农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蕾莉与马杰农》是波斯杰出诗人内扎米的叙事长诗,讲述了蕾莉与马杰农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传统伦理和青年人追求爱情自由的矛盾。长诗中,马杰农的疯子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递进式发展,从正常痴迷到陷入疯狂,最后与兽为伍。导致马杰农疯狂的原因不只是不如意的爱情,还有社会对个人的压迫、自身性格的因素。这种疯狂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疯子”形象的表现
  马杰农的疯子形象在作品中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其形象不断得到深化。马杰农的转变主要发生在四个节点之间,也就是三个阶段:蕾莉与马杰农一见钟情,陷入爱恋;求婚失败,流落外乡;怒法尔为马杰农争取蕾莉失败,蕾莉嫁人;蕾莉死亡。
  (一)正常痴迷:精神上的恍惚,形态上的不寻常
  马杰农从正常到彻底疯癫,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在他还被称为“葛斯”时,他是正常人。而陷入爱情便是他走向疯狂的开始,是成为“马杰农”的第一阶段。叙事长诗这样描写二人发生爱情的场景:“刚刚萌生的爱情犹如一杯烈酒……初次醉酒,头脑格外发晕,从未醉过的人醉意分外深沉……葛斯爱蕾莉爱到失魂丧魄……”在青春萌动的年纪,遇到了一见钟情的爱人,初尝爱情的甜蜜,两个人如醉酒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在大家都钻研学问的时候,他们却爱得一往情深;大家读书造句的时候,他们却在卿卿我我欢度光阴,诉说着对彼此的爱意;大家都孜孜不倦地忙于学业的时候,他们却在暗地里温存。由于两人是同班同学,共同经历的学校生活也成了爱情加深的催化剂,让这份感情落入实践中,成为了日后两人念念不忘的共同回忆,也是蕾莉与马杰农爱情中最美好的时光。
  两人的爱情终究被众人知晓,爱情悲剧在流言中拉开了序幕。在那个注重名誉贞洁胜过生命的社会里,容不下这样私定终身的爱情。于是,蕾莉被禁足,马杰农陷入了失恋的苦闷。由于见不到心爱的人,他长吁短叹,暗自流泪,做事也心不在焉,日夜烦躁不安不能入睡,甚至偷偷跑到蕾莉家门前亲吻情人家的门楣。
  这时的马杰农陷入了相思和爱而不得的泥淖无法自拔。但是,从当时保守的环境来看,这已经足够可笑。一个连爱意都不能随便表露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里,有这样一个为了爱情神志不清整日忧伤的人,和其他比起来已经算是疯狂。人送外号“马杰农”。
  此时的“马杰农”只是一个含有讽刺意味的称呼,并没有形成真正精神上的疯狂。
  (二)精神上质变:陷入疯狂
  在葛斯失恋后,人们不许他再去蕾莉家门前看望,离别之苦让他表现得更加疯狂。他的父亲因为担心儿子便想到了去蕾莉家求婚的计策,以此成全这对有情人。但是,因为葛斯父亲自负的言语和葛斯给外界留下的不好形象,蕾莉父親拒绝了这门婚事。
  这时的葛斯从形态、举止和精神上都陷入了疯狂。他撕碎自己的衣衫,狂奔而去,他露宿野外,蓬头垢面,疯疯癫癫,呼喊着蕾莉的名字,神志不清,是非不分,忘记了自我,把父母、朋友全都搁置一边,决心为爱殉情。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要死的人不要这尸布裹缠……我至死不渝,靠你才能生存。”他成了真正的“马杰农”。
  马杰农在麦加朝圣时的祈祷正如一面旗帜,宣告着他愿为爱疯狂的决心,同时也开始忘却爱情之外的世界。诗中写道:“愿爱情之环永远垂在我耳畔……我的生命全靠爱情滋养……我若不免一死,请让她长留世上……”父亲带他朝圣不仅没能挽回他,更让他肯定了自己的爱情,不只是愿意为爱殉情,更是认为爱情就是他的生命,乞求被这份爱情永远束缚,祈祷自己的情人长留世上。他的爱情不只是之前对爱的渴望,还有了决心和奉献精神,这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痴狂。不只是外形上的疯癫,行动也更加疯狂,在原来的露宿野外偶尔回家、神态疯癫的基础上,他开始断了饮食,不再回家,远离故乡。他枯槁憔悴,只剩下皮包骨头。
  (三)彻底疯狂:与兽为伍
  在经历了怒法尔争取蕾莉失败和蕾莉出嫁这两件事之后,马杰农的疯狂达到了巅峰状态。他看到老妇人用绳索束缚着别人乞讨谋生,就请求老妇人将自己绑起来,通过对自己身体上的折磨发泄内心的痛苦。他不是哭,就是沉默,要不就睡,也认不出自己的生父。诗人详细地描写了这一幕:“……见一人想要搭话,坐在面前。他仔细端详来人的脸,认不出生父,侧身闪到一边……”
  马杰农将孝道、责任、家人和朋友全都忘却,忘记了过去和自己。父亲的死亡让他痛心疾首,却并没有让他回心转意。他反而变得更加粗野,荒郊野外是他最舒适的栖息地,他衣不蔽体,只吃树皮草根,与野兽为伍,在群兽中称王。他在行为上已经与兽无异,思想上也没有为人的意识,不受人类世界的规则束缚。唯一有人的状态和意识的时候也是在见到或者提起蕾莉的时候。这种疯狂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蕾莉去世,死亡之时,他将这种疯狂带入了坟墓中。
  二、马杰农疯狂的原因
  马杰农的疯狂从表面看来是因为爱情爱而不得,从内在因素分析还有自身性格的因素,再加上社会外界对他施加了过多的话语暴力,使得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疯狂。
  (一)为爱痴狂
  马杰农和蕾莉的爱情贯穿着全文,是这首叙事诗的主要内容。他的疯狂因爱情而起,他对蕾莉爱情每加深一次,他就越发疯狂,遭受到的创伤就更大。每遭受一次打击,他就越坚定不移,也就越发痴迷。
  他疯狂的起因是两人爱情受阻,他被人称为马杰农也是因为爱情受阻才神志不清,失魂落魄。求婚失败,无法见到心上人,这都让他无法承受。怒法尔要帮他争取蕾莉,却又一次让他失望。蕾莉结婚,他又一次遭受打击。
  马杰农对蕾莉爱的痴狂,已经到了忘我的地步,他对蕾莉爱得有多热烈,这创伤就有多大。“葛斯已深深陷入情网,犹如手足被牢牢捆绑。”“这爱情合着奶汁溶进了我的血肉,我生命的尽头才是这爱情的尽头。”“请你为我捎来心上人的信息,我这条命全靠她来维系。”
  (二)性格因素
  马杰农多愁善感,细腻,责任心缺失,道德感薄弱,自私也是他疯狂的因素之一。这样的性格让他可以将社会伦理道德和家庭责任放置一边,以爱情为主,而敏感细腻的性格使他的情绪更容易波动,对爱情的感知也更加丰富。   1.多愁善感,细腻的内心让他对爱情的感知更为敏感
  在马杰农和蕾莉恋爱初期受阻时,他就表现出了比常人更加激烈的情绪,因此才会被冠以“马杰农”的称号。在流亡过程中,马杰农曾经救助过被猎人关入兽笼的小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从小鹿身上看到了情人的影子。长诗写道:“看那眉眼多像情人的眉眼……她们的身躯招人喜爱……这么美的身躯不应该被人毁坏……他满怀爱怜迈步向前,轻轻地亲吻了那乌黑的鹿眼……这眼啊,若不是心上人的眼睛,那也一定蕴含着同样的真情。”
  马杰农解救动物并不能完全证明他心肠柔软,而是在这些美丽的动物身上寄予了自己对情人的祝福和自己对爱情的希望,也是一种自怜。甚至当面对乌鸦的时候,他都能联想到自己的情人。“你若不是痴情痴意的恋人,为什么像焦心人一样皂袍披身,如若你是有心如焚的恋人,为什么要躲开心焦的情人。”马杰农对万物细腻的感知和他敏感的内心让他在面对动物花草也能吟诵诗歌,感知爱情以后内心的冲动和狂热也异于常人。对比马杰农和蕾莉失恋后两个人的情绪状态,蕾莉尽管悲痛但是清醒理智,而马杰农达到了疯狂。这并不是两人爱的程度不同,而是天性不同。
  2.软弱的性格、薄弱的道德感让他无力承受打击
  马杰农成长在一个情感和物质都被满足的环境,不需要他去承担生存的压力,从小在宠爱和赞赏中长大,父母对他很是宠溺,一切需求都能满足,所以他的抗压能力很是薄弱,在爱情受阻时才会难以承受这番打击。他也是一个道德感薄弱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因此,陶醉于爱情中时,他便不顾亲朋好友,也不顾年迈的父母,在父亲多次苦苦相求之下仍然沉醉在爱情中无法自拔。社会伦理道德、家庭责任是一种付出,受益者是别人。而爱情,不管是甜蜜的还是忧伤的,受益人都是自己。
  在怒法尔为马杰农而战去争取蕾莉的时候,马杰农的态度表现得很暧昧,他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是也没有极力阻止。战争发生时他却站在对手一方,为对手呐喊。当战争结束,打算和平解决时,他又责怪怒法尔言而无信。这导致怒法尔寻找援兵又一次挑起战争,最终依然没有争取到蕾莉,他便绝交出走。这种出尔反尔的表现不能用他只是渴望蕾莉为借口掩盖他道德上的缺陷。同样陷入爱情的蕾莉却不能像马杰农一样为爱情疯狂。因为她心中不只有爱情,还有着很强的道德感和伦理观念。而马杰农是自私的、道德感薄弱的,所以他可以不顾忌一切只为自己的爱情疯狂。
  蕾莉的丈夫伊本·萨拉姆在爱情面前表现得很勇敢。在爱上蕾莉之后尽管担心自己会被拒绝,仍然做好准备亲自去求婚。而马杰农在被阻止以后却疯疯癫癫,争取蕾莉的两次实际行动分别是父亲和朋友替他做的。他的付出只有哭、沉默、发疯、读诗。蕾莉父亲拒绝求婚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马杰农的疯癫。所以,马杰农的软弱让他无法直面问题,选择疯狂来逃避现实。
  这种软弱性格让他无法接受爱情的打击,心灵极其脆弱,容易疯狂。薄弱的道德责任感、自私的性格也让他不顾一切,把自己的爱情放在第一位,只为爱情痴狂。
  (三)社会因素
  除了爱情的不得意和自身性格缺陷外,社会对于马杰农爱情的态度也是将他推向疯狂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心彼此都交给对方,身边的人开始说短道长。”“有的人像狗一样嗷嗷乱叫,吠叫声使幼鹿离开了青草(指蕾莉被迫退学回家)。”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自由的爱情存在,人们更是把个人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蕾莉与马杰农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而马杰农不顾别人眼光的痴迷行为更引起众人的嘲笑和蕾莉家族的反感。
  在爱情发生的初期,社会就开始用话语暴力惩罚这对越线者,他们说三道四,四处宣扬,嘲讽失恋的马杰农。蕾莉的家族直接把她禁足家中,防止二人接触。这样的管束变本加厉,到后来马杰农和蕾莉连远远地互相眺望都是不可能的事。蕾莉更是为了家族和父母的名誉要苦苦隐瞒自己的爱情,不能流露出悲伤的神态。双方父母也没有将孩子的爱情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社会的不理解和当时社会对个人天性的压迫,让充满爱情的马杰农无路可走,得不到发泄的时候走向疯狂的道路,唯有此他才能到爱情的自由。
  三、马杰农疯子形象的内涵
  (一)疯癫——对文明的纠正,精神的乌托邦
  关于疯癫意象在艺术中的作用,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提到:“到中世纪末,对疯癫(愚蠢)的鞭挞变成一种普遍的批判方式。在闹剧和傻剧中,疯人、愚人或者傻瓜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不再是司空见惯的站在一边的可笑配角,而是作为真理的卫士站在舞台中央,他此时的角色是对故事和讽刺作品中疯癫角色的补充和颠倒。当所有人都因愚蠢而忘乎所以、茫然不知时,疯人则会提醒每一个人。”人们在这些怪异形象中发现了关于人的本性的一个秘密、一种秉性。
  马杰农的疯癫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力,还承载着深刻的精神内涵。马杰农的疯癫不只是理性世界评判标准下的精神混乱,也是文明的另一种产物,是非理性对文明的纠正。这是对理性束缚下不合理的文明世界反抗,是一种极端的精神逃亡。
  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中人的荣誉高于一切,人性本来的欲求受到压抑。“马杰农”这个称号是正常人给他的定义,表示着在理性世界他已经被宣告死亡,人们不再用道德、世俗的规矩来要求他,他与兽无异。马杰农与野兽为伍,回归自然,抛弃人类的生活状态,不穿衣,不吃饭。这象征着对人类自由状态的向往,是对压抑人性的社会文明中不合理规则的反抗。马杰农与自然融为一体,坚持万物生灵皆平等的态度也和当时认为人类比万物更高级的认知相背离。这看似是一种文明的倒退,实际上是文明的回归。脱离金钱、权力、违反人性的封建世俗的压迫,回到大自然寻找一种为人的本真的尊严。
  马杰农每一次的回归都更加证明了现在的文明世界对人的扭曲。人不再是自然中纯粹的个体,拥有着完全的爱与恨的权利,人也不是自然中与众生平等一员,而是盲目自大的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当这种金錢、权力驱使下的文明理念成为常态,有着纯粹理念的人被迫成为异端的时候,疯癫就变成了最美好的精神乌托邦。它是马杰农自我满足、获得自由的乐土,是在社会中丧失为人尊严的个体维护精神自由的庇护所。
  这种疯癫是个体对文明最初意义的守护,这种疯癫里是人类忘却的那部分可贵的真理和文明,马杰农颠沛流离的非人生活于他而言反而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他的疯癫是对不合理的封建习俗和被金钱、权力占有的文明反抗和纠正,是被人们扼杀的文明本身。
  (二)对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对自由爱情有力的高歌
  在八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宗法思想仍然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年轻人没有恋爱的自由,传统的封建道德准则阻碍着年轻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愿望。马杰农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流落荒野的疯子,日夜唱着爱情的圣歌。这个疯狂的过程是封建社会毁灭他的过程,同时也是他爱情理想毁灭的过程,他爱得越深,压迫就越大,毁灭就越彻底。如果他从正面回击,变成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只要家庭和社会不同意,同样得不到他爱的蕾莉,同时也丧失精神上的自由。而马杰农选择了疯狂,选择了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社会消极的抵抗。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一个人的疯狂并不能引起社会的变革,但他用自我毁灭表现了个人力量与强大社会的抗争。这种消极是被迫的,只有如此他才能争取到灵魂的自由,不受不合理世俗道德的羁绊。这是无声却有力的控诉,是对爱情的高歌。
  (伊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汉语也渐渐走上国际舞台,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当前情况下,有很多汉语相关专业的教师展开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汉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弘扬汉语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本文针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对外汉语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相关探讨。  一、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原则  (一)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应用合作学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东方美学的独特体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键盘打字在许多情况下逐渐替代了手寫,这使得许多人缺乏书法练习,不仅字体歪歪扭扭,甚至提笔忘字。为了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将书法课本纳入国家教材,这不仅对各级学校深化书法教育提出了要求,也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初中阶段的书法教育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实践性建议,为初中书法教
期刊
高校图书馆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馆藏资源、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专业馆员队伍以及设施配备齐全等优势,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为学校师生读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高校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图书馆是高校学子最佳精神食粮基地,其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养料哺育国之栋梁,弘扬优秀文化。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教育职能,结
期刊
诗 侠  站着 是泰山、珠峰  倒下 是黄河、长江  黑云压来时 化字为刀  用闪电煅烧、铸造  出手如疾风之劲  霹雳之光一闪  骤雨倾盆而下  多想洗净世间污垢  令有毒的细菌无处躲藏  一支铁笔  笑傲江湖  令豺狼闻风丧胆  一壶老酒  大口喝下  喷出醉了的文字  挂满天上  拓荒牛  ——为深圳特区的一座雕像而写  开荒拓地的先行者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英名远扬  你为改革开放的大厦添砖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倡导以“读书为要”的语文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温儒敏在他的《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中,以40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语文教学和读书的认识,体现了他对“语文教学与读书”“通识教育与读书”“互联网时代经典阅读”等问题的深
期刊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莎士比亚已经去世400年,但他没有离开,他的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疑是世界上最常演的剧目。他是一位独特
期刊
杜琪峰的《枪火》标志着香港黑帮类型电影实现了一次大突破,尤其是在枪战场面设计上,具有明显的个人气质。本文从静止与动势、光影与空间、声响与音乐三个方面分析《枪火》的枪战场面设计。  从拳脚功夫到枪战警匪,香港电影擅长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电影中但凡出现枪战场面必是大量充斥着惊天动地的火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电影在其技术和物质形式上的根基是激起主体产生印象的刺激——首先是视觉,然后是听觉。这
期刊
在我国综合类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体系中,部分高校会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戏剧课程,但受到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接受程度、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此类课程的影响力往往只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能普遍地实现戏剧的审美与教育功能。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前有必要探讨高校戏剧通识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基本共识。通识教育可以帮助有既定专业培养方
期刊
《长恨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王安忆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上海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当中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大庄园主之女郝思嘉在情感失意和战争创伤的不幸遭遇下不断成长的动人故事。  古今中外,许多作品塑造了优秀的女性形象,王琦瑶和郝思嘉她们二者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却有着不同的选择、人生追求以及收获。本文试从时代背景、女性性格、
期刊
张永红是《长恨歌》第三部中王琦瑶女儿——薇薇的好朋友,尽管对于张永红的笔墨描写不多,却为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笔者认为二人具有重像关系。她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从容貌上看,皆美丽脱俗,性格皆机智聪敏。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世,她们小小年纪就有超出常人的机敏世故。二人性格都有坚韧的一面,不论生活多么坎坷艰难,她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难关。  对于时尚,二人都有着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小说中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