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人制网球初级裁判临场心理压力及解决方法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裁判员是一场正式比赛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好的裁判能做到判罚公正、准确,使比赛进行得顺利圆满。不恰当的判罚不仅有失公平,也可能使一场本该精彩的比赛变的索然无味。通过对影响裁判员判罚诸多因素的分析,找出形成影响因素的原因,提出克服一人制网球裁判员临场问题的办法,可以帮助裁判员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为相关研究提高一人制网球裁判员临场判罚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字 网球 一人制 初级裁判 心理
  一、前言
  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国内的许多网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前几轮的赛事中,往往会安排一人制裁判,即一个裁判员执裁一场网球比赛的所有判罚。然而一人制执裁的网球比赛,缺少了司线员的配合,加大了的裁判员的执裁难度,如果没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出现漏判、误判。本文以裁判员临场中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克服不利因素的方法,为提高一人制网球裁判临场判罚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二、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初级裁判员们的调查和了解,不少初级裁判员在临场前或临场执裁时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紧张心理。适当的心理压力对裁判员来说是有利的,但是过大的心理压力就不利于初级裁判员临场执裁中执裁水平的发挥了。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看作为“过度紧张”现象,导致错判、漏判的发生,进而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
  (一)临场锻炼机会缺乏,经验不足
  据调查显示,多数网球初级裁判员认为临场锻炼机会缺乏和经验不足是引起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如场上出现判罚问题缺乏处理判罚的依据,缺少应对判罚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影响临场执裁的水平发挥。
  (二)未充分领会网球裁判规则
  《网球裁判规则》是网球竞赛的法则,是裁判员执裁的依据。竞赛规则对裁判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否能按这些规则来解决临场判罚问题是一场比赛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大部分初级裁判员只是初步的掌握这些条文而不是领会规则知识的精神实质,在临场执裁过程中做不到灵活运用这些规则知识。
  (三)基本功不扎实、专业技能欠缺
  基本功就是网球裁判员临场执法中所要运用的基本技术,包括手势,呼报,比分情况记录等。对记分表不熟悉,记录跟不上激烈的比赛节奏,比赛情况记录不到位,会导致比赛实时比分或发球情况公布错误,从而引起部分运动员或观众的藐视,使裁判员威严扫地。呼报声音不坚定,声音不洪亮、拖拉、不准也会导致初级裁判员判罚的准确性和坚决性受到质疑。
  (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自我控制能力取决于裁判员的信心与自我意志,自信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精神后盾,而自我意志是裁判员克服心理压力,调节自我行动的精神支柱。初级网球裁判在比赛执裁中往往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患得患失,害怕运动员、教练、观众以及领导的指责,害怕场面喧闹,害怕运动员对判罚不服,出现言语顶撞等情况,从而在赛场执法过程中使自己心跳加快,冒虚汗,评判尺度不稳定。
  三、初级裁判员临场心理压力的解决方法
  (一)多加强临场执裁的实践,积累临场执裁的经验
  对自己以往执裁的比赛进行总结和分析,积累自己和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观摩其他裁判员执裁的重要比赛,找出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汲取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执裁经验。
  (二)加强对网球规则和裁判法则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通过加强对网球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争取做到精通规则,熟悉裁判法,保持较清晰的感知觉。同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手势、呼报、记录要准确果断及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场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在临场执裁过程中果断准确的处理各种判罚问题,减少漏判、误判的出现,跟上比赛节奏。
  (三)锻炼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初级裁判员来说相当的重要,如果缺乏自信,那么在执裁时就会犹豫不决,表现得不够自信。确保冷静的头脑,不紧张、不泄气、不灰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判罚上,时刻保持适宜的注意状态。
  (四)初级裁判员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判罚的独立性
  端正临场执法动机,不以权谋私,如果在比赛判罚中一心想着“平衡”、“补偿”,那么从比赛一开场就会表现出思绪迟缓,比赛中判罚尺度不一,必然会引起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的不满,导致其在整个比赛的判罚中心理压力加大。
  四、小结
  网球比赛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问题的出现却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作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在一人制裁判工作时,其临场执法的心理问题对其是否能够圆满地完成裁判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执裁过程中一定要自始至终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放松平和的心态,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赛后及时地总结,虚心吸取老一辈优秀裁判员的经验,在平时注意“多看、多想、多练”,促进裁判工作水平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网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晓宏,周海雄,殷剑巍.建立我国高水平网球裁判培养体系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06).
  [2]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李赛.试论网球裁判员的基本素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学生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目前,在体育教学方面,学生评价的焦点也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课堂评价语。课堂教学情景这一特定语境制约下,当学生某些活动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对其所做出的好与坏的评判,不仅涉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涉及学生的课堂行为,学生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本人探索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便是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体育 教学改革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以将健康与快乐融为一体,充分的体现出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性。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气氛;二、应用游戏提升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将新型的运动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中;四、利用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而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本文试通过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需求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提倡师道尊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按照教师的意愿完成任务,缺少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融合,是在高校校园空间范围内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课外体育文化为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外延,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校园体育文化 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2012年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研究高频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及其不同的特点,分析热点的形成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热点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开展个性化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和改革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个性化教学 策略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篮球训练中体育游戏的运用:一是体育游戏与篮球训练的关系,阐述了体育游戏与篮球训练的内在联系;二是体育游戏在篮球训练中的作用,说明体育游戏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三是体育游戏在篮球训练中的运用,阐述了初中篮球训练中体育游戏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高校瑜伽课程评价背景和研究现状,结合瑜伽课程特点和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实际,首次在瑜伽课程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在对课标的理解上还存在很多个体理解上的差异。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对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有效地、创新的制定好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另外一种的分组、分层教学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从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