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王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家老婶的一个电话,把我勾回了老家石门。

  “你快點儿回来吧,四爷怕是不行了,他要见见你。”老婶说的这个四爷,是石门的棒子王宋海云。曾盛行于辽南的棒子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淡出了舞台,而今不过是老辈人的一种回忆罢了。
  “那些汉子,打起棒子来,大地都跟着颤哪!”老婶每每谈及棒子舞,满脸的皱纹便即刻灿烂起来。远去的棒子声,依旧在拨动着她那不再年轻的心弦。
  老婶说:“棒子舞分八人棒、十六人棒、三十二人棒……人数越多,气势越大,场面越壮观。单是几十人打起棒子,就足以让大地颤起来。”我从没见过棒子舞,却对打棒子很是着迷。
  放下电话,我匆匆踏上了赶赴老家的汽车。
  宋海云无疑是石门公认的棒子舞传人。这位高龄九十有五的老人,一生从未住过医院,至今仍是满口白牙。他健壮的体格,得益于棒子舞吗?
  打棒子须手持两根一米来长的木棒,随着鼓点乐曲,上下左右且舞且打,动作整齐而有力,舞姿柔韧而刚劲。要是上百人,乃至上千人打起棒子来,那该是怎样的壮观、怎样的震撼呢?
  “你打过百人的棒子吗?”我曾这样问过宋海云。那是多年前春天的一个晌午,宋海云倚靠在街门墙上晒太阳。他睁开微闭的双眼,慈祥地看着我。也许他没听清楚我说什么,于是,我又大声问了一遍。
  蓦地,老人眼睛一亮:“你说棒子舞?你见过打棒子?”他像是马上要从地上站立起来,只是有些力不从心了。老人那张暗灰色的脸,木雕般不带有任何表情,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老人炯炯有神的眼睛在盯视着我。片刻,他的嘴唇开始嚅动起来,一种略为沙哑的声音,清晰地敲击着我的耳膜:“知道吗?能做‘老鹞翻身’的,除了张学鄞,再个就是我!”他微微地闭上了眼睛,沉浸在陈年往事之中。
  “老鹞翻身”是棒子舞里的一个极其高难动作吧?早已作古的张学鄞是宋海云的师父吗?他不再言语,倚靠在墙上,如睡去一般。此刻,老人一定是回到了他的当年,回到了那震天动地的棒子舞里。
  而今天,弥留中的棒子王,究竟要跟我说些什么呢?
  前年,市文化局把辽南棒子舞列入非遗重点申报项目。一干人在我的带领下来到了石门,去拜访当年的棒子王。我们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寻找棒子舞的曲谱。据说,这曲谱只有宋海云知晓其下落。
  那天,宋海云的养子也破例从省城赶回了石门。他神秘兮兮地问我:“一旦曲谱真的在我养父这里,是不是值好多钱呀?”老婶没好气地回道:“再值钱能比棒子王值钱?”老婶也八十多岁了,年少时,她是棒子舞的狂热追随者。可惜,那时棒子舞传男不传女,不然,老婶也一定是个技压群雄的棒子王。
  宋海云一身黑衣,端坐在炕头上,双眼微闭,像正在做超度的道长。我们把海城棒子舞的录像放给他看,老人看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这也叫棒子舞?”他终于开口了。
  “怎么就不是棒子舞了?明明是上千人在打棒子啊!”我们不解。
  “没有魂灵,杂念太多。连舞者自己都没感动自己,又如何能打动别人?更别说撼天动地了。”宋海云索性闭上了眼睛,“花哨不是棒子舞,热闹也不是棒子舞。唯用你的命你的魂,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打好棒子。你们忙别的去吧,我累了。”
  那天,我们一无所获。也许我们太过急躁、太过功利了,在宋海云老人的眼里,我们这群人,哪里像棒子舞的传人?
  石门到了,我走下汽车。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狂跳不已。老婶早已等候在门口,殷切地迎了上来:“快进去吧,四爷等着你呢!”
  宋海云躺在炕上,木雕般一动不动。我伏下身子,说:“我回来了。”他依旧木着,眼睛突然一亮,似乎是要告诉我什么。可是,灵光闪过之后,他还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四爷,走好!”老婶一边抹泪,一边把棒子王的遗物递给了我,“他原本是要带到坟墓里去的,可最终还是决定留给你。”是本发黄了的册子,里面记载着棒子舞的曲谱和图谱,弥足珍贵!封页上有两处题字,一处是宋海云的:心入则魂立,魂立则棒子舞活。另一处则是高难动作“老鹞翻身”创始人张学鄞的遗墨,一首七言绝笔:
  呜呼棒舞已灭亡,求子含泪抛行当。
  唯我忍悲抄旧乐,遗留后代作史章。
  我的手在颤抖,泪水也禁不住溢淌了出来。“师父!”扑通一声,我跪了下去。
  选自《百花园》
其他文献
那还是在1983年,中国铁路十三局奉命援助缅甸修建甸昆铁路。甸昆铁路最难修的就是缅甸秋坪郡至钿汀郡的一段,这条铁道不仅要跨越三条水流湍急的大峡谷,而且要经过一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黑松林。  负责这段铁路施工的就是中铁十三局的猛虎突击队,队长名叫董彪,他望着那一片透着死气的黑松林,心里也是直打鼓。在这片黑松林中,除了幽灵一样跳跃奔跑的缅甸黑角羊外,竟没有任何其他动物,这里静得太可怕了。  铁道兵们从汽
期刊
1969年10月,29名核动力专业人员来到位于四川乐山夹江县、对外号称“西南水电研究所”的909基地报到,这29人和分到其他地方实习的7人一起,被称为“09小分队”,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艇员队伍中最早的一批。学习安装调试  艇员们来909基地时,主体工程刚基本完工,进入安装和调试阶段。那时,当地关于这个神秘基地的谣言四起,当地村民成群结队来看。基地只能在核潜艇车间外围盖了一些楼房,让它的外观更像一座
期刊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生动再现了山东枣庄军民以铁路为战场,抗击日寇的传奇历史。该片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内有大量收缴的日制武器,因此片中道具十分贴近史实。当然,白玉有瑕,该片最关键的道具──日军护路队所用的装甲列车是拿货车改造的,而非制式装甲列车。那么,真实历史中,日军装甲列车是啥样子?中国军民又是如何对付它们的呢?难啃的骨头  早在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日本关东军就组建了装甲列车部队,镇压
期刊
一九五四年,我因家里贫穷而失学了。正当我苦恼之时,恰逢解放军到我们家乡征兵,我十分高兴,赶紧报名。因为我出身贫穷,又有点儿文化,所以很顺利地被录取了。  我们新兵在县城集中训练了半个月后,就乘火车出发了,过长江,渡黄河,火车一直把我们拉到了东北的安东(今丹东)。在安东休整的几天里,我们才得知部队将要过鸭绿江到朝鲜去。  一  我们是坐闷罐子车去朝鲜的,经过长途开进,火车终于在朝鲜的一个无名小站停了
期刊
初二,媒人递信儿说,初六大李庄要来人。  我爹当然知道大李庄来人事关重大。  但我爹是个疲沓主儿,初六,还早着哩!  我爹手搭凉棚看天,这日头也是个贫命。你就是这天上的皇帝佬,何不坐床上,喝一碗玉米糊糊肉沫粥,再喝一碗红糖水冲鸡蛋花,穿大袍子蹬皮鞋,不忘提瓶好酒,比如沂河白干,慢慢来上天,没人会嫌你懒。偏偏急三火四,让人一睁眼它就挂天上好几竿子高,容不得人好好喝一碗玉米糊糊粥。我娘催我爹:“日子定
期刊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武艺高强,使一根盘龙棍,南征北战,做了十八年“马上皇帝”,打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大宋天下。死后被尊称为太祖武德皇帝。但是,这位武德皇帝年轻时却是有武无德,成天东游西荡,不务正业。  有一年,赵匡胤流浪到汴梁城,城内热闹非常,到处设有赌场,赵匡胤便日夜泡在里面,赌得入了迷。他一面掷,一面还吆五喝六,大喊大叫。  常言道,久赌必输。有一晚,赵匡胤赌了一夜,输了一夜,喉咙也喊哑了。清晨
期刊
刘畅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他没别的本事,就喜欢给人理发,而且还无师自通。打15岁起,便以此为业,走街串巷为乡亲们理发,辛辛苦苦地攒钱。终于在20岁那年,刘畅实现了愿望,去省城的美容美发学校,正规地学手艺。  省城什么都贵,学习之余,刘畅在大桥洞下摆了个摊子,给路人理发。来找他理发的大多都是穷苦人,不挑样子,只为个简单利索。可是这天,摊位前突然来了个年轻姑娘,问:“你……能帮我剪个发吗?我……
期刊
初夏,天气将暖未暖,雨怡早早地穿上薄纱裙去上班。  开会的时候,她做记录。会议讨论的是一桩颇为头痛的走私涉黑案件,涉案的是本市鼎鼎有名的一家企业负责人,雄厚的财力、显赫的社会关系,以及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让这起案件变得复杂不定。  队长张浩北主张直接逮捕嫌疑人,突击审讯,或许会有新的收获,即便没有,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功效。他说话的时候,雨怡忍了半天没忍住,被烟雾呛得剧烈咳起来。张浩北不满地瞟了一眼雨
期刊
慈禧太后看戏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一边看着台上的演出,一边拿着剧本对唱词。一个演员唱错一句,或者有一个地方荒了腔走了板,甚至一个眼神不对,全体演员的赏钱往往都会被取消。  甚至,慈禧用的剧本上还详细注明了演唱所需要的时间,那是为了防止艺人偷工减料,如果没有唱够时刻,也是要受重罚的。更有意思的是,慈禧太后戏看得多了,又进一步“培养”出了改戏的雅兴。《昭代箫韶》本为十大本共计二百四十出的昆曲连台大戏
期刊
1947年的上海滩,大大小小的贪赃舞弊案层出不穷,其中,国民党邮政储金汇业局局长徐继庄贪污案,被当时的舆论界称为“民国四大贪污案”之一,受到了朝野内外的极大关注。  1948年1月21日深夜,中央警署的一干人马在威廉臣警长的率领下,直逼香港薄扶林道132号。  1947年10月,国民党邮政储金汇业局局长徐继庄贪污案发,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蒋介石十分恼怒。然而,就在上海地方法院即将对徐继庄提起公诉之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