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表面处理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选择可获得最佳骨结合效果的表面处理方式及条件。方法以TA1经机械加工后的螺旋柱状植体为标本(直径3.8mm长度10mm),分为机械加工组、喷砂处理组、喷砂酸蚀处理组,进行电镜观察以确定其形态。以扫描电镜,EDS-X射线能谱仪分析测试其表面成分,以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量其表面附着离子。结果以喷砂50%、60%酸蚀组各项指标提示其为最适宜骨结合条件。结论喷砂、酸蚀处理的植体表面的结果支持目前常用的种植体。清洁过程不足,导致表面离子改变,提示植体处理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以单用泼尼松作为对照,观察二者联用是否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累积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对照血小板表面GP
椎动脉性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猝倒,可伴有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笔者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综合治疗
急性播散性脑炎是一种累及脑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该病的病因很多,通常发生于感染、出疹及疫苗接种后,尽管目前其发病机制不很明确,但众
由日本“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会”会长棚桥篁峰率领的日本茶友一行12人,在参加于景德镇举行的中国茶艺师资格考试之后,于2007年3月24日专程到南昌女职白鹭原荼艺股份有限公司的
微皮的移植自1986年应用于临床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我院自1987年应用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7年以来应用微皮
本文报道用改良后的Thompson电泳方法,对1995年10月到1996年5月住院的49例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hand,OB)及总蛋白定量检查,目的是探讨脑
辛伐他汀类药物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脂代谢异常的一类药物,它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能保护内皮、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作用,本研究
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见。国外资料统计该部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1]。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