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臭氧监测仪器校准技术服务

来源 :中国环境管理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twp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IERM,以下简称"标样所")是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注册号:CNAS L11444),具有臭氧校准仪、动态气体校准仪和臭氧气体分析仪的校准技术服务能力。标样所于2008年引进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首台国际通用臭氧计量标准器具——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 48),并建立了臭氧一级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17025:2017
其他文献
以庐山为研究区,基于4种不同来源的DEM数据源。首先选取样区,利用空间插值等方法对面积高程积分提取结果进行评价,选取出适宜的数据源。然后,根据最优数据源对庐山地区面积高程积分的空间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生产的DEM和ASTER GDEM V1适宜作为数据源;庐山地区地貌发育以壮年期为主;断层区域则产生明显的空间分异,体现了断层构造对庐山地区流域地貌发育的深刻影响。本研究对了解
期刊
在分析3维建筑综合算法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概略和详细两个层次的评价模型对综合算法进行评价的策略,针对两个层次的评价模型分别研究了其评价指标,并提出了评价的具体实现方法,为3维建筑综合算法的有效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提出了一种室内导航专题地图模型,用于解决室内地图建模、室内多楼层拓扑构建等问题,并提出一整套工艺流程,用于该专题地图模型的规范化、自动化生产。同时,设计了一种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算法,基于该导航专题地图模型构建的拓扑数据,采用Dijstral算法实现最短路径规划,并通过将出入口作为节点对室内外进行划分和衔接,实现室内外路径规划结果的无缝衔接。最后,为了验证该专题地图模型与导航算法的有效性,编写了一款
期刊
以Leica AT960激光跟踪仪为例,在分析其测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测量精度分析方法,对激光跟踪仪的测角精度、测距精度、激光相对于靶球入射角对精度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引入的测量误差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并对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的点位坐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跟踪仪的各项测量精度均符合其标称精度,其测量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
期刊
为了对地质构造形态、特征有简明直观的认识,帮助决策人员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在深入研究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离散网格曲率动态地在三角网中选取合适的插值点,使用克里金算法计算待插值点的高程值,生成的三角网中三角形个数较少,同时准确地描述地层面的结构特征,解决了建模方案不清晰、数据冗余和计算缓慢等问题,极大优化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
期刊
以自动安平水准仪为例,通过透视匹配的方法,运用相片在SketchUp软件中进行测量仪器的三维建模。并借助于专用浏览器和3D模型网络平台,使模型的使用环境从真实课堂延伸到网络课堂,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期刊
利用声学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可以获取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信息。海底其实和陆地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例如海山、海沟、海底平台、海底丘陵等。在这些地形地貌中,有一种神秘的类似圆形的巨型脚印,这些脚印英文名叫做Pockmark,科研工作者将其称为麻坑(图1和图2)。随着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和声学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了解到麻坑的产生和海底流体活动有
期刊
海洋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同时也蕴藏了无数的宝藏,各种海底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需求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或者电影里面看到这样的场景:海面上竖立着一个井架,从最高处喷射出一股火舌,火焰直冲天际。这其实就是海上油气资源开采的一个场景,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井架下面的海底是什么呢?是类似于像陆地上的煤矿资源那样吗?其实,类似于陆地上的其他资源,海底矿产、油气资源埋藏在海底地层里,其中有
期刊
论坛围绕沿江、河、湖、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文明与海洋命运共同体,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数字经济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宣读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海洋分会成立说明》,发布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绿色增长态势监测与评估报告》,并征求了与会代表对《科学谋划海洋生态文明战略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研究提纲的意见建议。
期刊
八月江城的正午,太阳炙烤大地,放假的校园里闷热空旷、行人稀少。等候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一楼的我们,看着潘正风教授从外头神采奕奕地拍开玻璃大门,一路生风向我们走来,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迹似乎只有脸上微笑时抬起的皱纹,让人忽略了这是一位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老人。进到采访的会议室,他忙上忙下,开空调、拉窗帘、递水,坐下后却又马上娓娓道来,向我们欣喜地说起现在工程测量这支队伍的壮大。2019年,是中国测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