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特征分析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院内感染的特征,为产科管理服务新模式下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MICU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681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61例,其中3例发生2次院内感染,共发生院内感染64次.2017—2019年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2%、1.32%、1.51%,2017—2019年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生殖道为主,占40.62%,其次为血液系统,占26.56%;2017—2019年,生殖道、血液、尿管相关部位、盆腹腔、呼吸道、导管血流、皮肤感染例次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标本中导管阳性检出率最高,占61.11%,血阳性检出率最低,占30.91%;2017—2019年,血、生殖道分泌物、尿、引流液等体液、导管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6.67%,其中肠球菌占G+菌的56.86%(29/51)、无乳链球菌占G+菌的11.76%(6/51);2017—2019年,G+菌、G-菌、真菌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为主,占95.65%(22/23);2017—2019年,多重耐药菌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7—2019年MICU院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以生殖道、血液系统感染相对突出,病原菌以G+菌为主.MICU应加强生殖道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患者发生感染后应加强对G+菌的监测,避免院内感染的暴发,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心血管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42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后48 h内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A组(34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B组(108例,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信息、心电图信息、实验室指标,总结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
目的 分析胱抑素C(Cys-C)、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UACR300 mg/g,34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Cys-C、D-D、FIB水平及其与UACR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ys-C、D-D、FIB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NA组、MA组和CP组的Cys-C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RhD阴性血型抗原分布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163103例住院患者,用血清学方法确认RhD阴性及其表型并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结果 163103例住院患者血型中检出D变异型者28例,占比0.02%;确诊RhD血型阴性732例,占比0.45%,检出表型共4种,ccEe型11例(39.29%)、Ccee型8例(28.57%)、CcEe型7例(25.00%)、CCee型2例(7.14%).RhD阴性住院患者的抗原表型分布主要为:ccdee型39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联合屏气试验评估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住院4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至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设为健康组.对全部受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及屏气试验检查,并进行二诊.比较脑梗组与健康组受检者的初诊、二诊颅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脑血流指标.观察在二诊时不同障碍程度患者的脑血流指标.结果 屏气前、后,脑梗组的初诊、二诊颅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屏气后,两组的初诊、二诊颅脑中
目的 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VAS、ODI评分、手术效果评价情况.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ODI
目的 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复发率、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术后3、5、7 d,研究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目的 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伴有经直肠前列腺活检(TRPB)病史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TRPB后进行PKEP的BPH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40例PKEP术前未实施TRPB的BPH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膀胱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MF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PKEP术与TRPB间隔≥2周
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D)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4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受KD添加治疗的47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ngel分级评估KD添加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估KD添加治疗的终止原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KD添加治疗的47例患儿中,KD添加治疗开始时的平均年龄为(23.8±23.2)个月.KD添加治疗终止前最后一次随访中,治疗有效患儿共27例(57.4%),治疗无效患儿共20例(42.6%).治疗有效患儿的KD添加治疗保留时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并发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的113例初诊为HSP且未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作为HSP组,并根据是否合并肾损害将其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26例)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87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测各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25-(OH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扶正抗癌方治疗肝癌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扶正抗癌方的生物活性成分,并预测其靶点,构建药效分子-靶点网络,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进一步寻找潜在靶点,最后通过KEGG通路、GO富集分析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从TCMSP中获得有效活性成分214种以及260个药效分子靶点基因.PPI分析进一步得到了4875个间接靶点,与检索到的534个肝癌靶点取交集,得到111个共同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扶正抗癌方作用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