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孩子病了,一般都主张去医院,但是意大利的公立医院为预约制,即需要事先预约,如果有紧急情况,也可以直接到急诊。
急诊根据就诊病人的情况分为三级,分别为红色级别,黄色级别和白色级别。红色为特别危急情况,黄色为一般危急情况,白色为不危急情况,最后一种需要付费,而前两个级别都是免费的,包括救护车。迄今为止,小米和医院急诊打了两次交道。
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小米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磕到了床头柜上,右眉毛上方有个很深的口子。我们抱着小米赶紧往家附近的医院跑,医生诊断要缝针,于是小米哭喊着被缝了两针。之后医生根据米妈的复述打出一张接诊单,大致是孩子于什么时间因何情况由谁陪同就诊,并对伤口做了详细描述,最后定下来复诊以及拆线的时间。这次看急诊全部免费。
小米第二次急诊
小米两岁半的某天,晚上睡不塌实。米妈摸摸他的额头,也不热,身上倒是有点烫,也没在意。早晨给小米喂了一点从国内带回来的小儿氨咖黄敏颗粒就急急忙忙上班去了。
中午回家,小米正在看电视,米爸给穿着长袖长裤的小米盖了一床被子,说要给他发汗。小米的精神明显不好,直打蔫,米妈赶紧到厨房张罗,准备给小米弄点汤汤水水。突然听到米爸惊慌地大喊:“MIKY!你怎么了!快来!”
米妈赶紧跑进卧室,只见小米被米爸抱在怀里,浑身抽搐,两眼呆滞,嘴里还不停地溢出白沫!
米妈连鞋也顾不上换,抱过小米跌跌撞撞就往门外跑。米爸紧跟在后面。开车就向最近的医院方向狂奔!米妈一直在拍打小米,呼唤小米,可是小米一点反应都没有!米爸疯狂地鸣喇叭,米姑父疯狂地挥着一叠白纸(在意大利,如果有急事,可以在车窗外面放一张白纸或者白手绢。前边的车会自动让行),一路狂飙,惊险地到了医院的急救通道。车刚停下,早已准备在外面的医生们七手八脚把孩子接进了抢救室!米爸和米妈满脸都是汗水,急得抱头痛哭。
经过漫长的三四分钟等待,医生示意可以进入一名家长,米妈急忙往急救室里冲,可怜的小米正躺在手术台上咧着嘴大哭,但是对米妈的呼唤充耳不闻,仿佛不认识米妈似的。
医生们把小米的衣服脱掉,给他用了退热栓,并在他腹部放了一袋冰块降温。米妈这才知道,这个病名叫做“高热惊厥”。
根据医生分析,是因为小米高烧,但是没有及时便用退烧药,而且穿着太厚影响了散热,所以产生了这种情况,建议我们转到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断。
经过二十分钟的混乱,小米慢慢恢复了意识,用中文对米妈讲了第一句话:“回家!”
医院派了一辆救护车把我们转送到儿童医院。小米看见救护车那叫一个高兴啊,一扫之前的萎靡状态,话也多了,对乘坐救护车这件事感到莫大的自豪!
在儿童医院的候诊室里等待了一个多钟头,终于有医生给小米做了详细检查。证明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以及高烧,建议留院观察二十四小时。
小米在他出生之后,第二次住进了医院。小米很无聊,闹着要回家,结果米爸米姑米表姐们为了安慰他,给他买了好几辆小汽车。
链接一:意大利的家庭医生
在意大利,小宝宝出生的时候。医院已经建档了,医疗卡也会在两个星期之后寄到家里,并且指定了家庭医生。意大利除了有公立和私立医院外,还有家庭医生编制。每个家庭医生根据辖区负责数量不等的家庭,每户家庭都可以就近选择。
家庭医生负责的主要是日常体检。如果病人有重大病患,或者有必要,家庭医生就会填写一张诊疗单,帮助患者联系医院就诊。持家庭医生所开的处方单到药店买药,价格会比较优惠。有部分药品,比如小儿使用的抗生素等,均为免费,但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
链接二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引起惊厥。
急诊根据就诊病人的情况分为三级,分别为红色级别,黄色级别和白色级别。红色为特别危急情况,黄色为一般危急情况,白色为不危急情况,最后一种需要付费,而前两个级别都是免费的,包括救护车。迄今为止,小米和医院急诊打了两次交道。
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小米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磕到了床头柜上,右眉毛上方有个很深的口子。我们抱着小米赶紧往家附近的医院跑,医生诊断要缝针,于是小米哭喊着被缝了两针。之后医生根据米妈的复述打出一张接诊单,大致是孩子于什么时间因何情况由谁陪同就诊,并对伤口做了详细描述,最后定下来复诊以及拆线的时间。这次看急诊全部免费。
小米第二次急诊
小米两岁半的某天,晚上睡不塌实。米妈摸摸他的额头,也不热,身上倒是有点烫,也没在意。早晨给小米喂了一点从国内带回来的小儿氨咖黄敏颗粒就急急忙忙上班去了。
中午回家,小米正在看电视,米爸给穿着长袖长裤的小米盖了一床被子,说要给他发汗。小米的精神明显不好,直打蔫,米妈赶紧到厨房张罗,准备给小米弄点汤汤水水。突然听到米爸惊慌地大喊:“MIKY!你怎么了!快来!”
米妈赶紧跑进卧室,只见小米被米爸抱在怀里,浑身抽搐,两眼呆滞,嘴里还不停地溢出白沫!
米妈连鞋也顾不上换,抱过小米跌跌撞撞就往门外跑。米爸紧跟在后面。开车就向最近的医院方向狂奔!米妈一直在拍打小米,呼唤小米,可是小米一点反应都没有!米爸疯狂地鸣喇叭,米姑父疯狂地挥着一叠白纸(在意大利,如果有急事,可以在车窗外面放一张白纸或者白手绢。前边的车会自动让行),一路狂飙,惊险地到了医院的急救通道。车刚停下,早已准备在外面的医生们七手八脚把孩子接进了抢救室!米爸和米妈满脸都是汗水,急得抱头痛哭。
经过漫长的三四分钟等待,医生示意可以进入一名家长,米妈急忙往急救室里冲,可怜的小米正躺在手术台上咧着嘴大哭,但是对米妈的呼唤充耳不闻,仿佛不认识米妈似的。
医生们把小米的衣服脱掉,给他用了退热栓,并在他腹部放了一袋冰块降温。米妈这才知道,这个病名叫做“高热惊厥”。
根据医生分析,是因为小米高烧,但是没有及时便用退烧药,而且穿着太厚影响了散热,所以产生了这种情况,建议我们转到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断。
经过二十分钟的混乱,小米慢慢恢复了意识,用中文对米妈讲了第一句话:“回家!”
医院派了一辆救护车把我们转送到儿童医院。小米看见救护车那叫一个高兴啊,一扫之前的萎靡状态,话也多了,对乘坐救护车这件事感到莫大的自豪!
在儿童医院的候诊室里等待了一个多钟头,终于有医生给小米做了详细检查。证明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以及高烧,建议留院观察二十四小时。
小米在他出生之后,第二次住进了医院。小米很无聊,闹着要回家,结果米爸米姑米表姐们为了安慰他,给他买了好几辆小汽车。
链接一:意大利的家庭医生
在意大利,小宝宝出生的时候。医院已经建档了,医疗卡也会在两个星期之后寄到家里,并且指定了家庭医生。意大利除了有公立和私立医院外,还有家庭医生编制。每个家庭医生根据辖区负责数量不等的家庭,每户家庭都可以就近选择。
家庭医生负责的主要是日常体检。如果病人有重大病患,或者有必要,家庭医生就会填写一张诊疗单,帮助患者联系医院就诊。持家庭医生所开的处方单到药店买药,价格会比较优惠。有部分药品,比如小儿使用的抗生素等,均为免费,但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
链接二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引起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