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诊治技术的进展

来源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cici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进行性角膜扩张、角膜基质变薄、角膜隆起、高度不规则散光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新的基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设备,如眼反应分析仪、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等,能揭示疾病的本质,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体征的诊断模式.相应的,从疾病本质角度进行治疗的角膜胶原交联治疗,也在圆锥角膜的治疗上获得成功.并诞生了一系列的新的交联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新出现的各项圆锥角膜的诊治技术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更新网络Meta分析的新方法即动态网络Meta分析,阐述了该方法产生的背景、统计方法、制作步骤和可行性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以期为研究人员了解和开展动态网络Meta分析提供参考。
抗上转综合征(Antielevation syndrome,AES)是下斜肌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眼下斜视,外转时上转受限,伴对侧眼下斜肌亢进等现象.近年来,随着下斜肌手术的广泛开展,AES的发生呈现增加趋势.其发生与手术改变了眼外肌走行、作用力方向等因素有关.防治要点在于谨慎选择手术适应症,并注意下斜肌新止端位置:不可过度往前,且不可向颞侧展开过多,同时避免肌肉的截除.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观察弱视儿童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弱视儿童18例18只弱视眼及健康儿童19例19只对照眼。所有受试者均行OCTA检查,扫描范围为黄斑区3mm×3mm及6mm×6mm。采用系统自带软件测量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参数。包括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周长、圆形度,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
分析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评估,本文报告1例5岁弱视且调节功能异常患儿,在遮盖疗法加精细作业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并显著提高其视力,分析本弱视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旨在探讨评价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6~12岁儿童屈光参数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屈光参数与等效球镜度的关系,评估各屈光参数对儿童屈光发育的监测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4所小学2411名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睫状肌麻痹后验光记录等效球镜度,采用相干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AL)、水平和垂直角膜曲率(K1,K2),并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和轴率比(AL/CR).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AL和AL/CR随年龄而递增,6岁儿童AL和AL/CR分别为22.853±0.884mm、2.935±0.10
晶状体后囊膜缺损是一种罕见的晶状体形态异常.国外学者报道先天性白内障伴后囊膜缺损发病率为6.75%(27/400)[1],在正常儿童中约万分之0.35.由于后囊膜缺损,在手术过程中应特殊注意此种形态的先天性白内障.现就我科2020年下半年收治两例先天性白内障伴后囊膜缺损及后部圆锥形晶状体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正常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视功能差异.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后ETDRS视力正常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年龄及ETDRS视力评分匹配后的正常志愿者.两组均行眼科对比敏感度、微视野检查以及NEI VFQ-25量表测评,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在高空间频率(12cpd与18cpd)对比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P<0.01;Z=-2.89,P<0.01).研究组视网膜平均灵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
目的研究6月龄ROP自然退行患儿视力和屈光的发育特点,以期找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视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眼科筛查的婴儿.按胎龄和RetCamⅢ筛查结果将婴儿分为3组:A组,ROP自然退行组,共24例(48眼);B组,无ROP早产儿组,共35例(70眼);C组,足月儿组,共43例(86眼).分别测量并比较三组婴儿在矫正胎龄6月时的Snellen视力和屈光状态.结果三组婴儿的Snellen视力分别为0.06±0.04、0.10±0.06、0.18±0.08,A组视力最
随着对实验性弱视动物模型、电生理及神经生化等各方面的不断研究,人们对弱视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量研究证明视觉敏感期或关键期以后“已终止”的视觉可塑性可以被重新激发.以此为理论基础,针对成年弱视,研究者尝试了许多新的疗法.主要包括行为治疗(双眼分视训练、知觉学习、视频游戏等)、药物治疗(左旋多巴、胞磷胆碱等)和物理治疗(经颅刺激).笔者汇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成年弱视治疗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成年弱视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灰线切开联合睫毛翻转缝合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伴有下睑内侧睫毛紧邻睑缘灰线和(或)具有“倒钩状”睫毛的60例(120眼)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患儿进行联合灰线切开手术矫正.去除下睑多余的皮肤和眼轮匝肌,将切口上唇的皮下组织和睑板前筋膜间断缝合固定(睫毛翻转缝合或睫毛外翻褥式缝合),用连续锁边缝合方式关闭皮肤切口.在下睑内侧1/3或1/2处,沿睑缘中央处灰线切开,深度1mm,增加睑缘宽度,睫毛进一步向外旋转.术后观察睫毛和眼睑位置、切口处瘢痕、下双眼皮明显程度、倒睫复发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