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启思式”课堂提问的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提问是思维的“触发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启思式”的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设计“启思式”课堂提问,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09
  “数学思维”这一概念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数学围绕问题展开,而对于问题的思考则需要出众的思维意识.解惑的过程中涉及更多的知识体系,也就是知识的再补充.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内容,以情境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和研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掌握全新的知识.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启思式”课堂提问呢?
  一、基于知识重点,设计“启思式”提问
  现在,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随意发问”的现象,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提问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问点的选择,要善于在知识重点处设计“启思式”提问.
  例如,《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高中生探究椭圆的标准方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以下三个问题:①系数、符号、运算是方程的三大要素,你能够从这三大要求说一说椭圆标准方程的特征吗?②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x2、a2、y2、b2与椭圆的焦点有怎么样的对应关系?③是椭圆的方程吗?请验证.
  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紧紧围绕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重点展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引导高中生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自主化探究.这样的提问设计对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二、基于知识难点,设计“启思式”提问
  难易总是相对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不断掌握新的知识,难题也最终会变为简单的题目.教师应当在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与新的知识体系,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可以主动地进行思维扩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难题以拆分的方式化解为几个简单的题目,用抽丝剥茧的手法从问题的表象入手,以小问题为跳板,将拆分的题目一个一个解决之后,最终攻克难题.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个人成就感得到满足.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一课时,学生对于函数这一抽象的概念比较难理解,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化难为易,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函数的概念,教师设置了具有坡度的以下4个问题:①我们初中是怎样学习函数的?②教材中的这些例子是不是具有函数关系?为什么?③函数的概念,你能用集合论的观点来表述吗?④在一个函数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进一步探究函数的概念.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以解惑的方式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难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他们无法发现问题的本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起到掀开“迷雾”的作用,几个问题的引导后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将思考的层面深入到问题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解决难题.引导的成功与否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影响学生思维的改变.
  三、基于知识关键点,设计“启思式”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放手,很容易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迷失方向.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设计设计“启思式”提问,以此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
  例如,《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让高中生通过学习掌握用函数的定义去自主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因此,为了让高中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高效化的自主学习,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函数的概念是什么?②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③f(x)=-x5 1是不是有限函数?请你用函数的定义及单调性去证明.
  在课堂上,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对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关键处通过设问进行疏导.因此,就有效地让学生零散化的数学学习走向整合化,从而促成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以上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探究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来自学生学习上的需求.教师把握了有效提问的时机,就能够很好地启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探究梯形面积计算的过程.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基于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追问,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数学学习的深入化.提问是一门教学技术,同时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运用,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引导式的问题是否可以成功发散学生思维,是教师个人智慧以及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思考,不断创新,以引导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引导者的身份提高教学效率,掌握教学节奏,提高预设能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正> 人体在正常生活状态下,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过加工处理后补充到身体内环境中去。同时,又要及时地把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排到体外来。人体通
用远程导弹攻击某军事目标时,击中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将目标设施的照片图形存入导弹内的计算机中,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计算机不断将观察到的地面设施同内存的图形对比,当两者相一
厄尔尼诺这一名字的由来与秘鲁和厄瓜多尔交界线上的瓜亚基尔湾有密切关系。每年12月份,太平洋中有一股小暖流从北流入瓜亚基尔湾,这股暖流使沿岸海域气候变暖。由于这股小暖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化抽象为直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并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127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微
[摘要]  教育至关重要,并且是一项系统化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作为起着关键引领作用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重任的艰巨性。尤其是在初中这个义务教育阶段,面对的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儿童,工作是比较繁重而困难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都有隐藏着的一定的发展因素,都可以朝着积极快乐的方向成长,换句话说,学生还是尚未完全成熟的一类群体。因此,我们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对于学生的
胡兆森强调,在金融工程研究中培养一支懂数学、懂管理、懂金融的研究队伍,尽快建立我们自己金融领域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
本文提出康家湾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赋矿岩石是隐伏的古溶洞经印支到燕山运动多次构造作用引起上部岩石坍塌堆积形成的混杂建造——塌积硅化碎裂混杂岩。混杂建造的下部边缘是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仅粮食作物因病虫害就损失20%~4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200亿美元。为了对付病虫害,每年要生产和使用200万吨农药,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农药销售额
自1962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后,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被提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本世纪70年代初,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工作。1984年,加拿
去年1月,我国亚太2号卫星发射未获成功,这一消息使得举国震惊。1994年8月,价值415亿日元的一颗日本工程试验卫星(ETS—6),由H2火箭发射升空,在它进入椭圆轨道后,由于卫星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