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训练中有氧训练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赛艇运动的发展规律,通过专项训练特点及生化分析,得出有氧训练的重要性,论述有氧训练的发展,确定训练方向。
  【关键词】有氧训练;重要性;发展方向
  赛艇运动属于中等力量耐力性运动项目,在全部有氧项目中,赛艇运动对人体的生理需求排在首位。与中长跑、游泳、皮划艇等有氧运动项目相比,赛艇运动员具有相当高的最大吸氧量。在2000m的比赛全程大约需要5.5-8min,比赛中平均功率是450-550W,能量消耗十分高。人体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特别是有氧代谢功率水平都力求达到最大值。因此,研究有氧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赛艇比赛项目的生理机制赛艇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起航,途中努力划浆保持船速,最后全力冲刺三个阶段。生理学上,这三个阶段利用到三种不同的能量代谢方式供能。2000m的比赛里,在起航前15浆中,以无氧非乳酸代谢为主,15浆后到250m采用无氧乳酸代谢;途中250m到1750m,以有氧代谢为主;最后250m是一个以无氧代谢为主的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乳酸代谢的过程。在比赛中80%以上为有氧代谢。有氧能力的好坏决定比赛成绩的好坏,所以,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成为赛艇训练中的重中之重。
  二、有氧能力的重要性
  1.有氧耐力训练作用于机体的表现
  ①对于心脏: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及自身血液供应;增加每搏输出的血量;减少运动中的心率。②对于呼吸循环系统:提高了肺活量、肺通气量、最大摄氧量、血氧饱和度和骨骼肌的血液循环。③骨骼肌有氧代谢功能的提高:毛细血管密度增大、肌糖原储备能力增加、增加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与体积、增加肌细胞中代谢酶的活性、减少肌组织脂肪含量、肌纤维微观收缩结构发达、肌纤维由I型向IIa型的转化。④神经和内分泌调节系统:增加神经—肌肉节点联络结构与功能;维持高水平耐力的激素功能旺盛;减少应激所引起的精神紧张,使组织的物理改造与化学改造并行,且是一个较长时间对有氧训练的适应过程。
  2.有氧能力在水上划船时的作用表现
  通过有氧训练,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为提高速度耐力加大了空间;利用有氧延迟疲劳产生,为无氧功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良好的骨骼肌有氧代谢功能,保持高强度下的技术动作不易变形。具体表现为:①一般有氧长距离训练能力的提高(长划)。②低浆频下连续保持每浆效果的能力的提高(大力量技术稳定划)。③比赛时高浆频下保持每浆效果能力的提高(神经及心理控制要求)。④比赛时后程战术变速及冲刺能力的提高(无氧能力,需要过度性的变频划训练)。
  三、有氧能力的指标
  1.最大吸氧量。国内外赛艇界普遍认为有氧能力的高低决定比赛成绩的好坏,所以,最大吸氧量对于赛艇运动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2.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由于最大吸氧量能力的敏感发展期一般在12岁左右,运动员成年后,该运动能力的训练潜力变小,而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提高。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历届奥运会中体能类项目冠军的最大吸氧量没有明显提高,而世界纪录却不断被刷新。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运动训练中运用了“骨骼肌能量代谢理论”为指导的结果。即在训练中进行了所谓有氧与无氧训练的划分,对骨骼肌代谢能力的潜能进行了不断的更深入的研究与挖掘。
  四、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
  1.有氧训练的基本训练模式。赛艇运动中,有氧强度要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有氧能力不只是在赛前1—2月中体现,而是要在全年训练计划中体现,只是根据所在的季节以及距比赛时间不同,课次、强度及强度对应的时间安排在整个训练计划中的比例不同而已。具体方法采用重复训练法,划浆时间一般在15min左右,划浆的强度随划浆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划浆时间长,划浆强度相应小,划浆时间短,划浆强度相应大。对每个划浆强度以及强度对应的时间与计划安排都要使运动员经过重复、巩固、适应的过程,而且是在运动员对每个训练内容适应的基础上,保持划浆强度、延长划浆时间,或是保持划浆时间提高划浆强度进行训练。如此反复进行,就可以把有氧能力提高到更高水平。
  2.运动员体能的科学化训练。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总的原则是紧密结合赛艇运动的专项特征,注重训练效果,切实贯彻“三从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训练原则,进行科学化训练。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训练的任务及个体情况,按人体机能训练适应规律,以大负荷为主,坚持长期、系统和节奏地安排运动负荷,最终达到科学调控运动负荷的目的。赛艇训练强调在体能训练中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这两个基本因素同步提高,这也是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最佳途径。因此,训练中必须以总负荷为基础,确定好运动量与强度的最佳比例。
  五、小结
  在赛艇运动训练初期最大吸氧量能力成绩提高很快,因此,对于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应注重基础的有氧能力(最大吸氧量的提高)训练;后期训练成绩的提高大都依靠对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的挖掘,所以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侧重的是对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培养,通过常年的科学化有氧训练不断提高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使水上运动成绩稳步提高。
其他文献
关于增生性瘢痕表皮干细胞研究.完成了通过免疫组化对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 (HS) 组织中表皮干细胞的标记物 CK19、整合素 β1 及 p63 的检测 ;人增生性瘢痕(HS)来源的表皮干
期刊
随着人们对光催化剂研究的深入,利用光催化剂将水裂解产生氢气已经成为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有效手段.各种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光催化剂因其各自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
期刊
《温柔之歌》特别适合中国读者,因为我们的现实主义阅读环境.在二○一七年,有两则新闻让中国所有家长忧心难过.一则是北京某幼儿园虐童事件,一则是杭州女保姆纵火烧死主人一
期刊
弗谢·伊万诺夫是苏联经典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坛上著名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伊万诺夫在小说、戏剧、诗歌、
“终身健身”就是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身体机能。良好的健身意识,能够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旺盛的精力,健康,愉快的心情生活、工作。为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对“终身健身”在体育教学中重要性进行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利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的学生调查,其中高一段男80人,女70人;高二段男8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798年,位于英国奥尔伯里教区的一名32岁的助理牧师发表了一本题为的小册子,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的观点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空想哲学家们的一个有力的反证.在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