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11种蛀茎害虫的分子鉴定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研究克隆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台湾稻螟(C.auricilius)、芦苞螟(C.luteellus)、甘蔗条螟(C.sacchariphagu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 paludell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棘禾草螟(Chilo hyrax)和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 11种常见蛀茎害虫10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COⅠ基因片段长为709 bp,序列都未发生缺失或插入现象,碱基颠换率(55.42%)高于转换率(44.5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0(0.088~0.179),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4(0~0.015), 两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蛀茎害虫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该COⅠ基因序列具有适宜的变异信息,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变异显著,适用于蛀茎害虫的物种识别,并为开发蛀茎害虫DNA条形码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蛀茎害虫; 线粒体COⅠ基因; 分子鉴定
  中图分类号: S 435.1
  文献标识码: A
  蛀茎害虫是以蛀茎秆方式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鳞翅目害虫,除了稻田中常见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稻蛀茎夜蛾(旧称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和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 (Dudgeon)]外,还有其他禾本科植物蛀茎害虫。它们的栖境、形态和为害方式类似。生产上通过田间调查监测幼虫、蛹、卵以及成虫来准确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并选择适当防治措施进行及时防控。因此,准确鉴定蛀茎害虫的种类是防治的关键。
  目前蛀茎害虫的鉴定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包括体型、体色、翅面斑纹、翅脉、生殖器形状等;幼虫则主要依据腹足、背线、体色、毛片等;卵的特征主要是形状、产卵方式和位置、卵块的性质和卵的排列方式等;蛹的鉴定特征较少。此外,水稻重要螟虫与近似种的差异通常很细微,例如, 稻田常见的台湾稻螟幼虫与二化螟的幼虫极为相似,仅有前胸背板颜色略有差异,鉴别主要依靠前胸气门附近的毛片相对于气门上线的位置;而芦禾草螟的成虫在体型、形态上与二化螟也非常相似,仅体色略有差异,详细区分需要检查翅脉和生殖器。
  由于昆虫的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专业性强,对材料要求较高。此外,大多数昆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变化很大,同种昆虫也会因为地理分布不同产生形态差异,因此根据形态学直接进行昆虫鉴定有时会比较困难,尤其是近缘种的幼体(卵、幼虫、蛹),形态非常相似,很难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更重要的是,许多分类记录种和次要害虫,仅有成虫形态描述,难以对不同虫态进行准确判断。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简便的蛀茎害虫鉴定技术。
  2002年Tautz等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提出DNA分类的概念[1],即以DNA序列为主体构建DNA分类系统平台,对生物进行鉴定分类。随后Hebert等对不同类群动物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进行了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认为线粒体COⅠ序列可以作为动物物种鉴定的核心序列,并构建了COⅠ动物物种鉴定系统[2]。目前已有报道表明,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不同类群昆虫的种,甚至种下类群均可以进行有效的鉴定[310]。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用于蛀茎害虫分类的可行性,确定适宜的DNA片段,建立蛀茎害虫的快速识别的技术,对蛀茎害虫的准确预测预报和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11种蛀茎害虫的采集和鉴定
  采用受害植株剥查法采集幼虫,运用形态学知识通过镜检幼虫和饲养羽化的成虫进行鉴定。在水稻、芦苇、甘蔗和玉米等多种禾本科寄主植物上采集二化螟(浙江温岭)、台湾稻螟(广东广州)、芦苞螟[Chilo luteellus (Motschulsky)](江苏南京)、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广东广州)、稻蛀茎夜蛾(江苏南京)、三化螟(广东广州)、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湖北襄阳)、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 Walker)(广东广州)、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 paludella Hübner)(湖北大冶)、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江苏南京)和棘禾草螟(Chilo hyrax Bleszynski)(湖北石首)等11种蛀茎害虫,共102头。其中, 稻蛀茎夜蛾属于夜蛾科(Noctuidae), 其余昆虫都是草螟科(Crambidae)害虫。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采用QIAGEN DNeasy Blood
其他文献
信息通信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导致众多厂商数据量膨胀、能源成本支出急剧攀升,在此背景下,降低能耗、提升IT效能成为时下众多企业战略部署的重点。于是,绿色机房应运而生,而绿色机
根据宁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宁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规范标准化生产、开展全覆盖抽查、加大监督性检查,严管产品质量、严防安全风险、严控产销使用,全面投入宁德市海上养殖
利用ANSYS程序对方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出混凝土在轴向力作用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对方钢管混凝土中内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了更好的了解。
近日,福建龙岩市武平县成立了由武平县农机、烟草部门共同打造的集农机作业、农机经销、农机维修、机具展示、农机培训、农机推广为一体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总占地面积
截至5月31日,今年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9亿元,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的61.2%,补贴农机具226.4万台(套),受益农户183.5万户。5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实
从成本管理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解决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指出只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从2004年到2010年七年间,国内农业装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七年间,国内农机总动力年均增幅在7%左右,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飞行的梦想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不散。我渴望着翱翔高空,憧憬着御风而行,宣传片里英姿飒爽的飞行员和强大的战斗机型,更是点燃了我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事实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开始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但存在偏差,急需构建合理的分担机制。在构建机制之前。需要解决其他的前提性问题。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研究起点,以公共产品理论
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的主旋律为规模的扩张,高校规模发展迅速。但同时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的落后等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行本科教学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