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正向叠加

来源 :投资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经济演绎,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而2011年关键在国内的经济政策需调整。2012年,A股指数是否“前低后高”,亦或其它?好像依然纠结。
  困难、复杂、关键乃至2012年的纠结,都说明了经济在进入新的趋势性增长之前所面临的阵痛、整合、转型,乃至寻找新动力的现实状况。
  当前处于负向叠加中
  尽管货币政策以三年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而开始实质性转向,而在量变到质变的前一阶段,市场的短期焦点还是放在小周期上寻找经济阶段性底的预期。在中期预期上,去地产化、经济转型和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的不稳定性,反过来,叠加到小周期的库存调整阶段。这样的负向叠加,加大了市场估值的连续压缩,从传统的周期股,到反映新经济和转型的成长股或中小盘企业。
  小周期上,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应该比较明确,工业企业已经开始主动性去库存进程。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可以大概率的预期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将可能面临不可避免下调,而且下调很可能超预期。
  中期上,先不说经济转型和新增长动力寻找的不稳定性,单是去地产化,还是需要观察对经济的后续阵痛。在2012年上半年将是投资快速下滑和库存冲击高位的阶段,这个过程对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增长预期是可能有明显压制的。
  期待正向叠加
  指数在反应经济加速下滑预期的时候,很可能下一阶段的关注点在逐步改变。短期上,投资者似乎感受到经济下滑阶段性到底的预期。能改变经济到底预期的要素,首先是经济政策的推进。例如货币政策实质转向继续执行,连续降准,信贷温和放大;政策本身逐步积累,市场短期的预期焦点将可能会转移到经济见底回升的预期上,股价的正向力量也就逐步开始累积。
  中期上,投资者首先需要感受到地产泡沫的逐渐消化,至少是感受到房价的明显回落。可能是2012年2季度末。随着地产库存高点来临和拐点预期的憧憬,市场的中期正向力量也开始叠加。
  当然,从中长期格局看,投资者更需要观察中期乃至中长期新的经济推动力的出现。回顾过去30多年的3轮经济周期,每次经济扩张都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演进和突破。未来10年,只有在体制上突破才会点明的新推动力。这样可能会对未来小周期复苏叠加持续性的增长预期。
  或许,经济短期的快速下滑已经大部分反映在持续下滑的指数中了。在信贷持续温和改善下,在资金成本改善下,市场会在小周期衰退的后期和复苏初期,迎来可能的阶段性的反弹和表现。但之后的持续性预期,不仅仅是对地产价格泡沫终结的验证,更多需要来自中期体制的演进和突破,为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推动力。
其他文献
PE基金市场募资热情不减,2011年完成募集的PE基金及其募集金额双双刷新2010年纪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流动性收紧,平均单支基金募资规模创下新低。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235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为2010年的2.87倍。披露募集金额的221支基金共计募集388.58亿美元,同比上涨40.7%。  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生投资交易695
期刊
2011年全年共成立了25只QDII新品。除了以往的传统品种外,指数型基金和行业主题类QDII成为主力,其中尤以黄金等大宗商品为主的行业主题类基金成为热点,占据了新QDII中近一半的比例。  2011年全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1.68%,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8.41名,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公募基金业也遭遇2008年来以来的最惨淡的一年。2011年当一部分基金公司们沉沦的同时,一部分基金公司也不乏亮点
期刊
地王频出之后,一片萧条景象:地王缩水、底价成交、出让终止……尽管部分开发商在2011年底显示出拿地热情,但土地市场的低迷或仍将持续。  地王频出的疯狂时代过后,2011年的土地市场显得平静了很多:地王缩水、底价成交、出让终止等一条条标签成为土地市场的主流趋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临近年关之时,土地市场却再掀“波澜”,不少房企在年底拿地的热情骤然升温,土地市场出现年终红火的局面。  去年12月2
期刊
在中国野蛮生长,快速崛起的地产基金最近开始有“转正”趋势——即明确监管归属。这对迅猛发展的中国私募房地产投资行业意义何在?  尽管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快速崛起,但在中国发展的几年里,地产基金一直没有明确监管归属,也一度被扣上“不合法”、“非法集资”等帽子。  最近,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一份已备案股权投资企业列表中,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期刊
即便是流动性的定向宽松,其结构性问题也会对A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解释了A股市场过去下跌和未来继续下跌的部分原因。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速进入衰退期,这两点是确定的。但确定的背后是更多的疑问和担忧:中国经济的调整是小周期的调整还是对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方式的大调整?如果是大调整,经济是会短期硬着陆还是长期不着陆?无论是大调整还是小调整,又有谁能填补调整期内支柱性产业的空白?  过去
期刊
2011年资本市场遭遇大熊。在单边熊市,如果不借助对冲工具,追求绝对收益相当困难。而反观市场上运用新型对冲工具、采取中性策略的试水私募,成效则相对更佳。  虽然说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但2011年股票市场的“跌跌不休”还是让各级投资者“弹眼落睛”。国泰君安期货公司总裁助理、金融理财部总经理彭炜对本刊记者表示,A股市场靠天吃饭局面并没有改变。在单边熊市,如果不借助对冲工具,实现绝对收益相当困难,而如果
期刊
近两年,高端客户的财富目标正在呈多元化发展。2009年还是以创造更多财富、高品质生活和财富传承为主,而后又增加了保障财富安全、个人事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子女教育等。  飞速增长的财富积累,让财富管理成为了市场上互相争夺的一块大蛋糕,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都希求在财富管理市场分得一大杯羹,而承载着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个人银行业务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凭借着独特的金融优势,如何
期刊
“作为投资人,关键在于判断出在一个产业链不同环节,哪里是需要提前进入‘打个点’的,捕捉先发性机会,哪些环节需要当下重资投入,必须有系统性的投资策略。”  对于投资人的职业生涯而言,成立于2001年的联想投资可能并非一个那么注重“造星”的机构。在这支管理着逾130亿元基金规模的团队里,出身联想集团业务部门、2D01年加入联想投资、2003年起就为公司在华东地区“开疆辟土”的李家庆更显低调。  不依靠
期刊
在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各地的酒类交易平台获得长足发展,迅速成长为国内另类投资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2011年的中国另类投资市场来说,“文化”与“酒”是当仁不让的两个主题,一如这两者在中国传统中的那般相互辉映。然而在潮水般涌现的文交所光环下,各地“酒交所”的发展似乎波澜不惊,并没有像文交所般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  但其实,在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各地的酒类交易平台也是趁着实体经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股票投资的噩梦,A股大盘下跌两成多,公募私募券商各路基金几乎全军覆没。不过,黑暗中也有些许亮色,像星星之火在大地上蔓延,那就是新兴的中国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的本意是“风险对冲过的基金”。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A股第一次有了对冲风险的工具,并引发2011年对冲基金的集中面世,因此,2011年也被称为“对冲元年”。  在这一年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机构均推出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