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学理念的优化与实践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1年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基金来源
  设计色彩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写生色彩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主观造型意识和创新发散思维。从艺术的角度看,设计色彩是在传统色彩写生基础上,从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客观到主观的色彩训练过程。它的教学目的不是对客观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再现,而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整合和表现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概括、提炼、创新能力以及形色的塑造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的创造色彩空间、色彩意境,培养设计思维能力。设计色彩源于色彩学中的传统绘画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富于象征性、审美性、构成性、装饰性的色彩体系。
  1 现阶段高校色彩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设计色彩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间较短,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长期以来,高校基础色彩教学普遍采用条件色的理论、教学方法停留在过去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把精力放在色彩经验的积累,而忽视色彩综合创新素质的培养,削弱了其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未能够与日后的设计性课程进行有目的地、适度地连接。传统教学模式客观地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描摹物象,形成了思维上的“惰性”,作品往往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缺少创新思维训练。同时,对画面的变调、色块的组合搭配、画面肌理构成表现等缺乏系统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基础色彩到创作色彩的演变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难以做到环环相扣,缺少主观色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色彩深层领域的探求,也不利于个体想象色彩、主观色彩的挖掘,创作目的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2 对设计色彩教学的改革探索
  2.1 多元化主题性课题设计实验
  开展多元化主题性课题设计实验,在设计色彩课程设计上,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多层面的课题设计,课题可以体现为横跨多门学科与课程,联系专业方向,反映学科与专业的风格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的情感与象征”等课题研究,应用色彩规律、设计、整合自然色彩,鼓励学生到自然界中观察色彩,获得体验,培养情感,陶冶情操,设计出新的配色,使设计作品即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设计色彩源于传统绘画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富于象征性、审美性、构成性、装饰性的色彩体系。它秉承了传统绘画色彩的艺术精华,但更侧重于研究色彩的形式美和程式化。它不受物体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自然色彩的束缚,讲究色彩的概括、归纳和借用,强调个人意念和主体情绪的表现。有针对性地、丰动地进行物象的色彩解析与重组训练,让设计色彩从“再现”走向“表现”,以获得能自由驾驭色彩,运用于设计实践的应用能力。
  2.2 肌理训练(让材料与技法成为情感符号)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组织。在视觉艺术中,肌理也是由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处理手法形成的,应该说是集质地、形式于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概念。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尝试使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例如彩铅、油画棒、水彩、丙烯等的结合使用,也可以使用丝瓜络、刷子、海绵、刮刀、或用厚重的颜料掺入沙子、木削等代替传统的画笔创造画面,呈现新颖的肌理效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想像空间,大胆地进行创意性的色彩表现,超越材料本身的实用价值,纳入到合理的色彩意向表达中。设计色彩中丰富的肌理效果能够引起观者的联想或想象,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色彩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色彩的组构方式,从客观的写实色彩,过渡到意象色彩、抽象色彩、情感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等主观性色彩、表现性色彩。
  2.3 注重对民族传统色彩和流行色的研究
  通过对时尚色彩的流行趋势、流行色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提倡在色彩学科设计与发展中吸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同时融合现代时尚流行色元素,丰富设计色彩的表现力,感受和领悟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以培养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能力。中国民族传统色彩如刺绣、年画、剪纸、彩塑等色彩单纯、明丽,用色大胆、浓烈,既原始又现代,同时兼有华丽与古朴的气质。设计色彩的学习需要挖掘民间色的现代化倾向,其主观性、装饰性、象征性的色彩效果如果能很好的应用于设计中,将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艺术形式及审美心理。流行色一种趋势和走向,它是一种与时俱变的颜色,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心理产物,它是某个时期人们对某些色彩产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流行色不单纯是色彩,是由审美态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来决定的。以色彩为基础,对社会的流行色彩做调查研究,同时考虑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关注色彩文化的变迁。注重对民族传统色彩和流行色的研究,加强设计色彩学习与专业学习的链接,较好地解决色彩基础课与专业之间的衔接,把色彩基础训练有机的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全面的色彩能力,改革设计色彩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加强对“色彩心理学”、“表现色彩”、“色彩环境论”、“中外色彩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色彩造型艺术研究”、“流行色研究”、“色彩与材料研究”等知识外延学习,对色彩进行描述、分析、重构,使学生能够应用色彩语言自由地表达其设计的构想,并通过色彩的相关训练将设计提升到艺术的层面。
  由此可见,设计色彩课程的训练应该是提高设计审美能力的训练,在造型上对“色与形”进行分解重组,在技法上强调肌理效果的应用,同时关注传统民间色彩和流行色,强化对于色彩的理性认识,解决长期以来高校色彩基础课程与设计专业课程相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色彩设计意识。
  作者简介:江汉英(1982—),安徽安庆人,美术学硕士,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艺术设计系。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空间环境,由最初的实用功能发展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最早进入艺术行列的一种。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两者缺一不可。建筑师只有把握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尺度,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  关键词:建筑;实用价值;审美价值  纵观建筑设计史的发展,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建筑师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处理好两者的
【摘 要】职高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能够符合生产要求、服务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来说,除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外,还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键词】职业高中 畜牧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50   畜牧兽医专业
【摘 要】翻看整张语文试卷,可以发现作文所占的分值比例是很大的,因此这一板块也就自然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也正是因此,学生在面临写作的时候,感到极为头疼。作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与高考分数是直接挂钩的,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教师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作文教学中,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尽量寻找一些适合学生较好的教学方式,如此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培养过
小王是个游戏迷.只要是新出的网络游戏.他都要随手拿来“玩弄”一番。这不.又听说“倚天2“横空出世了.可是该游戏官方站点要采取“全民”投票制度来开放新的服务器。为此,小王就
【摘 要】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也是高考数学中重点考查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就是将复杂或陌生、新颖的数学问题、数学信息和数学情景转化为简单或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成熟的经验方法,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化归思想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60 
【摘 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深受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英语随处可见。不管是道路标志还是包装袋,处处都印有英文,可见英语阅读的实用性很强。怎样提高高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也就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阅读能力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对物质文化的不断追求,人们对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而每个国家的民族都因其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生产方式,而积淀出不同的文化传统
摘 要:音乐作为影视动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造型元素之一,对影视动画画面的视覺效果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音乐同时对人情感方面的宣泄也更加明确,为影片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引导着观众继续进入随后剧情的情节发展过程之中。当我们慢慢地意识到音乐在动画片剧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影视动画的制作水准也会随之而提高,对人的吸引力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动画片;音乐作用;视觉效果  随着3D特效的发展以及影视制
从8月15日开始,腾讯更改了QQ等级升级制度。用QQ2005Beta3版可直接查看升级需要的天数.但如果使用旧版本的QQ程序.必须登录到相关网站才能查询。使用下面的小技巧.可以在低版本QQ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也就是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开展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