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只是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因此,在小学课文课堂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
  特级教师永于正老师曾这样强化对古诗《草》的理解和背诵。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位同学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花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古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众大笑)
  于老师的课使人想到杜殿坤教授的一句话:“知识好比种子,教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里好比土壤。只有这时候的播种,才能使知识与幼苗茁壮成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新的萌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的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二、重视“延迟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及验证期,既需要思考的时间,因此对于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判断。
  1.放胆。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一次上《田忌赛马》一课,一学生突然问:“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对手为什么没有发现孙膑、田忌的策略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难得的“创新意识”,教师报以极大的热情,既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得到了答案,又保护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
  2.存异。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路,如学习《古诗二首》,学生以“究竟哪首好”为题展开了辩论,教师对第二者的鉴赏都加以肯定,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分层方法,教师没有立即作出谁是谁非的评判,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分层的理由,学生通过思考知道这几种分层方法都是可以成立的,也懂得了“分无定法”的道理。
  课堂中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候“及时”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该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时评价”原则,留除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
  三、树立大课堂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教师要改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传统告知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开放型语文课教学。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春天,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找一找春天;听一听大自然的音响;开展一些有趣的科技活动;看看老一辈革命事迹展览。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情感体验,学起课文来自然思维活跃,情趣盎然。这样,学生既得益于课外活动,又有得益于课堂教学。
  2.语文教学要走出琐碎练习的泥坑,拓宽教学的领域。在课外阅读中,在课外作文中,在课外听说中,在课外的大众传媒中,以及在课外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施展。语文教学不能光靠小课堂,而要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课内、课外两条腿并行发展,互相配合,才能走向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3.构建课堂信息交流网络,提倡“合作”教学,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相信自我,充满信息。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背景:每次批改学生的书面表达时,总有许多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有:中国式英语、谓语动词的时态及主谓关系使用不当、逻辑关系混乱、单词拼写错误、没有掌握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要分析了当前建
位于荷兰和德国之间的瓦登海,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海域最大的特征,就是这里存在着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潮间带。潮间带通常是指沿海地区的涨潮
实践证明,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1.创造宽松的环境;2.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3.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4.评改多样化;5.让
不等式内容在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问题中,不等式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有利工具。同时,不等式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万壑松风图轴》是李唐的代表作,此画采取中景构图,当观看此图时,坚实峻峭的山峰、蓊郁的松林所带来的幽深、迂回、清凉的感触瞬间震撼观者的心灵,假如我们能置身于这样一个深壑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培训,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发挥教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