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算法的自动计划模块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设计的效果评估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基于渐进式自动优化算法的Auto-Planning模块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自动设计的效果。

方法

选取13例已完成的鼻咽癌VMAT计划,使用Auto-Planning模块重新自动设计全部计划。采用统一的自动计划模板仅完成一轮自动计划优化,不进行人工干预。将自动生成的治疗计划与临床应用的手工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配对t检验差异。统计应用Auto-Planning模块完成自动计划设计所需的时间。

结果

应用Auto-Planning模块自动生成的计划均达到了临床应用要求,且自动计划在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方面优于手工计划(P=0.000);同时自动计划对部分OAR的保护也明显优于手工计划,左、右腮腺的平均剂量分别降低了7.75 Gy (P=0.000)和5.79 Gy (P=0.000),下颌骨的V60(0.58%∶3.12%,P=0.000)和Dmean(34.11 Gy∶40.78 Gy,P=0.000)均显著降低。

结论

Auto-Planning模块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计划的整体质量和一致性,同时显著降低计划设计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大幅提升计划设计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对肉毒毒素中毒的13例患者进行分级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病程变化和持续时间。结果13例患者中1例为轻度肉毒毒素中毒,其余12例均为中度中毒。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病程通常分为潜伏期(4.0 d)、加重期(9.8 d)、高峰期(9.1 d)和恢复期(5.2个月);注射剂量与潜伏期负相关,与加重期正相关。结论肉毒毒素中毒,在注射后2~3周内症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颌颈部皮肤超量扩张预制皮瓣进行面颊部亚单位美学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靠近面颊部损伤区域的下缘即颌颈部埋置单个容量为100~150 ml的扩张器,对其进行3~5倍额定容量的超量扩张,平均约4个月完成扩张;间隔约半个月后进行面颊部损伤切除,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17例面颊部损伤均成功修复,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匹配且能够进行正常的表情活动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软骨辅助自体肋软骨综合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效果。方法对18例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采用开放式入路,充分暴露出畸形的鼻翼软骨和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取出部分鼻中隔软骨辅助自体肋软骨,构建成相应部位的软骨移植物,对鼻小柱、鼻尖、鼻翼和鼻背的形态进行修复重建。术后连续随访6~12个月。结果18例患者鼻外形恢复正常,伤口无明显瘢痕,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软骨辅助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30只,双侧下颌骨截骨植入牵引器后随机分成高压氧治疗(HBOT)组和非HBOT组。均经过5 d潜伏期后,以0.8 mm/d速度连续牵引10 d,停止牵引进入固定期。HBOT组在术后给予HBOT直至牵引结束,非HBOT组不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固定期7,14,28 d处死动物,取材检测牵引区新骨生成情况、骨密度和生物力
期刊
期刊
期刊